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孩尔来福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免疫儿童后近期抗体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观察孩尔来福 (Healive)甲型肝炎 (甲肝 )灭活疫苗免疫儿童后的抗体水平及下降规律 ,探讨甲肝灭活疫苗诱导的抗体所提供的持续保护时间 ,对曾接种 5 0 0U/剂 (0、3个月和 0、6个月免疫程序 )Healive甲肝灭活疫苗的113名儿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分别检测免疫后 12、2 4、36个月的血清抗甲肝病毒抗体。结果显示 :至第 36个月检测时 ,10 0 %的儿童甲肝抗体保持阳性 ;0、3个月程序组 74 1% ,0、6个月程序组 85 4 %的儿童甲肝抗体滴度≥ 2 0 0mIU/ml。  相似文献   
3.
耐热可溶性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结构基因片段,获得耐热,可溶、具有生物活性的HEV基因工程抗原。方法 将HEVORF26964-7126nt基因片段插入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裂解细菌后,离心,取上清置于80℃处理10min,再次离心,取上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SDS-PAGE分析表明,HEV结构基因获得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0,耐热,水溶性好,ELISA证实具有HEV特异抗原性。结论 应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耐热,可溶,具有生物活性的HEV基因工程抗原。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CHO)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CHO)疫茵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阻断效果。方法:选70例生于母亲为HBsAg和HBsAg双阳性的婴儿,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39例),A组为单纯疫苗组,注射3次疫苗(0、1、6月,10μg/次);B组为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自(HBIG)组,注射3次疫苗(同A组),并于出生时注射半支(50IU)HBIG。全程2~6个月采血,用固相放射免疫(RIA)法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结果:抗抗-HBs阳转率为83.87%,阻断率为83.87%,疫苗加半量乙肝免疫球蛋白(50IU)组分别为93.10%和93.59%。结论:乙肝基因重组(CHO)疫苗有良好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如果出生时加注半支HBIG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做好农村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其中的乙型肝炎(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不仅致慢性肝炎,使人失去工作能力遭受病痛的折磨,而且可致肝硬化和肝癌,使人在无望和痛苦中丧生。我国是乙肝的病流行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与肝炎相关的肝病,其中绝大多数源于乙肝病毒感染。全世界有3.5亿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我国就有1.2亿。这些人中的1/4将转为各种肝病病人,实际上其中不少人已经是肝病病人。他(她)们在就业、婚姻等方面将面临一系列说不清的烦恼,所以预防乙肝对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促进社会的稳定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预防乙型肝炎和肝癌效果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出生队列调查、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乙肝发病和肝癌死亡监测,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婴儿乙肝疫苗普种后14年,接种人群HBsAg阳性率为0.7%~2.9%(平均为1.5%),保护率为83.5%~96.6%;HBV感染率为1.1%~5.1%(平均为2.2%),保护率为93.5%~98.4%。乙肝疫苗普种后15年,1~14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为1.4/10万,下降92.4%;0~19岁组肝癌死亡率为0.17/10万,下降19.23倍。结论 婴儿乙肝疫苗普种可降低急性乙肝发病率和肝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乙肝)疫苗2针法的免疫效果。方法:在河北正定县选择某乡7个村为试验现场,进行了14年观察。筛选1-7岁HBV易感儿童261名,按0.3月免疫程序接种2针10μg乙肝血源疫苗,全程免疫后1,2,3,4,5,6,8,10和14年对观察人群采集血清标本,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抗-HBs阳性率随免疫年限延长逐渐下降,由免疫后第1年的93.57%降为免疫后14年的52.13%,在观察期间,只检测到1例HBsAg阳转,并形成了慢性携带状态。结论:2针免疫法与3针免疫法的免疫效果无差别,在某些贫究和交通不太方便的地区二针免疫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疫苗两针免疫后14年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易感者接种2剂血源乙肝疫苗的远期免疫效果,1985年4月,在正定县某村,对整个人群采血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3项指标均阴性的132人接种2剂乙肝疫苗,按0、3个月免疫程序,每剂10μg/ml,于首剂免疫后6个月、12个月和14年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免疫后6个月时,抗-HBs阳性率(S/N≥2.1)为100%,未检出HBsAg阳性者;12个月时,<20岁组的抗-HBs阳性率(S/N≥2.1)为94.3%;≥20岁组则为74.2%,二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未检出HBsAg阳性者;14年时,抗-HBs阳性率降为59.31%(S/N≥2.1)或18.6%(S/N≥10.0),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检出HBsAg阳性者1例,3个月后复检阴性,未发现肝病病人.说明HBV易感者接种2针乙肝疫苗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1986~1987年新疆南部和田发生了一起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流行。本研究用免疫电镜方法(IEM)对6例急性期病人的60份粪便标本进行了排病毒规律的检测。其中5例排病毒阳性(83.3%);全部粪便标本的病毒颗粒检出率为28.3%(17/60)。发病前1~4天的粪便标本阳性率为100%(3/3);发病后9~12天的阳性率为14.3%(1/7);发病两周后的22份标本全部阴性。17份不同病期收集的阳性粪便标本,94.1%(16/17)出现在病人血清转氨酶(SGPT)高峰值前,此时SGPT在100IU/L以下。故此,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隔离期,应定为病后2~3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