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异氟烷遗忘作用与γ-羟基丁酸受体(GHBAR)的关系.方法 建立异氟烷小鼠遗忘模型,跳台、避暗实验分别观察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GHBAR阻断剂NCS-382对模型鼠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的影响.结果 NCS-382对异氟烷遗忘作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BAR并非异氟烷遗忘作用的主要靶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麻醉处理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全麻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舒适度、麻醉前后5min、手术过程中、术毕、术后1h的脉搏饱和度、心率、血压以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术中的生命体征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心率以及血压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其心率以及血压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在术后8h的VAS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在术后12h的差异不明显。结论在对老年患者髋部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静脉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各有优势,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最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薛同能  雍辉  陈雨 《心脏杂志》2022,34(5):546-551
目的 研究不同有氧运动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3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B组进行中低强度持续有氧运动训练;C组进行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持续12周。对比三组训练前后血压、体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水平变化,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力变化。 结果 与训练前比较,三组患者训练4、8与12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与训练4周后本组比较,训练8与12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与训练8周后本组比较,训练12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与A组训练后同时段比较,B组、C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与B组训练后同时段比较,C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A组LVMI与LVDd降低(均P<0.01),LVPWT与IVST降低(均P<0.05),B组与C组体质量、LVMI、LVDd、LVPWT与IVST均降低(均P<0.01);与训练后A组比较,B组体质量、LVMI、LVDd、LVPWT、IVST均降低(均P<0.05),C组体质量、LVMI、LVDd、LVPWT、IVST均降低(均P<0.01);与训练后B组比较,C组体质量、LVMI、LVDd、LVPWT、IVST均降低(均P<0.01)。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三组VO2与METs水平均升高(均P<0.01);训练后与A组比较,B组VO2与METs水平均升高(均P<0.05),C组VO2与METs水平均升高(均P<0.01);训练后与B组比较,C组VO2与METs水平均升高(均P<0.01)。 结论 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中低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均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轻体质量,改善患者心肌肥厚和自主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且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导致的膈肌功能障碍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Control组(n=6)、MV-6h组(n=6)、MV-12h组(n=6)和MV-24h组(n=6)。Control组大鼠未经任何处理,MV-6h组大鼠机械通气6 h,MV-12h组大鼠机械通气12 h,MV-24h组大鼠机械通气24 h。采用RM6240生物信息采集系统测量膈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HE染色测量膈肌肌纤维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Western blot检测膈肌肌肉萎缩蛋白(muscle atrophy F-box,MAFbx)、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muscle specific ring finger 1,MURF1)、线粒体裂解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P62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水平。结果:MV-12h组[(3.15±0.52) mV]和MV-24h组[(2.44±1.26) mV]膈肌的CMAP幅值明显下降(P=0.000);MV-24h组[(7.05±0.61) ms]膈肌的CMAP时程明显延长(P=0.000);与Control组[(5 308.67±228.18) μm2]相比,MV-6h组[(3 378.33±393.40) μm2]、MV-12h组[(2 969.67±35.16) μm2]和MV-24h组[(2 115.33±130.23) μm2]膈肌的CSA均明显减少(P=0.000);与Control组相比,MV-12h组(2.59±0.19)、MV-24h组(4.11±0.19)的MAFbx明显升高(P=0.000),MV-12h组(1.96±0.26)、MV-24h组(2.88±0.29)的MURF1明显升高(P=0.000);与Control组相比,drp1在MV-24h组(5.55±0.36)明显上升(P=0.000),mfn2在MV-12h组(0.47±0.13)、 MV-24h组(0.35±0.10)明显降低(P=0.002);与Control组相比,PINK1在MV-12h组(2.53±0.25)和MV-24h组(4.78±0.31)明显上升(P=0.000),parkin在MV-24h组(3.73±0.16)明显上升(P=0.000),P62在MV-12h组(2.28±0.06)和MV-24h组(3.69±0.17)明显上升(P=0.000),LC3Ⅱ/Ⅰ比值在MV-24h组(1.57±1.32)明显上升(P=0.002)。结论:MV可以引起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发生改变,并引起膈肌功能障碍和萎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瑞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试验小鼠48只,随机分为热板法试验组(n=24,均为雌性)和扭体法试验组(n=24,雌雄各半),各组再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各分为甲组(羟丁酸钠和生理盐水合用组)、乙组(瑞芬太尼和生理盐水合用组)和丙组(羟丁酸钠和瑞芬太尼合用组),分别以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羟丁酸钠对瑞芬太尼镇痛小鼠热板法痛阈(HPPT)和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热板法试验提示,与丙组相比,甲组和乙组在5、10和20min时HPPT均降低,5和20min时降低显著(P〈0.01)。扭体试验结果显示,与丙组相比,甲组和乙组小鼠扭体次数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羟丁酸钠可增强瑞芬太尼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3类麻醉药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3大组(阿片组、吸入麻醉药组和解热镇痛药组).第1大组共72只小鼠,分为3中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布托啡诺组),每中组各24只小鼠均随机分3小组(n=8);第2、3大组各30只小鼠,每大组均分为3小组(n=10).用热板法观察羟丁酸钠对3类药的热板痛阈(HPPT)影响.结果:在不同实验中,与基础痛阈相比,各羟丁酸钠和生理盐水合用组在不同时间点的HPPT,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与各生理盐水和麻醉药合用组相比,各羟丁酸钠和麻醉药合用组在不同时间点的HPPT均增高(P<0.05或P<0.01).结论:羟丁酸钠有一定镇痛作用,且能够增强3类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改良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并检测早期斑块中免疫清除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经典手术组、改良手术组。假手术组予普通饮食,麻醉、切皮、分离股动脉加缝合,但不行球囊损伤。经典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予高脂饮食1周后,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其中经典手术组单向拉动球囊3次,改良手术组反复前后拉动球囊30~40次,术后继续高脂饮食4周。术后4周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查腹主动脉内膜斑块情况,取腹主动脉损伤段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术后4周,各组体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内超声显示改良手术组斑块增生显著,管腔狭窄。HE染色显示经典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造模成功率均为100%。与经典手术组相比,改良手术组最大内膜厚度[(174.69±53.76)μm vs.(481.50±81.94)μm,P <0.05]、平均内膜厚度[(77.49±18.02)μm vs.(262.63±53.04)μm,P <0.05]、内膜中膜面积比[0.3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