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一起由磷化铝引起的家庭聚集性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21年济南市商河县一起急性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调查主要针对病例及其家属进行面访,并入户考察和采集食品、环境标本和病例标本。结果 本事件共涉及7人,其中病例6例,罹患率85.7%,病例男女比例1∶1.33(3∶4),1例死亡。指示病例发病时间为23日20时左右,末例发病时间为24日6时左右,推测潜伏期为8~12小时。临床表现以呕吐(100%)、阵发性腹痛(100%)、恶心(43%)和腹泻(43%)为主。未发现家庭成员有可疑共同暴露餐次和可疑暴露食品。实验室在所采集的环境空气样本和死亡病例的血中检出磷化氢(PH3)。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磷化铝使用不当引起的家庭聚集性磷化铝中毒事件,储粮间的磷化铝吸潮挥发产生的磷化氢是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尿液中1-溴丙烷代谢物(溴丙酮、1-溴-2-丙醇)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把小白鼠经呼吸道进行1-溴丙烷染毒制做动物模型,取染毒后小白鼠尿液于顶空瓶中,用动态顶空法进行样品处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外标定量法。结果采用动态顶空法对化合物进行浓缩、富集,DB-5MS(30 m×0.25 mm×0.25μm)型毛细管柱进行目标峰分离,EI离子源,选择离子扫描法(SIM)进行质谱检测,可对尿液中溴丙酮和1-溴-2-丙醇进行有效分离和准确定性、定量。批内重复性2.8%~4.9%,加标回收率91.8%~109.6%。染毒动物尿液中溴丙酮和1-溴-2-丙醇的检出率100%。结论动态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可对1-溴丙烷代谢物(溴丙酮、1-溴-2-丙醇)进行准确定性、定量检测,溴丙酮和1-溴-2-丙醇可以作为1-溴丙烷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PM_(2.5)中金属元素浓度特征,并进行慢性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2013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历城区每月定期开展PM_(2.5)及其10种金属元素的成分监测,包括Be、Hg、Cd、Ni、Sb、Se、As、Mn、Pb和Al;采用美国环保署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PM_(2.5)中金属元素的慢性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累计开展监测289天,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PM_(2.5)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09.7±65.7)μg/m~3,PM_(2.5)中Be、Hg、Cd、Ni、Sb、Se、As、Mn、Pb、Al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5±0.06)、(0.23±0.19)、(2.97±2.21)、(4.1±3.3)、(5.29±3.51)、(6.4±4.4)、(12.0±10.4)、(41.5±28.0)、(125.9±88.9)、(235.4±181.9)ng/m~3;各金属元素浓度基本以冬季较高;As、Mn的慢性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80±0.69)、(0.83±0.56),As、Cd、Pb的致癌风险分别为(2.22×10~(-5)±1.91×10~(-5))、(2.29×10~(-6)±1.70×10~(-6))、(6.47×10~(-7)±4.57×10~(-7)),Hg、Al、Se、Sb、Be、Ni的健康风险较低。结论济南市PM_(2.5)污染较为严重,其As、Mn、Cd、Pb的慢性健康风险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控制家用汽车空气甲醛和苯系物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10月对济南市113辆家用汽车内空气进行甲醛和苯系物浓度检测。结果 113辆家用汽车甲醛和苯系物全部合格的为72辆,合格率为63.7%。有41辆轿家用汽车甲醛浓度超标,合格率为63.7%;甲醛浓度随着家用汽车内装饰物减少、车龄增加、汽车内温度降低、汽车密闭时间减少而减少。结论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环氧乙烷在室温、常压下为元色气体,具有芳香的醚味,其气体可被某些固体(如橡胶、塑料等)所吸收. 环氧乙烷液体和气体均有较强的杀微生物作用,具有穿透性强、不损坏消毒物品、杀菌光谱、消毒效果可靠的特点.少量环氧乙烷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急性中毒,环氧乙烷是一种烷基化剂,有致癌及细胞原浆毒作用.国家标准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消毒后的环氧乙烷残留量≤10μg/g.为了准确检测环氧乙烷残留量,我们采用分离度高的毛细管色谱柱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罂粟壳主要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那可丁,由于来源比较容易,不少商家和饭店为了吸引顾客,在火锅、烤鸡、麻辣串调料、肉汤等食品中加入罂粟壳粉。为查处这些违法事件,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必须依靠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目前已有报道用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分析食品、药品中的吗啡、可待因等成分,但都存在灵敏度较低,干扰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共计315例,根据流产次数不同分为甲组(n=168)、乙组(n=119)、丙组(n=28),所有患者均进行宫腔镜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检查结果中,甲组患者无异常106例、获得性异常40例、先天性异常22例,乙组患者无异常61例、获得性异常41例、先天性异常17例,丙组患者无异常13例、获得性异常6例、先天性异常9例。且甲组与乙组、甲组与丙组、乙组与丙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2次流产以上患者应使用宫腔镜检查能够明显检查出宫腔异常情况,便于患者进行后续治疗,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2001年2月~2008年4月,我科采用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结合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16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通透性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该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7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肠外营养组(PN组,35例)、EN组(35例)。主要评价指标为血清内毒素、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血清炎症因子。比较两组以上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周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TNF-α、IL-1β、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PN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显著高于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EN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明显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早期进行EN干预,不仅可以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亦可抑制SAP的炎性反应。因此,对于无绝对禁忌证的SAP患者,应早期进行EN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