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正汗证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汗出,甚则浸湿衣物,在激动、紧张,亦或是天气影响时加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1]。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临床上汗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少山对千金苇茎汤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囿于古法,除用于治疗肺痛外,亦用于治疗其他肺系疾病或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流行病学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探索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收集457例乳腺癌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基本信息、病理类型和中医辨证分型等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纳入病例均为女性,≥45周岁的患者358例(78.34%);产次>1次的患者274例(59.96%),引流产次>1次的患者324例(70.90%);有吸烟史的患者30例(6.56%),有饮酒史的患者19例(4.16%);无家族肿瘤疾病史的患者415例(90.81%)。病理类型中浸润性癌(303例)占比最大,中医证型中肝郁痰凝证(246例)、冲任失调证(128例)例数较多。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显示早期浸润癌与肝郁痰凝证呈正相关(P<0.05),浸润性癌与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多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早期浸润癌与肝郁痰凝证,浸润性癌与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具有明显相关性,该结果为中医“治未病”理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分析健脾益肾方干预前后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尿液微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通过高通量测序法检测早期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干预前后尿液外泌体源性miRNA的表达谱,并比较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早期痛风性肾损害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尿液外泌体源性miRNA有明显差异;早期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健脾益肾方中药干预后,19个可作为生物标记物的miRNA中有5个平均表达值上调,14个平均表达值下调。结论 健脾益肾方对痛风性肾损害患者的miRNA表达有一定调节作用,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属肝阳上亢证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2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天麻钩藤饮加常规西医治疗法,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法,3周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提高肝阳亢上证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钱塘杨氏中医起源于清末,始于晚清儒医杨耳山,主要覆盖钱塘区域,历经五代传承,擅治热病、肺系病、脾胃病等,形成了注重脾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等一系列特色学术思想,是钱塘医派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塘杨氏中医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杨少山,继承了杨氏中医的学术特色,也形成了其个人独特的学术思想。文章主要叙述了其钱塘杨氏流派沿袭脉络及杨少山临证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