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6 7Ga心肌显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6 7Ga 枸橼酸盐 ,48h、72h后开始显像 ,观察心脏部位放射性浓聚情况 ,并计算心 /肺 (H/L)指数 ,根据H/L指数判断心肌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 (H/L指数 >1.2为阳性 )。结果 :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 ,50例阳性 (占 64% ) ,其中急性期阳性率为 84% ,恢复期阳性率为 50 % ,慢性期为 2 9% ,急性期阳性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慢性期 (P<0 .0 5)。结论 :心肌6 7Ga放射性浓聚与心肌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直接反映了病变心肌的炎症反应情况 ,对诊断VMC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并对VMC治疗、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卡托普利治疗前后心室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前后心室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VMC组(n=60)治疗前和对照组(n=30)心室心缩、舒张功能,将VMC组随机分成卡托普利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30),检测两组治疗后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①急性VMC患儿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卡托普利治疗组收缩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常规治疗组收缩功能好转(P<0.01),而舒张功能未见好转(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①急性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存在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②运用卡托普利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n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患儿99mTc-MIBI单光子断层扫描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心律失常是儿科常见病 ,病因多样 ,症状复杂。我们通过 99mTc -MIBI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研究心律失常患儿的心肌病变及心功能状况 ,并探讨其在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为1999年2月至2001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儿 ,其中男72例 ,女28例 ;年龄2月~15岁 ,平均7.6岁。心律失常类型 :早搏73例 ,心动过速15例 ,传导阻滞8例 ,窦性心律不齐3例 ,窦性心动过缓1例。病因中最常见为病毒性心肌炎 (VMC)57例 ,其次为单纯性早搏29例 ,川崎病8例 ,心肌病4例 ,β受体高敏综合征2例。对照…  相似文献   
4.
金献江  项如莲 《河北医药》2003,25(7):526-526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 (ICPP)青春期发育提前启动 ,影响最终身高 ,但有关ICPP女孩血清瘦素 (Leptin)的变化 ,目前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儿科门诊随诊的 2 5例ICPP女孩进行血清Leptin、雌二醇 (E2 )的测定 ,探讨Leptin与青春期发育的关系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 1)观察组 :2 5例均符合以下ICPP诊断标准 :① 8岁前乳房发育 ;②骨龄较生活年龄提前 1年以上 ;③呈现生长加速 ,年生长速率≥ 7cm ;④垂体 性腺轴有青春发动表现 ;⑤鞍区检查排除鞍区器质性病变。年龄 ( 6.3± 1.4)岁 ,其中青春早期 (乳房TannerⅡ期 )…  相似文献   
5.
本组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52例,恢复期42例,慢性期18例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sIL-2R在急性期,慢性期显著升高(P〈0.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TNF-α在急性期,恢复期,慢性前期均高于对照组,且以急性期为显著(P〈0.001),提示sIL-2R,TNF-α参与心肌  相似文献   
6.
晕厥 (syncope)是指突然发作的意识完全丧失 ,伴有维持身体姿势的肌张力降低或丧失 ,不能维持正常的直立体位 ,但各种反射仍然存在的一种状态 ,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而自行恢复 ,其实质是脑血流量暂时性减少。小儿晕厥总的发病率为 0 1%~ 0 5 % ,5 0 %青少年至少有一次晕厥经历 ,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晕厥占所有急诊患儿的 1%~3% [1 ] 。晕厥可由血管迷走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疾病引起 ,小儿时期 5 0 %以上晕厥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2 ] (vaso vagalsyncope ,VS)。近年来 ,小儿晕厥性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越来越引起家长和儿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小鼠柯萨奇B3病毒所致病毒性心肌炎模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近交系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84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组)24只,心肌炎组(V组)30只,治疗组(T组)30只。于病毒接种后第8天、第15天、第21天分别采血后处死小鼠并留取心脏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iNOS蛋白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1)V组和T组小鼠心肌细胞iNOS免疫组化染色表达呈阳性,c组iNOS免疫组化染色阴性;(2)T组与V组比较,心肌细胞iNOS表达在第15天及第21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T组在第15天及第21天血清NO含量较V组明显降低(P〈0.05);(4)光镜下T组炎症细胞浸润较V组轻,炎症积分在第15天及第21天明显低于V组(P〈0.05、P〈0.01);(5)电镜下V组及T组可见肌原纤维溶解断裂,线粒体膜消失,含溶酶体丰富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c组小鼠心肌未见上述变化。结论:三七总皂苷可降低小鼠病毒性心肌炎iNOS的表达,从而减少NO释放,可能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重症心肌炎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23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Ⅰ及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变化。结果 重症心肌炎组患儿CTn-Ⅰ为(18.67 ±12.31) 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2 ±0.0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CTn-Ⅰ为(0.55±0.24) ng/ml,呈逐渐下降趋势,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0.06±0.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心肌炎组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 067.26 ±902.79) pg/ml vs (80.04±17.79) pg/ml,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NT-proBNP为(648.63±342.37) pg/ml,病程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213.58±129.51) pg/ml](P<0.05)。重症心肌炎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52.63±6.98)%vs(71.39±2.41)%]及左室短轴缩短率[(32.1±2.97)%vs(40.04±2.3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重症心肌炎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硫化氢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项如莲 《医学综述》2005,11(4):318-320
继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碳 (CO)这两种气体信号分子被发现之后 ,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又发现半胱氨酸代谢生成气体分子硫化氢 (H2 S) ,对神经系统特别是海马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并可以调节消化道和血管平滑肌的张力 ,而其作用特点有别于NO及CO这两种气体信号分子 ,H2 S的信号转导途径一直未能阐明 ,直到最近研究证实 ,内源性H2 S直接作用于K(ATP)通道实现对血管的调节作用 ;并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内源性H2 S是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 ,对其研究是当前生物学领域的崭新课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本…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先天性甲低)为儿科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兹将我院近6年来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