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采用一组覆盖Y染色体长短臂及着丝粒部位的特异性DNA探针,对6例Swyer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较全面的Southern印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了1例Swyer病人缺失了pDP34的检测片段外,在所有的患者中,未发现其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内有任何可检测片段的丢失。因此,这些46,XY或47,XYY女性等Swyer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可能有以下两种可能:一是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TDF或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致使这类病人发生性别反转;二是这些病人的Y染色体缺失了包括TDF在内的微小片段,但没有相应的探针将其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α-珠蛋白基因3-HVR探针对一个存在儿童期发病的成人型囊肾病(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PKD)家系进行研究,发现该家系中APKD的发生是由于AP-KD1基因突变所致。但是APKD1基因突变本身并不足以导致该病的早发。结果提示APKD在儿童期的早发可能是其它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是基因组印记对APKD突变基因表达的修饰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3.
抗戊型肝炎病毒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构建人抗戊型肝炎病毒 (HEV)噬菌体抗体库 ,筛选人源中和性抗HEV的单克隆抗体 (mAb)。方法 :取抗HEV抗体阳性的 6例HE患者静脉血 ,分离淋巴细胞 ,提取细胞总RNA后逆转录。用一组人IgGFab基因特异性引物 ,分别扩增IgGκ0轻链与重链Fd段基因。将κ轻链与Fd段基因先后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的相应位点 ,经电穿孔法转化大肠杆菌XL1 Blue ,再以辅助噬菌体VCSM13超感染 ,构建人抗HEV噬菌体抗体库。采用独特的 5轮筛选法 (逐渐降低抗原包被量 ,严格洗脱条件 ) ,以固相化的 4种含中和抗原表位的HEV代表株ORF2重组混合抗原 ,筛选人噬菌体抗体库 ,并以ELISA鉴定噬菌体抗体。结果 :经数次电转化构建了容量为1.9× 10 7重组率为 80 %的κ轻链基因库 ;容量为 1.8× 10 7重组率为 2 0 %的Fab基因库。以含中和抗原表位的HEV代表株ORF2重组混合抗原特异淘筛 5次 ,出现特异富集。ELISA鉴定第 5轮筛选产物 ,得到 4株与HEVORF2重组混合抗原具有较高亲和力的Fab噬菌体抗体 ,可能为中和抗体。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人抗HEV噬菌体抗体库 ,并获得人源抗HEV特异性噬菌体抗体。  相似文献   
4.
提取纯度高,完整性好的总 RNA 对完成Nor(?)hern 印迹,cDNA 合成及体外翻译等过程至关重要。总 RNA 的分离提取多采用胍—热酚法或胍—氯化铯法。我们参照国外实验室有关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混合物,建立了一步法从肿瘤组织中快速提取细胞内总RNA 的新技术。结果表明一步法优于常规总RNA 分离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1980年以来我们在细胞杂交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中取得的各项阶段性成果。在细胞杂交技术方面,用分子量在1000、2000、4000、6000的PEG为融合介质,获得了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Wg3-h、人HeLa细胞、人胃腺癌细胞SGC-T901的同种异核体,以及雄性麂肺细胞KIZ-7901-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Wg3-h、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人外周血港巴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正常人骨髓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异种异核体,并成功地显示了上述各种细胞组合的PCC图象。获得了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NS-1-Ag8-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以及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Ag14-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种内杂种细胞系。在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方面,重点在诱导“熟前凝聚染色体”(PCC),分析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群体增殖潜能。并据以判断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和预后,以及制备分泌抗人C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本文对PEG的融合性能、白血病患者PPI值升高的机制、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HGPRT-)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EG介导融合,HAT培养基选择,获得了体外永久培养的人鼠杂交瘤NJ84。细胞遗传学分析证实杂种群体中尚保留5~12个人染色体,未查见种间染色体易位。A_4单克隆中保留着人9、11、X、14、18、19、22号染色体。杂种细胞G_6PD同工酶电泳出现三带型酶谱,证实人和鼠的G_6PD在杂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同时观察比较了杂种及其亲本对细胞松弛素B的反应。这种人鼠杂交细胞可望用于人类基因定位、制备人类免疫球蛋白链基因克隆和人类单克隆抗体,也可用于恶性表达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SRY基因是继ZFY基因之后新近克隆的TDF的最佳候选基因。本文采用SRY/Y—重复DNA双重PCR对8例性反转综合征患者进行了 SRY基因的筛查。结果表明,在4例典型的46,XX男性患者的基因组中均存在有 SRY基因序列,但无Y重复DNA存在。表明 SRY基因所在的Y-DNA序列与46,XX男性综合征的发生相关。在4例46,XY女性中,其SRY基因均未发生缺失,说明其性反转的发生不是因SRY基因的缺失所致,而可能存在有其它的遗传机制导致其性反转的发生,如SRY基因的突变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