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北京某城区2011—2013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特征,为感染溯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区域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179份,对其培养分离的致病菌进行血清分型及PFGE分析。结果 1 179份标本,共培养肠道病原菌330株,其中检出居前4位的肠道致病菌依次为志贺菌属93株(28.18%)、沙门菌属69株(20.91%)、副溶血性弧菌44株(13.33%)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株(3.33%)。18株宋内志贺菌PFGE分为8个型别,聚类相似度接近88%;69株沙门菌属细菌分为18个血清型,共41种PFGE型别,其中山夫登堡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具有明显的优势带型;23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型别较为分散。结论 3年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的血清型和PFGE带型分布较为广泛,应注意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的PFGE优势菌型,警惕其引发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服务的满意度,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前中国社区卫生/全科医学服务病人满意度测量工具为模板,设计儿童家长调查问卷,2014年2月至6月,在北京市西城(南)区8家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选择1 000位儿童家长,时北京市西城(南)区的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整体服务、卫生环境和门诊时间"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分别占93.3%(914/980)、86.8%(851/980)和75.6%(741/98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关系及户籍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总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8.523、70.303、29.790、51.719、9.367,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性别、门诊环境、解释知情同意书、询问儿童健康状况、医生接受咨询时的态度、儿童未留观30分钟医生是否劝阻以及询问接种后状况7个因素是影响家长对接种门诊满意度的因素(x^2值分别为21.042、18.544、8.830、11.529、32.720、13.650、5.038,均P<0.1)。结论儿童家长对北京市西城(南)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总体服务满意度较高,尤其是在接种前和接种后的告知方面;但仍存在需要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环节。门诊整体环境和人性化的卫生服务是影响总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公务员工作性质和生活质量自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选取了朝阳、丰台、西城3个区,每个区抽取1~2家公务员单位,对抽中单位中18~ 60岁的所有在职公务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公务员1106人,男性620人,女性480人.47.7%的调查对象对工作环境非常满意/满意;68.7%的调查对象工作时间在8~10h; 52.9%的调查对象从来/偶尔感到工作强度较大;76.3%的调查对象非常喜欢/喜欢当前的工作;64.4%的调查对象完全/能胜任当前的工作;49.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工作被上级领导完全认可/认可;59.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工作有很大/有成就感.调查对象生活质量得分为79.22±11.53分.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对工作环境满意(b=1.601,b’=0.092)、工作强度小(b=1.614,b’=-0.100)、能够胜任工作(b=2.199,b’=0.129)、在工作中的成就感较大(b=2.078,b’=0.603)、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上级的认可(b=2.166,b’=0.098)的调查对象生活质量自评得分较高(P<0.05).结论 公务员生活质量自评得分与工作强度、工作是否有成就感、在工作中能力是否得到发挥、对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工作能否胜任以及工作能否得到上级认可等工作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和评价北京市西城区异地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特征。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7年异地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AFP病例个案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013-2017年西城区共调查处理异地AFP病例627例,占北京市异地AFP病例总报告数的77.50%。其中北京儿童医院报告率占87.40%,病例主要来自河北省(46.57%),集中分布在6岁以下小年龄组(63.32%),每年4-7月和8-10月为发病高峰,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采集到双份及以上粪便标本的593例病例中,399例是在麻痹后14 d内采集到双份粪便标本,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67.28%。在所有627例异地AFP病例中,患者既往就诊次数≤2次占73.04%,麻痹后首诊医院以省市级医院为主,占76.08%。随着就诊医院级别升高,AFP诊断率增高(χ2=226.555,P<0.001)。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异地AFP病例主要来自周边省份,尤其是河北省;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发病后首选省市级医院就诊,且级别越高,AFP诊断率越高;异地AFP病例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低。建议首诊医院应及时报告,及时采集便标本,及时横向沟通转移(横转)病例,需要进一步加大京津冀AFP监测信息系统对接。同时,西城区需要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异地AFP病例的监测,以积极应对脊灰输入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2009年9月18~22日,北京市宣武区某所学校初二(6)班发生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四种慢病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掌握流行规律,为探讨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功能社区和生活社区共抽取3 339人入户调查和体检,对四种慢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样本人群四种慢性病粗患病率为35.5%,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低(OR文化程度(4)=0.3,OR文化程度(5)=0.3,OR文化程度(6)=0.2)、年龄(OR年龄(1)=3.7,OR年龄(2)=10.9)、年龄越大(OR年龄(1)=3.7,OR年龄(2)=10.9)、吸烟(OR=1.3)、血脂越高(OR=2.1)、BMI值越大(OR=1.2)、口味偏咸(OR=1.3)、蔬菜摄入量不足(OR蔬菜摄入量(1)=1.2)、畜肉(OR畜肉摄入量(2)=1.4)、奶类(OR奶类摄入量(2)=4.9)、大豆与坚果摄入量(OR大豆与坚果摄入量(2)=1.4)偏高对慢性病患病产生不利影响。结论本地区居民慢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开展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公务员工作状况、生活方式和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选取了朝阳、丰台、西城3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了1~2家公务员单位,并对抽中单位中的18 ~60岁的所有在职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公务人员1106人,调查对象慢性病总体患病率为17.3%,其中,男性患病率20.5%,女性患病率为13.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相比,患慢性病风险更大(OR=1.739,95% CI:1.028 ~2.505);与未婚人群相比,已婚(OR=4.738,95% CI:2.255~9.953)、离婚或者丧偶者(OR=10.034,95% CI:3.709 ~ 27.145)慢性病患病的风险更大;与无特殊饮食偏好的人相比,膳食偏咸的人患慢性病风险更大(OR=1.734,95% CI:1.028~2.925).结论 公务员群体慢性病患病率较低,慢性病患病情况与性别、婚姻状况、膳食习惯相关,与工作状况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宣武区2005年成人慢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辖区内人群主要慢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53名18岁以上在北京居住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的主要慢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7.0%、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8.4%、一类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28.7%、二类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27.2%,且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服药率和控制率依旧不高;而与慢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率、饮酒率、缺乏体育锻炼率等仍居高不下。结论宣武区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的患病率较高,慢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公务员测量体重和自评体重,并探索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
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若干有代表性的政府公务员性质单位,对该单位18~45岁的公务员进行体重测
量和问卷调查,采用χ
2 检验进行比较,犘<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测量调查公务人员316
人,超重率为30.06%,肥胖率为3.80%,超重肥胖合计为33.86%;其中,男性超重肥胖率为54.09%;
女性超重肥胖率为13.38%;公务员中,55.06% 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体重偏重;44.65% 的男性认为自己
体重偏重,而女性这一比例达到了65.60%;男、女实测体重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65.871、
17.181,犘<0.05)。调查对象自评体重和测量体重的一致率为70.74%;男性自评体重和测量体重的一致
率为67.10%,女性一致率为65.61%。34 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10.76%;有104 人患有慢性疾
病,患病率为32.91%。调查对象心血管疾病(χ
2 =34.146,犘<0.05) 和慢性疾病(χ
2 =16.592,犘<
0.05)的患病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公务员超重肥胖的发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对于
体重认知都存在错误,应根据男女体重认知的不同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公务员;自评体重;测量体重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4 0362 0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