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学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对慢性胃炎、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检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3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胃炎组208例,胃癌组22例,再将其中胃炎组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105例、萎缩性胃炎组103例,通过比较各组间PGⅠ、PGⅡ、PGⅠ/PGⅡ(PGR)值的变化,探讨PG水平对萎缩性胃炎、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分析胃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胃炎组相比,胃癌组PG Ⅱ水平升高,PGR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三组间分析显示,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PGR下降(P<0.001),胃癌组PG Ⅱ水平升高(P<0.001),PGR下降(P<0.01);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PG Ⅱ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PG Ⅰ、PG Ⅱ是与胃癌相关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PG Ⅱ是与胃癌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检测对萎缩性胃炎、胃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GR水平降低、PGⅡ水平升高提示存在萎缩或病情进展,胃癌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Sigma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的优点和使用方法.方法 对采用Sigma支架治疗的22例食管气管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食管癌17例,食管良性病5例,病史4 d~2个月.放置1个气管支架5例,气管食管双支架15例,3个支架2例;直管形气管支架18例,钝角L形气管支架3例,Y形气管支架1例.支架置入分为介入法和内镜法两种.结果 22例成功放置41个支架,无手术死亡.除了1例良性患者迁延不愈、1年后行手术治疗,1例气管支架封堵不完全,再次放置食管支架外,其余均一次治疗成功,2~4 d后可正常经口进食.成功率91%(20/22),未完全成功率9%(2/22).结论 食管和(或)气管放置Sigma支架可有效封堵食管气管瘘,患者术后均可正常进食.此支架优点是可以回收并能有效防止继发食管气管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分析了67例因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引起配血困难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当地医院向本  相似文献   
5.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很有名气,我国老百处称他为“如来佛”。可你们知道他和佛教僧侣们几十年的传道生涯.都是沿街挨户讨饭活命的吗?他成佛以后传道49年.活到80多岁(当时古印度人的寿命只有三十几岁),门下僧人几十万,跟随他到处传法的人常达千人以上。当时的印度、尼泊尔一带.存在许多国家.他的名声遍及各国.几个国王迎接他传佛法。不但当作上等国宾,并为他专门修建传道精舍。他的社会名望可谓高矣!但他却是每天讨饭为生。并制订出“王遮处”‘”四分食””四邪命食不准”等许多讨饭的具体规定,把修行到一定果位的人称为“比丘…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探讨circKDM4C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qRT-PCR检测circKDM4C在肺癌细胞系A549、H1299、H1650、H1975及肺正常上皮细胞BEAS-2B中的表达。siRNA转染A549和H1975,沉默circKDM4C,获得4组细胞系,分别为A549si-circKDM4C组和其对应的对照组A549si-NC,H1975si-circKDM4C组和其对应的对照组H1975si-NC。CCK-8和Transwell assay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53、Rb、p21)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circKDM4C在肺正常上皮细胞与在各肺癌细胞中的表达进行差异分析,A549si-circKDM4C组与A549si-NC组,H1975si-circKDM4C组与H1975si-NC组在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circKDM4C在肺癌细胞A549、H1299、H1650和H1975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0.04、0.26±0.03、0.31±0.03和0.48±0.05,均低于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表达(1.00±0.09),t值分别为19.21、16.29、31.14和25.41,均P<0.01。转染siRNA后,与对照组A549si-NC组和H1975si-NC组相比相比,A549si-circKDM4C组(t=7.45,P=0.023)和H1975si-circKDM4C组(t=16.33,P=0.027)中的circKDM4C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染si-circKDM4C后,A549si-circKDM4C组和H1975si-circKDM4C组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提高。Transwell迁移结果显示circKDM4C沉默后,细胞相对迁移数目A549si-circKDM4C组(2.71±0.20)比A549si-NC组(1.02±0.08)高,t=17.67,P=0.009;H1975si-circKDM4C组(3.02±0.13)同样比H1975si-NC组(1.01±0.05)高,t=26.27,P=0.004。Transwell侵袭结果显示侵袭相对细胞数量A549si-circKDM4C组(2.54±0.15)比A549si-NC组(1.04±0.10)高,t=21.62,P=0.007;H1975si-circKDM4C组(3.73±0.32)比H1975si-NC组(1.02±0.10)高,t=25.74,P=0.002。circKDM4C沉默后,促进了细胞周期,降低了周期抑制蛋白p53、Rb和p21的表达;此外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增加,E-cadherin表达降低,促进了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结论 circKDM4C抑制了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siRNA沉默VDAC1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针对人VDAC1基因设计并合成siRNA,并将VDAC1-siRNA转染MCF-7细胞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中VDAC1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的周期分布,同时Western印迹法检测周期蛋白D1的表达.[结果]MCF-7细胞转染VDAC1-siRNA后能够有效抑制VDAC1的表达,显著抑制其增殖水平,促使MCF-7细胞发生G1期阻滞,同时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结论]VDAC1沉默能够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发生G1期阻滞.VDAC1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无偿献血者,男,31岁,于2004年1月的无偿献血活动中,发现其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B型,送血研室检测,经鉴定为Bm亚型。  相似文献   
9.
急性暴发型艾滋病死亡1例报告思志云,吴潞明,马振东,段一娟云南省德宏州民族医院(邮政编码678400)患者男,24岁,傣族,农民。半月前因参加足球比赛,当晚即感胸痛,次日出现游走性大关节及全身肌肉疼痛,卧床不起,躯干及四肢出现红斑,腹痛、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并发会阴部损伤多为暴力挤压伤 ,坠落刺伤 ,交通事故所致的复合伤 ,以男性青壮年多见 ,同时并发有严重的腹腔脏器损伤和四肢伤 ,病情凶险 ,危重 ,多伴有创伤失血性休克。我院 1988— 1998年收治 5 46例骨盆骨折中 38例并发直肠肛管会阴部损伤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38例中男 33例 ,女 5例。年龄 18~ 47岁 ,平均 31.5岁。致伤原因 :井下砸伤 2 4例 ,车带挤压伤 8例 ,坠落被尖物刺伤 2例 ,拖挂伤 4例。骨折类型按Tile’分类 :A2 3例 ,A32例 ,B18例。B2 12例 ,C16例 ,C2 3例 ,C34例。受伤距就诊时间 1~ 2h 1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