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正常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ARS病毒IgG抗体水平。检测对象包括甘肃省9例SARS患者的急性期和(或)恢复期系列血清,l109例直接护理SARS患者的医生、护士、实验室检测人员、疾控人员和曾与患者有接触的人员以及978例正常人血清。结果 9例临床诊断病例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中6例为阳性,疾病恢复后12个月血清抗体仍为阳性;密切接触者1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正常人3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结论 病例抗体阳性符合临床诊断,密切接触者和正常人的抗体阳性数较低,提示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滇西北地区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系统鉴定,明确与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的差异.方法 对2005、2006年从滇西北地区分离的3株版纳病毒进行形态学、基因组带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从2005、2006年滇西北蚊虫标本中分离到的3株版纳病毒为直径约70 nm、无包膜、有双层衣壳的球形颗粒,基因组带型为6-6分布.3株版纳病毒问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与云南其他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版纳病毒毒株的最大同源性分别为98%和9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滇西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共同形成一个分枝;第12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我国版纳分离株和印度尼西亚毒株间存在共同的氨基酸残基差异.结论 首次从滇西北地区蚊虫中分离到3株版纳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滇两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RNAi抑制XJ-160病毒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XJ-160病毒复制的模型,在序列特异性、位置效应和量效关系等方面,探讨RNAi对XJ-160病毒复制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RNAi的抗病毒作用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按照siRNA(short interferencing RNA)的设计要求合成XJ-160病毒特异siRNA,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后感染XJ-160病毒,通过测定病毒滴度、蛋白表达量及XJ-160病毒:RNA合成研究siRNA对XJ-160病毒复制的抑制。结果成功建立了RNAi抑制XJ-160病毒复制的模型,探讨了RNAi抑制该病毒复制作用的特点。结论外源导入的siRNA能够抑制XJ-160病毒的复制,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序列特异性、位置效应和存在量效关系等特点;siRNA是通过降解病毒RNA实现抑制病毒复制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在肝癌细胞靶向性表达,探索肝癌基因治疗新方法。方法将白介素-12分别克隆到带有人甲胎蛋白启动子和增强子的Epstein-Barr(EB)病毒载体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BAF/P35和pEBAF/P40,分别在4种细胞系中作共转染,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细胞系中IL-12的表达情况。结果用pEBAF/P35和pEBAF/P40共转染4种细胞后IL-12基因只在产生甲胎蛋白的肝癌细胞(HepG2)中表达,活性检测证明,表达的IL-12有诱使IFN-γ产生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本研究在肝癌细胞中靶向性和组织特异性的表达了有活性的IL-12,为既能杀死肝癌细胞,又不影响正常肝细胞功能的新型基因治疗方案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西省运城市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方法 2012年8月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和永济市采集蚊虫标本, 经鉴定分类和分批研磨后, 利用细胞(C6/36和BHK21)培养方法分离病毒, 对阳性分离物使用蚊媒病毒种属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鉴定。结果 采集4属7种10 455只蚊虫, 临猗县和永济市优势蚊种分别为淡色库蚊(91.96%)和三带喙库蚊(72.85%)。经鉴定分析, 从标本中分离到15株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JEV)、4株库蚊黄病毒(CxFV)、3株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ppDNV)和1株盖塔病毒(GETV)。结论 首次从山西省分离GETV和CxFV;三带喙库蚊仍是运城市优势蚊种, 目前当地自然循环的JEV仍以基因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继续调查湖北省蚊媒和病毒种类及其分布状况。方法 2010年夏季在湖北省恩施州、神农架林区、江陵县和随州市采集蚊虫标本,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分离病毒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采集到3属4种12 845只蚊虫标本,共分离到38株阳性分离物,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32株阳性分离物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5株阳性分离物为盖塔病毒,1株为JEV和盖塔病毒感染混合株。JEV E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显示新分离JEV均为基因Ⅰ型JEV。盖塔病毒NS2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显示新分离病毒与中国河北省和韩国毒株同源性最高,与俄罗斯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远。结论首次在湖北省分离到盖塔病毒,并再次在湖北省分离到基因Ⅰ型JEV。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德宏州2007年和2010年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云南省德宏州蚊虫和蚊媒病毒分布特点。方法 2007年和2010年的7月在德宏州5个县市利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采用C6/36和BHK-21细胞分离病毒,RT-PCR和序列分析方法鉴定病毒分离物。结果 共采集到6属29种43 634只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构成比高达78.69%,中华按蚊构成比为14.77%,其他蚊种数量较少。从蚊虫中分离到6株病毒,经RT-PCR和进化分析表明,其中3株为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JEV),均分离自三带喙库蚊;1株盖塔病毒 (GETV) 分离自三带喙库蚊; 2株淡色库蚊浓核病毒 (CppDNV) 分别分离自三带喙库蚊和迷糊按蚊。结论 三带喙库蚊是德宏州优势蚊种和蚊媒病毒主要传播媒介,当地存在基因Ⅰ型JEV、 GETV和CppDNV的流行,并与以往云南省及我国其他地区的分离株有较近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7年山西省部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山西省部分地区的虫媒病毒,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2007年7月和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通过组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 分离到10株病毒分离物,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SX0765、SX0766、SX0767、SX0771、SX0789、SX0790、SX0793、SX0794、SX0795、SX0796均为版纳病毒;此外,分离株SX0771和SX0794还同时存在辽宁病毒基因.进一步分析显示版纳病毒新分离株与此前在北京、云南和辽宁分离到的病毒株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源性在89.7%~94.1%之间.结论 在山西省分离到10株版纳病毒和两株辽宁病毒,版纳病毒与我国其他地区分离株有明显差异,在进化上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山东省新分离乙脑病毒SD08-10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全面了解其基因组特征.方法 设计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引物,RT-PCR扩增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基因组序列.采用Clestal X(1.8)、DNAStar、GENEDOC(3.2)、Mega(4.0)等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新分离乙脑病毒SD08-10株基因组全长10 965个核苷酸,从97位到10 392位,共10 296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432个氨基酸.与GenBank登录的所有59株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其核苷酸总体差异率为0.7%~18.9%,氨基酸总体差异率为0.1%~5.2%.与目前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株相比较,全基因组共存在1253个核苷酸差异,82个氨基酸差异.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D08-10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结论 新分离的乙脑病毒SD08-10株属于基因Ⅰ型,与2007年中国分离株SH17M-07进化关系最接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四川省巴中市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JEV),确定其基因型别,并分析相关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PrM和E基因区段氨基酸序列特征.方法 对2004年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新分离的乙脑病毒进行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新分离JEV的PrM、E区段核苷酸序列,测序后应用Clustal X软件做碱基配对分析,MEGA4软件完成病毒进化分析,GENEDOC(3.2)软件完成氨基酸位点分析,根据蜱传脑炎病毒可溶性蛋白晶体结构为模板进行乙脑病毒E蛋白三维结构模拟预测分析.结果 共采集4668只蚊虫标本,主要是骚扰阿蚊和库蚊,分离到6株病毒,经鉴定均属于基因1型的乙脑病毒.将四川省分离的6个毒株结合我国新分离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株的PrM区段和E区段氨基酸比较,发现PrM区段在PrM2、64和65位存在基因1型乙脑病毒独有的氨基酸位点差异,E区段存在14处共同的氨基酸位点差异,其中在E129、222、327和366位点为中国目前分离到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所特有的位点特征.结论 从四川省巴中市首次分离到基因1型的乙脑病毒,并发现基因1型乙脑病毒与减毒活疫苗株之间PrM、E基因区段存在氨基酸差异,但现行疫苗株理论上可以保护新分离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