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感染因素或宫腔手术操作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阻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与生育能力。但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欠佳。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在病变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子宫内膜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人羊膜上皮细胞等多种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损伤已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开展,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干细胞治疗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再生,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微血管密度,提高受孕率并改善生育结局。干细胞治疗从形态和功能上改善子宫内膜,促进月经和生殖功能的恢复,为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提供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庆贤  黄金旗  陈煌 《天津医药》2018,46(9):967-972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内科保守治疗,TIPS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TIPS治疗。对比TIPS组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指标。随访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再出血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75例行TIPS全部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未出现心脏压塞、腹腔积血、胆汁瘘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TIPS术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显著降低,门静脉流速明显加快(P<0.05)。随访期间共有1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4.7%,TIPS分流道3、6、12、24、36个月累积原发通畅率分别为95.6%、90.1%、85.7%、79.0%、74.2%。术后6个月时,PLT、RBC、ALB较术前改善(P<0.05),而TBIL、ALT、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3、6、12、24、36个月累积生存率为94.3%、91.3%、75.8%、71.0%、59.2%,TIPS组分别为98.7%、97.3%、95.7%、83.4%、70.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743,P=0.098)。对照组3、6、12、24、36个月累积再出血率为5.7%、17.1%、23.5%、31.9%、43.2%,TIPS组分别为2.7%、4.0%、8.3%、14.4%、24.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4.608,P=0.032)。与对照组比较,TIPS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与保守治疗相比,TIPS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创伤性肝、脾、肾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介入栓塞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患者共101例,患者术前均经腹部CT、彩超确诊为腹腔脏器挫裂伤出血。其中肝破裂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82岁,平均35.9岁;道路交通伤25例,坠落或摔伤3例,暴力性创伤2例和刀刺伤2例。脾破裂组45例,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16~85岁,平均45.6岁;道路交通伤20例,坠落或摔伤18例和暴力性创伤7例。肾破裂组24例,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18~71岁,平均40.6岁;道路交通伤16例,坠落或摔伤5例和暴力性创伤3例。介入时机为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记录所有出血患者的术中造影情况、止血成功率和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1)肝破裂组:30例造影发现出血灶,余2例发现可疑出血灶。30例(93.8%)术后止血成功;术后出现肝区疼痛15例、发热5例、肝功能损害10例。(2)脾破裂组:41例造影发现出血灶,余4例造影发现可疑出血灶。42例(93.3%)术后止血成功;术后出现脾区疼痛22例、发热11例。(3)肾破裂组:24例造影均发现出血灶。23例(95.8%)术后止血成功,1例术后1 d再发肾出血,再次行栓塞治疗后好转;术后出现患侧肾区酸胀疼痛12例,发热4例。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创伤性腹腔脏器破裂出血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脑卒中康复护理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脑卒中康复护理现状调查问卷,对81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13名调查对象中对自己所分管的每例患者均实施康复的占38.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护士是否有必要实施康复护理,患者或家属认为不需要、患者或家属主动配合意识差、医院等级、工作繁忙、缺乏康复指引、效果评价及康复护理路径10个因素是护士实施康复护理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影响护士康复护理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影响因素从宏观角度进行把控,采取多维度的干预措施,提高康复护理实施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构建系统规范并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应用型教师团队、改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并以当前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提高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临床药学人才,即探索应用型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遴选并获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相关的证据,并总结最佳证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Joanna Br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及相关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总结出5个方面、33条最佳证据,包括护士培训、组织政策、护理评估、运动康复及二级预防教育等。结论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提高Ⅰ期心脏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及电针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大脑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昆明种雄性小鼠72只,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电针组、尼莫地平组,每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余组连续42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成小鼠衰老模型;正常对照组连续42天颈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13天艾灸1组、艾灸2组,分别选取小鼠"足三里、悬钟","关元、百会"行艾灸治疗,电针组取"足三里、悬钟"治疗,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灌胃,均为隔日1次,共15次。另设自然衰老组(16月龄)昆明种雄性小鼠6只。采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和神经元密度,电镜下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大脑皮层、海马CA3区细胞结构正常。模型对照组、自然衰老组可见皮层、海马CA3区变薄,大部分神经元变性,胞核与胞浆界限模糊,核固缩,核仁消失。艾灸1、2组,电针组和尼莫地平组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但变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②造模后小鼠大脑皮质、海马CA3神经元细胞密度明显下降(P0.01),经艾灸、电针及尼莫地平干预治疗后神经元细胞密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艾灸及电针在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密度方面效果优于尼莫地平(P0.05或P0.01)。结论:艾灸及电针均可减轻D-半乳糖造成的氧化损伤,保护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头脑风暴法获得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风险因素,邀请18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结果]专家积极性为100%,权威程度系数为0. 788,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了"病人因素""导管因素""管理因素"3个一级指标、34个(使用镇静剂的病人)/39个(未使用镇静剂的病人)二级指标的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为0~19. 77%,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 313和0. 374(P0. 001)。[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对云应用与云服务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依靠提供商提供的云平台基本功能组件不能直接满足需求,对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会增加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速率。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云基础架构服务,包括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和网络服务。以OpenStack为基础,针对虚拟机管理应用、存储应用和定制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云应用开发框架,融合了服务组合和元数据的设计思想。基于该框架实现了一个虚拟机定制系统,并验证了该设计框架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