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成形术治疗椎弓根溶骨病变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在CT或者高分辨率的双C型臂X线机透视导引下,通过专用穿刺针将骨水泥注射到椎弓根破坏部位,并对穿刺的准确性、注射剂量、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讨论。[结果]本院自2002年12月~2006年4月,共实施5例,全部病例手术后2~24h症状缓解。病人能够活动,停用止痛药物,恢复日常活动,改善了生活质量。手术后CT扫描无椎管内泄漏。[结论]尽管椎弓根部位解剖结构复杂,穿刺注射难度大,只要正确掌握方法是治疗椎弓根溶骨破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1 病例报告患者,2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伴间断下腹坠痛20天于2022年1月11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未婚,无性生活史。13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欠规律,经期15天,周期3~6月,量偏多,无痛经。16岁时曾因月经量多致贫血于外院输血治疗。末次月经(LMP):2021年12月22日,前次月经(PMP):2021年8月5日。患者无慢性病史、手术外伤史及肿瘤家族史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安全实施胸椎椎体成形术的方法。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283例。将全部胸椎骨折分为三段:上段(T1~T4)、中段(T5~T8)、下段(T9~T12),其中中段胸椎骨折77例,下段胸椎骨折206例,无上段胸椎骨折术病例。患者全部行伤椎CT扫描,根据伤椎CT扫描图像选择和测量标定穿刺路径,穿刺路径采用经左侧椎弓根或经左肋颈与椎弓根之间间隙进针,应用椎体成形穿刺导向器导引穿刺实施PVP,并观察各段胸椎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1 2个月,中段胸椎骨折7 7例中:疼痛完全缓解(CR)7 4例,CR率为96.10%;部分缓解(PR)3例,PR率3.40%,有效率100.00%(有效率=CR率+PR率)。下段胸椎骨折206例中:CR185例,CR率89.81%;PR 21例,PR率10.19%,有效率100.00%。4例术后出现胸背疼痛,2周后症状消失。结论:PVP治疗胸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安全高效的囊肿治疗方法.方法 对65例(肝、肾、卵巢)囊肿患者, 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COOK公司产7F引流管行囊肿穿刺、引流、灭能术治疗,并留置引流管2~3 d,用无水乙醇对囊肿壁灭能2~3次.结果 随访1.5年,65例患者中囊肿消失痊愈61例,痊愈率93.8%;囊肿明显缩小(直径<1/3)但仍残有囊腔3例,总有效率98.5%;复发1例.无腹腔出血及化学性腹膜炎发生.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多次灭能术治疗囊肿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动脉内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急性血栓形成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且自发病高峰起12h内就诊患者。使用尿激酶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其中7例采用溶栓加球囊扩张,1例支架置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结果 血管完全再通7例,部分再通7例。未通者3例,1例出现颅内出血。结论 经动脉内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安全实施胸椎椎体成形术的方法。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283例。将全部胸椎骨折分为三段:上段(T1~T4)、中段(T5~T8)、下段(T9~T12),其中中段胸椎骨折77例,下段胸椎骨折206例,无上段胸椎骨折术病例。患者全部行伤椎CT扫描,根据伤椎CT扫描图像选择和测量标定穿刺路径,穿刺路径采用经左侧椎弓根或经左肋颈与椎弓根之间间隙进针,应用椎体成形穿刺导向器导引穿刺实施PVP,并观察各段胸椎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1 2个月,中段胸椎骨折7 7例中:疼痛完全缓解(CR)7 4例,CR率为96.10%;部分缓解(PR)3例,PR率3.40%,有效率100.00%(有效率=CR率+PR率)。下段胸椎骨折206例中:CR185例,CR率89.81%;PR 21例,PR率10.19%,有效率100.00%。4例术后出现胸背疼痛,2周后症状消失。结论:PVP治疗胸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俊山  宓士军  高景春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470-2471,2593
目的探索理想的椎体成形术穿刺路径和穿刺方法、提高穿刺精准性。方法椎体成形术穿刺前全部行伤椎CT扫描,根据椎弓根形态、椎弓根与椎体正中线的夹角大小,对伤椎穿刺进针路径进行CT测量标定。术中按CT测量的穿刺路径应用椎体成形穿刺导向器导引穿刺,穿刺针到位后摄伤椎正、侧位X线片,了解穿刺针位置是否符合。术后再行伤椎CT扫描观察穿刺针道是否符合。结果术中拍摄伤椎正侧位X线片与术后CT扫描穿刺针道分析显示,365个椎体节段,穿刺路径与CT测量路径符合者324节段,穿刺符合率88.8%。41节出现明显偏差,不符合率11.2%。结论CT下测量标定穿刺路径并指导穿刺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C)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例NE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NECC患者临床分期:Ib1期13例,Ib2期4例,Ⅱa1期2例,Ⅱa2期1例,Ⅱb期1例。病理分型:小细胞癌11例,大细胞癌1例,非典型类癌2例,混合型7例。肿瘤形态:外生型18例,颈管型1例,溃疡型1例,1例肉眼未见病灶为活检发现。21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证实宫颈深间质浸润者12例(57.1%),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者13例(61.9%),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9例(42.9%)。随访时间7~103个月,21例患者中复发12例(57.1%),死亡9例(42.9%),3例带瘤生存。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56.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6个月,2年累积总生存率为73.4%,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Ib2期、宫颈深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4cm是影响NE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结论:NECC是宫颈癌的一种极少见病理类型,易发生宫颈深间质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FIGO分期、宫颈深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与预后相关,辅助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er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8年3月对80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锥体压缩骨折患者23例(29个惟体)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CT检查明确病椎椎体后壁的完整性。用自行研制椎体定位器定位,术中应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经单侧椎弓根手术入路,平均骨水泥注射量2—5ml。术前术后应用VAS评分,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X线、CT检查了解骨水泥填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前和术后1h、48h、1周VAS平分分别为(8.81±1.5)分、(4.04±1.21)分、(2.0±1.1)分、(1.6±0.9)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填充满意。经过6~30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除1例发生其他椎体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外,患者完全满意16例,满意5例,较满意1例。结论单侧入路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能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三维穿刺定位导向器设计与椎体成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基于影像学测量皮肤进针点与棘突在水平面上的距离及进针内倾、下倾角度,设计了一种三维穿刺导向器.于2006-12/2008-12共实施椎体成形术83例.其中应用三维穿刺定位导向器操作者43例,36例在透视下确定穿刺点后,按照术前CT测量的数据在导向器导引进行穿刺,不使用透视监测;7例使用了透视监测,全部穿刺成功,穿刺针到达理想部位.应用原来二维穿刺定位导向器40例,全部在透视监测下进行.应用二维穿刺定位导向器者平均穿刺时间1.9 min,应用三维穿刺定位导向器者平均1.5 min.结果提示三维穿刺定位导向器设计合理,符合人体解剖学结构,操作简便,减少了施术者接触放射线时间,穿刺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