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间质重构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问质重构是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进展的关键.中医药学者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LVH间质重构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缺乏相关中医病因病机的深入探讨,中医药时间质重构影响的具体机制和调控环节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孟秀珍  张可超  崔本龙  焦辉  青淑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071-1073,1099
目的:通过监测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指导慢性充血性心衰(chroni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治疗方案的调整,并观察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及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的发生率,探讨监测cTnT和BNP是否可改善CHF患者预后,为CHF患者提供病情加重早期监测和指导治疗的可靠标志物。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0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出院的NYHAⅠ级CHF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干预组患者每隔45天来院抽血复查一次cTnT、BNP,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根据以上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随访时间和常规心脏彩超检查项目同干预组,不监测cTnT、BNP的变化,根据患者心衰症状调整治疗方案。两组均院外随访10个月,观察指标为心源性死亡及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的发生率和LVEF、LVEDD。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随访期间因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4例(11.42%);对照组因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21例(67.74%);干预组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随访期间每次cTnT和BNP检测结果比较:第2次随访血cTnT和BNP含量均与第1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第3次随访与第1次比较,血cTnT和BNP含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4次随访与第1次比较。血cTnT和BNP含量均升高(均P〈0.01);第4次随访血cTnT和BNP含量均与第3次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第5次随访与第4次比较,血cTnT和BNP含量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iCHF患者心衰症状出现之前心脏功能状态已进行性恶化,定期测定血cTnT、BNP含量利于病情观察和指导治疗,及时给予积极干预措施能够延缓心衰的发展,降低心源性死亡及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的发生率,改善CHF患者预后;cTnT、BNP是CHF患者病情加重早期监测的可靠标志物,应做为CHF随访中必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10周龄SHR72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活血潜阳方组、缬沙坦组、活血潜阳方与缬沙坦合用组,20只正常同品系的威斯特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7周和14周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AngⅡ含量,FO—PCR法测定MMP-3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MMP-3蛋白表达.结果:SHR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AngⅡ含量、MMP-3基因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同龄WKY大鼠:活血潜阳方与缬沙坦治疗7周均可降低SHR心肌组织AngⅡ含量.下调MMP-3基因表达.治疗14周可下调MMP-3蛋白表达.且活血潜阳方与缬沙坦作用无明显差异。两药合用可使SHR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MMP-3表达更接近WKY水平一结论:活血潜阳方可降低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MMP-3表达.可能是其调控心肌间质重构,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知、信、行"情况的影响,为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我院病程≥1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定期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分别在教育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知信行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知、信、行"情况和血压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系统健康教育前比较,本组患者教育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知、信、行"得分和血压控制达标率均提高,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结论开展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改善其生活方式,加强血压控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男,21岁,武警某部战士。因反复心慌伴气促、双下肢水肿2周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慌,快走时感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水肿、乏力、刺激性干咳、上腹胀满、食欲缺乏、尿量少,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8℃,脉搏188/min,呼吸17/min,血压110/80 mmHg。颈静脉充盈,颈动脉搏动明显。双肺可闻及少量干性啰音。心浊音界向左下  相似文献   
6.
7.
吕绍光主任医师治疗不孕不育症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绍光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在不孕不育等男科、女科疾病的诊疗中有独到之处.现将随师应诊期间及老师收集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淑云 《武警医学》2006,17(3):198-199
患者,男,33岁。活动后心悸,气促1年,伴双下肢浮肿6个月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纳差,乏力,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予强心利尿等治疗稍好转,但时有反复,故转诊我院。体检:血压100/65mmHg。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右下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扩大,心率9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肋缘下2cm,移动性浊音弱阳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胸片:双肺纹理增粗,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心影增大。腹部B超:肝肿大。少量腹水。彩色超声心动图(图1,图2):左室舒张末径7.17cm,左房内径4.60cm,右心大小正常。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间隔厚度正常。在左室腔内可探及无数突起增大的肌小梁状结构和深陷的肌小梁间隐窝,相互交错呈海绵状,彩色多普勒可探及隐窝内有血流与心腔相通。乳头肌水平以下至心尖部肌小梁状结构逐渐增多,占据大部分心尖区心腔。左室腔内未见附壁血栓声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左室心肌间质重构的影响。方法:72只SHR随机分SHR对照组、活血潜阳方组、缬沙坦组及两药合用组。20只京都Wistar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于治疗7周及14周后测定SBP、DBP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光镜观察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SHR的SBP、DBP、LVMI和CVF均高于同龄WKY大鼠(P<0.05或P<0.01)。活血潜阳方治疗14周可抑制SHR的SBP、DBP增高(P<0.05或P<0.01),可降低SHR的LVMI和CVF(P<0.05或P<0.01),较7W效果更明显;活血潜阳方与缬沙坦合用治疗14周可进一步降低SHR的CVF(P<0.01)。结论:长疗程(14W)的活血潜阳方治疗具有缓和的降压作用,并改善心肌间质重构,可能是其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问质重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SHR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合用组(活血潜阳方+缬沙坦),同龄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7周及14周后酶免法及放免法测血清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FQ-PCR法测心肌AT1、AT2mRNA表达,光镜观察心肌细胞及间质胶原变化和胶原容积分数(CVF),并进行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与WKY大鼠比较,SHR血清及心肌AngⅡ含量显著增高、心肌AT1、AT2mRNA表达显著上调、CVF显著增加(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