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75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点阵铒激光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学院医学美容门诊和合作医院接受治疗的67例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使用3D点阵铒激光治疗)和联合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PRP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资料、治疗效果及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炎性渗出消退时间为(2.45±1.33)d、水肿、红斑消退时间为(2.44±0.73)d、愈合时间为(2.47±1.58)d,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54)d、(3.62±1.08)d、(5.37±2.25)d,P0.01];联合组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联合组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2例(P0.05)。结论:PRP联合点阵铒激光能够明显提高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且其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99年7月-2003年6月自拟胃康灵治疗97例GERD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7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例,其中,男68例,女29例,年龄19-71岁,平均41.5岁。反流时间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23年,平均6.1年。所选病例均符合如下标准:①临床上有典型的烧心、反酸、反胃、胸痛、在胸骨后或剑突下部位。②胸痛排除心源性、非心源性胸痛病病因。③食管炎形态学病变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
4.
常规疗法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伤后早期应用亚低温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 (GCS计分≤ 8分 )6 0例 ,随机分为常规组 30例和亚低温组 30例。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于伤后 8h内开始加用物理自动降温毯行亚低温治疗 ,常规组仅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 :亚低温组在伤后第 2天体温为 (34.0 8± 1.0 8)℃ ,第 2天及第 7天的颅内压分别为(3.86± 0 .4 8) k Pa和 (2 .0 8± 0 .4 0 ) k Pa,出现严重并发症 10例 ,1~ 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预后良好 2 2例 ,预后不良 8例。常规治疗组在伤后第 2天体温为 (38.8± 1.5 0 )℃ ,第 2天及第 7天的颅内压分别为 (4.2 5± 0 .5 2 ) k Pa和 (2 .6 5±0 .4 9) k Pa,严重并发症 2 4例 ,GOS评分预后良好 13例 ,预后不良 17例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均 P <0 .0 5 )。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可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为小儿常见良性肿瘤之一 ,不能自行消退[1] ,放射与硬化剂效果均不满意 ,多采用手术治疗。因无法彻底消除 ,术后复发率高 ,远期效果差。平阳霉素为国产新型抗肿瘤抗生素 ,瘤内注射有抑制瘤体细胞和组织纤维化的作用。自 1993年 3月至 2 0 0 1年 11月 ,我们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2 ]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男 115例 ,女 93例 ,年龄 35d~ 13岁 ,其中 1岁以内 6 0例 ,1~ 3岁 4 7例 ,3~ 5岁 4 0例 ,5~l0岁 36例 ,10~ 13岁 2 5例。随访2 0 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与妇产科常见疾病的关系,探讨流产、死胎、畸胎、不孕、月经不调及青春期发育异常的遗传病因。方法 532例病例,每例行外周血培养,细胞收获,制片及G显带,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532个病例中,共检出异常核型25例,检出率为4.7%,其中异常孕产史和不孕16例,占64%,月经不调和发育异常7例,占28%,其它2例,占8%。结论 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导致流产、死胎、畸胎及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核型异常与月经不调、青少年发育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颅内肿瘤的CT误诊原因 ,提高颅内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CT误诊的 17例颅内肿瘤的CT图像资料 ,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T误诊的 17例包括脑膜瘤 7例 ,胶质瘤 7例 ,颅咽管瘤 1例 ,垂体瘤 1例 ,多发颅内肿瘤1例。病变征象不典型、对病变CT征象认识不足和观察不仔细、检查方法不当、诊断思维错误、机器因素等是造成CT误诊颅内肿瘤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对病变CT征象的认识 ,培养客观正确的诊断思维 ,选择恰当的扫描方式 ,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颅内肿瘤的CT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溴隐停和美多巴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催醒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7年来收治的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病人51例,其中用溴隐停和美多巴催醒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对 照组)21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者9例,占30.0%;中残和重残者各7例,占23.3%;持续植物状态(PVS)者8例,占26.7%;平均昏迷时间124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溴隐停和美多巴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有良好的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创伤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大鼠脑损伤前应用aFGF持续脑室内注射12 h,观察脑含水量、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aFGF具有明显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骨应力性塑形改建的研究及其对新兵基础训练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分组模拟训练的288只兔股骨标本病理观察及扭断试验结果表明,较大强度和时限训练的主导作用是加速骨塑形改建,增强抗骨折能力。分3组经3种方法训练的180只大鼠的胚骨上段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表明,强化循环训练组的改建完成率(41.7%)高于其它两组(26.1%,21.9%),而应力性骨折发生率(11.5%)则低于其它两组(22.9%,18.8%)。对1129名新兵12周基础训练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下肢长管状骨经历约9周的应力性塑形改建期,训练的第2、7周出现的应力性骨折高发的双峰现象可随训练强度与时限的加大或减少,而提前或延迟出现。在训练中采用“强化循环训练法”将加速骨的塑形改建及降低应力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