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合中医中药的扶正固本,扶正祛邪,健脾益气的治疗思路,起到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少毒副作用,协同增效的作用,使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胰腺表面被覆包膜,伸入胰腺腺泡中将实质分隔为许多小叶,形成疏松结缔组织,其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组织。胰液为碱性液体,故在苏木素-伊红(HE)切片上,腺泡胞质呈嗜碱性。胰尾部的胰岛较多,在胰岛中有小血管。实体细胞与疏松结缔组织同时存在,增加了组织处理的难度,组织处理不当,石蜡切片很容易碎,展片也很困难。胰腺与肝、脾、肾等实质器官不同。其组织结构松散,摊片时很容易散。按照普通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脐血输注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液学、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了解脐血输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取我院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胃镜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患者系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随机分组,采用对此类患者输注异体同血型脐血30例为脐血治疗组,同类患者30例输注成人全血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BP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透明质酸酶(HA)、血清Ⅲ型前胶原C末端肽(hPCⅢ)水平的变化,用t检验检验脐血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差异显著性,了解输注脐血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结果:①脐血治疗后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升高明显,且维持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②脐血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值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③脐血治疗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酶、血清Ⅲ型前胶原C末端肽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结论:脐血治疗可显著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值、降低血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金彪  周颖  董丽华  王琴  骆社丹 《疑难病杂志》2012,(11):837+899-837,F0003
<正>患者,男,61岁。因"间断血便3年,腹痛2个月"入院。患者近3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时而便秘时而腹泻,腹泻时伴便血,量少,未予特殊处理。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痛,以脐周为主,痛时有便意,排黄色稀水样便,有里急后重感,偶带血便,排便后腹痛缓解,伴头昏,无盗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骨痛,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不振,食欲、睡眠欠佳,乏力,体质量急剧下降。入院查体:体型消瘦,贫血貌,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存在,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血WBC 1.1×10~9/L,N 0.37,L 0.58,Hb 90g/L,PLT43×10~9/L。肿瘤标志物:CEA、CA125均明显升高。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资料及相关文献。从化疗、放疗、无水乙醇瘤内注射、生物反应调节剂、介入治疗、微创性局部治疗、免疫治疗等技术结合中药治疗总结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研究成果。以期为肝癌的临床治疗以及肝癌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谱。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包含人TGF-β/BMP信号转导通路上113个基因的芯片分别检测经过FAB分型和免疫学分型的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Raji细胞的TGF—β,mRNA及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上各基因表达谱,以经流式细胞术分选的健康人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对照,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表明,同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相比较,B—ALL细胞、NALM6细胞、Raji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下调,cyc和Smad-1基因表达上调,几击、Smad-7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TGF—β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谱。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包含人TGF-β/BMP信号转导通路上113个基因的芯片分别检测经过FAB分型和免疫学分型的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Raji细胞的TGF—β,mRNA及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上各基因表达谱,以经流式细胞术分选的健康人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对照,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表明,同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相比较,B—ALL细胞、NALM6细胞、Raji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下调,cyc和Smad-1基因表达上调,几击、Smad-7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TGF—β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相似文献   
8.
脐血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解决胰腺组织与其他组织同步处理,组织易脆或脱水不彻底,难以切出完整的组织切片.方法 根据胰腺组织学特性,选用偏碱性的固定液固定、正丁醇透明组织,对常规组织制片中的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结果 制片效果非常好,胰腺组织脆性明显改善,组织切片完整易切,组织细胞着色鲜艳.结论 改进胰腺组织制片方法优于常规组织制片方法,克服了切屑胰腺组织较碎的弊病和摊片时组织裂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FLT3基因突变与受体α(IL-3Rα)在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检测20例AMI患者IL-3Rα的表达水平及FLT3/ITD与D835突变.结果 20例中IL-3Rα高表达18例,FLT3/ITD突变7例,D835突变1例,总突变率44.4%,对照组未检测到FLT3/ITD突变高表达IL-3Rα与FLT3/ITD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白血病细胞比例高,完全缓解率低.结论 IL-3Rα高表达和 FLT3基因突变均赋予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优势,检测两者水平对于评价AML患者疗效、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