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宫环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1989~2006年采用中医药治疗宫环出血,并以西医治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对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后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中医治疗组427例患者中376例临床治疗有效,西医对照组347例患者中217例临床治疗有效。中医治疗组稳定率总优势比(OR)=4.65,95%置信区间(CL)为(3.20~6.7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证明中医药治疗宫环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OCS1、SOCS2、SOCS3mRNA在正常妊娠与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模型的不同表达。方法:建立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xDBA/2及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BAIB/c,取孕14天的蜕膜和胎盘组织,提取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SOCS1、SOCS2、SOCS3mRNA的表达。结果:SOCS1、SOCS2、SOCS3mRNA在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及正常妊娠小鼠模型蜕膜和胎盘组织均有表达,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SOCSImRNA在反复自然流产组表达升高(P〈0.05),而SOCS3mRNA表达降低(P〈0.05),SOCS2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OCS1、SOCS3可能在妊娠的维持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证候现代文献数据库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调研,建立"功血相关中医证候现代文献数据库".为探讨功血中医证候,最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功血中医证候规范体系提供依据和方法学参考.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现代相关文献,获得功血相关中医证候的全面信息,利用Access2003建立功血中医证候数据库.结果:本研究共检出2215篇现代期刊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1篇现代期刊文献,利用Access 2003建立数据库,该系统数据真实、操作方便、内容专业、运行情况良好.结论:该数据库对功血现代文献资料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不仅能对文献资料进行快速录入、永久储存、规范分类、快速检索和查询,还能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并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月经恢复疗效、宫腔粘连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粘连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χ2=13.255,P<0.001);观察组患者宫腔粘连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061,P=0.014);治疗3个月后,2组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增加不及对照组明显(P均<0.01);治疗3个月后,2组宫颈粘连评分0分与1~2分患者占比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SOCS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妊娠与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并将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孕14天自然流产模型蜕膜与胎盘组织SOCS3mRNA的表达。结果:SOCS3在各组均有表达,但模型组的SOCS3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寿胎丸中、高剂量组的SOCS3基因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寿胎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提高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模型SOCS3基因的表达水平,以诱导Th2优势表达,以达到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球囊尿管,注入生理盐水4-5m,视宫腔大小而定液体量,放置3-5天后,取出水囊,置入赛必妥防粘连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3mg,Bid,连续服用21天,后7天加黄体酮100mg,Bid,连续服用3个周期。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术后阴道流血干净后即配合补肾活血中药口服,连续用药至复查宫腔镜,经期停药。结果:研究组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在西医宫腔镜检查及相关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服用活血补肾方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母胎界面组织SOCSImRNA表达和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CBA/J×BALB/c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DBA/2建立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将反复自然流产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14天后处死小鼠,计算胚胎吸收率,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小鼠蜕膜与胎盘组织SOCS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寿胎丸低剂量组的胚胎吸收率高于正常组(P〈0.05),寿胎丸中、高剂量组胚胎吸收率低于模型组和寿胎丸低剂量组(P〈0.05),与正常妊娠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SOCSlmRNA在各组均有表达,模型组SOCSlmRNA比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P〈0.05),寿胎丸各剂量组SOCS1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提高反复自然流产小鼠SOCS1mRNA的表达水平,以调控Th1向Th2分化,改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大鼠建立PCO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芍药苷50、100 mg/kg组和阳性对照(达英-350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1 d。ELISA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以及子宫内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变化,计算并分析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子宫内膜厚度;RT-q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Wnt3a和β连环蛋白(Bcatenin)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Wnt3a、β-catenin、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E2、FSH、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组织Wnt3a、B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血清T...  相似文献   
9.
李琳  贺冰  马本玲 《中草药》2021,52(5):1376-1382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0只雌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雌性大鼠建立血瘀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大鼠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戊酸雌二醇(0.27 mg/kg)组及少腹逐瘀汤低、高剂量(144、288mg/kg)组,每组9只。给药后按2∶1安排雌性、雄性大鼠合笼,妊娠第5天剖腹观察胚胎着床率、平均胚胎着床数;采用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DCF荧光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丙二醛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变化,记录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子宫内膜厚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KD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TNF-α、IL-6、IL-8、ROS、丙二醛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胚胎着床率和平均胚泡着床数显著降低(P<0.05),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子宫内膜VEGF、KD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子宫内膜TNF-α、IL-6、IL-8、ROS、丙二醛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胚胎着床率和平均胚泡着床数显著升高(P<0.05),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子宫内膜VEGF、KD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较为完整,少量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腺上皮细胞排列较为规则,固有层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肌层肌纤维排列较整齐,其中少腹逐瘀汤高剂量组改善更显著。结论少腹逐瘀汤可减轻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升胚胎着床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KD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益母草的药用作用及妇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自2016年1月直至2017年1月期间妇科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并跟踪随访其应用益母草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益母草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83.75%。结论:益母草具有维持子宫收缩时间的药用作用,且结合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疾病特点,应用益母草治疗效果确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