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瑞芬太尼剂量方案在全身麻醉下经喉罩纤维支气管镜术(FO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行经喉罩FOB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全身麻醉过程中瑞芬太尼的输注剂量分成低剂量组(LR组,n=29)、中剂量组(MR组,n=30)和高剂量组(HR组,n=30)。3组患者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后插入喉罩并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L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2μg/kg/min;M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3μg/kg/min;H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4μg/kg/min。记录在入室(T_0)、诱导前(T_1)、喉罩置入前(T_2)、喉罩置入后即刻(T_3)、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声门(T_4)、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隆突(T_5)、纤维支气管镜撤出(T_6)、患者苏醒(T_7)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LR组在T_4、T_5和T_6时的BIS值显著高于MR组和HR组(P<0.05)。LR组在T_4和T_5时的MAP和HR显著高于MR组及HR组(P<0.05)。LR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4%(12/29),显著高于MR组及HR组(P<0.05)。结论在应用丙泊酚保证恰当镇静程度的前提下,中剂量和高剂量瑞芬太尼方案更符合实施全身麻醉下经喉罩FOB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学钉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98-198
目的:探讨热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采用的13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艾慈灸”热敷贴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4例,好转7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6.2%。结论:“艾慈灸”热敷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且该疗法属非手术治疗,具有无痛苦、无创伤等优点,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帝视内窥镜和视可尼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帝视内窥镜引导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为帝视内窥镜组(D组)和视可尼组(S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帝视内窥镜和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合并症。结果 D组30例患者中有29例气管插管成功,其中1次成功者27例(90%),2次成功者2例(7%),失败者1例(3%),总体成功率97%,插管时间为(34.0±21.7)s;S组30例患者均气管插管成功,其中1次成功者28例(93%),2次成功者2例(7%),总体成功率100%,插管时间(44.8±33.1)s。2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2组插管咽痛、声嘶等合并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全麻患者使用帝视内窥镜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合并症少,是临床可用的一种气管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镜片角度的McGrath喉镜(McGrath Series 5和McGrath MAC)的声门显露程度、气管插管难易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年龄 1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Ⅲ级、需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共16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76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cGrath-MAC组(MAC组):使用McGrath-MAC喉镜进行气管插管,McGrath-Series 5组(S5组):使用McGrath-Series 5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每组各80例。患者入室后连接多功能重症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脉搏氧饱和度(Sp O_2),连接麻醉机并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常规麻醉诱导,待肌松充分起效,首先使用Macintosh喉镜暴露声门并记录Cormack-Lehane分级(以下简称C-L分级),继续面罩通气1 min后再使用McGrath喉镜(MAC或Series 5)显露声门并记录最佳声门显露时的C-L分级,然后行气管插管,前2次插管不使用管芯,若2次均失败则使用Glide Scope管芯插管。记录各组分次试插管时间,总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是否应用辅助管芯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AC组和S5组患者的管芯使用率分别为23. 75%、83. 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不使用管芯的情况下,MAC组和S5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71. 25%、16. 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AC组和S5组患者完成插管所需总时间分别为(35. 11±36. 41) s、(70. 4±30. 26) 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AC组和S5组McGrath喉镜下声门C-L分级达Ⅰ~Ⅱ级者分别为79例(98. 75%)、80例(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适当降低视频喉镜的镜片角度,可以做到不影响声门改善程度,并且能够提高插管的容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推拿手法完成后外敷中药,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结果痊愈34例,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能解除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麻醉诱导期不能插管不能通气(CICV)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2014年12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诱导期发生CICV 5例。例1麻醉诱导后可视喉镜发现舌根淋巴滤泡明显增生,无法显露会厌和声门,顺序采用多种气管插管方法均未成功,随后发生面罩通气困难,立即插入喉上通气装置维持通气至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例2麻醉诱导后面罩通气可行,但直接喉镜显露声门困难和气管插管失败,面罩通气时气道阻力增加、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插入喉上通气装置后通气明显改善、SpO2逐渐升高,随后经喉上通气装置完成气管插管。例3麻醉诱导后可视喉镜无法显露声门和气管插管失败,行面罩通气、可视喉镜联合可曲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均失败,行紧急气管切开术。例4麻醉诱导后面罩通气时气道阻力较大,潮气量低,气道峰压高,可视喉镜联合可曲支气管镜插管失败,双人三手理想面罩通气后应用可视硬管镜气管插管成功。例5麻醉诱导后喉上通气装置插入顺利,但术中气道峰压反复升高,拔除喉上通气装置后应用可曲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喉水肿明显,无法显露声门和通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胸椎关节紊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手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46例患者中,痊愈32例(69.57%),有效12例(26.09%),无效2例(4.34%)。对无效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手法治疗,效果理想,有效率达100%。结论:采用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症患者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特重度颅脑损伤在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8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本组38例采用GOS结果分析及1年随访,1级18例(入院后2 h死亡11例,术后死亡7例),2级3例, 3级5例,4级5例,5级7例.结论:对绝对适应证的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肿胀、脑疝 GCS评分在5分以下患者, 及时、恰当、规范的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对术前、术中、术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自身对照观察经预充气和再充气鸣人喉罩可视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拟在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喉罩罩囊预充气和再充气处理。静脉麻醉诱导,待下颌松弛后置入喉罩,预充气可视软镜检查声门显露分级和声门位置,导引气管导管尖端进入气管内(软镜不进声门);再充气置入喉罩后向罩囊再次充气至囊内压60 cmH2O,其余操作步骤与预充气相同。观察并记录经喉罩可视软镜下声门显露分级、声门位置;经喉罩气管插管次数与成功率;记录术毕喉罩拔出时表面染血情况、气管拔管时气管导管末端染血情况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喉罩罩囊预充气时,声门显露分级为1级和2级40例(76.9%);患者喉罩罩囊再充气时,声门显露分级为1级和2级48例(92.3%),高于喉罩罩囊预充气时(P<0.05)。喉罩罩囊再充气的情况下,声门位置为中位的占比高于喉罩罩囊预充气(P<0.05)。喉罩罩囊预充气时,经喉罩气管插管一次成功43例,失败9例,其中经过调整声门位置后第2次气管插管成功3例,因声门位置太高最终气管插管失败6例;喉罩罩囊再充气时,经喉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单心室患者行脑血管畸形栓塞术的麻醉处理。方法:1例合并单心室的脑血管畸形患者采用咪唑安定、舒芬太尼和依托咪酯组合实施监测麻醉监护和全麻复合麻醉。结果: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效果佳。结论:合并单心室患者行脑血管畸形栓塞术麻醉的处理关键在于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和控制肺血流,保证适当的麻醉深度,避免体动和血压波动,保证通气与氧合,严密监测呼吸并做好控制呼吸道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