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穴位贴敷对过敏性哮喘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模型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穴位贴敷2 h组)和E组(穴位贴敷4 h组)。以鸡卵白蛋白(OVA)制备大鼠哮喘模型,14 d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大鼠治疗前后引喘潜伏期和发作总持续时间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测血清中IgE、IL-4和IFN-?水平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引喘潜伏期显著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病理显示肺组织炎症明显;IgE、IL-4显著升高,IFN-?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治疗后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病理组织观察显示穴位贴敷后支气管及肺实质炎性改变显著改善;血清中IgE和IL-4水平显著降低,IFN-?水平显著升高(P0.05)。D组、E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以通过改善肺组织炎症,减低Ig E、IL-4,升高IFN-?的表达来治疗哮喘,且不同贴敷时间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TRAIL分子胞外区的克隆及新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人TRAIL分子胞外区41-281片断的cDNA,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从而建立原核表达体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总RNA中扩增TRAIL分子41-281片断的cDNA,以限制性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并将目的片断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80L。结果:克隆到人TRAIL分子41-281片断的cDNA,DNA测序结果与报道的完全一致;构建了该片断的原核表达载体,为后续基因工程研究打下了基础。结论:成功克隆人TRALL分子41-281片断的cDNA并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抗人结肠癌单抗MC5的具功能活性的可溶性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方法:从分泌MC5的杂交瘤细胞分离mRNA,RT-PCR分别扩增抗体质量、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DNA),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DNA。将ScFvDNA与噬粒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转化菌经辅助噬菌体M13KO7感染后,获得重组噬菌体。以高表达MC5结合抗原的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对重组噬菌体进行2轮筛选后,经ELISA筛选呈现抗体ScFv片段的噬菌体单克隆。取2个强阳性克隆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HB2151,用于表达可溶性ScFv。经点印迹和Western印迹对可溶性ScFv进行鉴定,经ELISA检测可溶性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结果:所获得的VH、VL和ScFvDNA分别约为340、320和750bp。对重组哓菌体经2轮亲和筛选后,经ELISA从25个克隆中筛检出10个抗原阳性克隆。源于2个强阳性克隆的可溶性ScFv的分子质量为32000u,且浓集于细菌周质腔中,可溶性ScFv具有抗原结合活性,其结合位点与亲本单抗MC5相同。结论:针对MC5的具功能活性的可溶性ScFv的成功制备,为人结肠癌的体外(乃至体内)研究提供了新的靶向载体分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进行针刺结合有氧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共12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进行针刺后有氧训练和单纯针刺疗法。治疗周期为4周,每周5次,针刺时间相同,有氧训练时间为30分钟。分别评定其生理耗能指数(Physiological cost index,PCI)、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 maximum walking speed,10m MWS)及Barthel指数(BI),并记录实验组结束后所测最大心率和患者耐受时间。结果治疗前实验组PCI、10m MWS、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CI、10m MWS、BI指数各评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结束后所测最大心率和患者耐受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结论针刺结合有氧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的提高,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增强生存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白芥子贴膏主要有效成分,以及生/炒白芥子贴膏穴位贴敷后白芥子主要有效成分的透皮率和贴敷部位皮肤结构的改变。[方法] 建立白芥子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探索白芥子贴膏中主要有效透皮成分。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A、B、C、D、E、F、G、H和I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贴敷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穴位,B、D、F、H组用生白芥子贴膏贴敷,C、E、G、I组用炒白芥子贴膏贴敷,各组分别贴敷2 h后取下膏药,B、C组即刻,D、E组2 h后,F、G组4 h后,H、I组22 h后分别处死大鼠,并剪下贴敷处皮肤样品。以质液联用系统(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左侧穴位皮肤样本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浓度,并计算透皮率;右侧穴位皮肤使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以观察皮肤结构变化。[结果] 各时点(0.5、1、2、4、8、12、24 h)白芥子贴膏均能透过皮肤,而且峰形稳定,峰面积最大的有效成分为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生白芥子贴膏组(B、D、F组)贴敷处ST透皮率均显著高于同时点炒白芥子贴膏组(C、E、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2 h组(H、I组)ST透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F、H组ST透皮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G组ST透皮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与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肺俞、脾俞与肾俞穴位间比较,ST透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贴敷后各组大鼠皮肤组织结构较A组疏松,生白芥子贴膏组(B、D、F组)较炒白芥子贴膏组(C、E、G组)疏松更加明显,其中以生/炒白芥子贴膏2 h组(B、C组)皮肤结构松散最明显,4 h(D、E组)皮肤开始逐渐恢复,22 h(H、I组)皮肤结构较整齐。[结论] 白芥子贴膏主要有效成分为ST,生白芥子贴膏药物有效成分ST的透皮率高于炒白芥子贴膏,并且贴敷处皮肤角质层结构更加疏松,更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及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产后肛门失禁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肛门失禁是最产重的阴道分娩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产后肛门失禁的发病机制以肛门括约肌损伤以及会阴神经损伤为主.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器械助产和巨大胎儿.诊断方法包括有肛门视诊及直肠指检、腔内超声检查、直肠肛管测压和问卷调查.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预防肛门括约肌裂伤是避免发生产后肛门失禁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重组日本血吸虫FKBP12基因的酶活性及其转录水平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Sj)FK506结合蛋白12(FKBP12)进行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PPIase)活性鉴定,并比较它与26000Mr的谷胱甘肽转移酶(Sj26GST)基因在成虫、尾蚴和虫卵的转录水平.方法 从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FKBP12基因,将其克隆人pGEX-4T-1载体中,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经纯化后进行PPIase活性测定.利用RT-PCR半定量分析SjFKBP12基因与Sj26GST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将SjFKBP12基因成功克隆人pGEX-4T-1载体中后,表达、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有PPIase活性.SjFKBP12在尾蚴与虫卵期的转录水平相仿,都高于Sj26GST基因,是成虫期转录水平的1.5倍左右.结论 成功鉴定了重组SjFKBP12酶活性,SjFKBP12在尾蚴和虫卵期较高的转录水平,为将其进行疫苗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状态-特质量表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护士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以便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整体护理。方法对2005年3月15~18日我院10个科室273例住院患者采用状态一特质量表(STAI—Form Y)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由各病区专业护士仔细阅读评估指导语后,对住院超过3天的患者进行评估记分。评估结果中状态焦虑阳性数用百分率表示,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状态焦虑阳性数的科室共8个,有2个科室超过50%(30/51),1个科室超过40%(6/15),3个科室超过20%(21/87),2个科室在20%(9/66)以下,2个科室无阳性例数;总阳性率24.18%(66/273);有阳性例数科室患者的阳性率30.14%(66/219)。患者总体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8643,P=0.0000)。结论该量表可以评定短暂的焦虑状态和人格特征性焦虑倾向,是护士评估住院患者有关焦虑问题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较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指导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预示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血小板减少(PLT5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30例,根据是否有出血症状分为出血组12例,未出血组18例。空腹抽取患者血液,分别进行PLT、TEG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凝四项检测。结果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PLT与TEG的MA值分别为(8.1±4.2)×10~9/L、(25.3±10.6)×10~9/L与(24.8±5.2)、(42.1±6.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LT与MA值呈正相关(r=0.811 7,P0.05)。凝血四项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LT≤20×10~9/L,MA≤40 mm为临界值,两者预示血小板减少出血的敏感性均为100.0%,而特异性则分别为55.6%、94.4%。结论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与其数量和功能有关,TEG可综合测定血小板的凝血活性,其预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特异性要比PLT高,所以TEG可以成为预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并作为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最初是由高血糖引起的肾脏适应性高滤过率,进而导致肾脏细胞的代偿性增生、炎症以及纤维化。法尼酯X受体(FXR)被证明对糖尿病肾病有负性调节的作用,FXR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血糖、血脂、炎症以及纤维化)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调控,从而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将对FXR以及FXR调控糖尿病肾病的不同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