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  创建了一个联合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破裂风险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ATAAD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入院后首次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值,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发生主动脉破裂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 = 44)和存活组(n = 10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Tn-I值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ATAAD患者破裂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在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cTn-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及cTn-I被纳入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表明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cTn-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上述因素创建的联合模型预测ATAAD破裂死亡的AUC为0.859(P < 0.05)。  结论  联合预测模型对预测ATAAD破裂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mGM-CSF重组质粒的构建、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pc—mGM—CSF重组质粒载体,为mGM—CSF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脾脏中获得目的基因mGM—CSF,克隆于pcDNA3.1/Myc-His(-)(A)质粒上,成为pc-mGM-CSF,用PCR、酶切进行鉴定,然后用脂质体转染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用G418筛选后通过RT—PCR和SDS—PAGE鉴定,将转染SP2/0上清加入NFS-60细胞,检测蛋白活性。结果 重组质粒中含有mGM—CSF基因,在SP2/0中有表达,且表达产物能分泌到肿瘤细胞外,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用mGM—CSF依赖株NFS-60细胞检测证明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含mGM—CSF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通道蛋白在高浓度氧肺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浓度氧(高氧)肺损伤是发生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用高氧持续机械通气后的一种肺损伤性疾病,早期特征性改变是肺泡炎性水肿,继之出现肺间质增生和肺纤维化。水通道蛋白(AQPs)为近年发现的一种功能性水转运蛋白,在肺组织中分布甚广,大多数学者研究发现肺AQPs在高氧肺损伤时表达下降,推测肺损伤时出现的肺泡和间质水肿系AQPs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GM-CSF基因免疫小鼠是否可以诱发小鼠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方法:用SP2/0肿瘤细胞皮下接种Balb/c小鼠建立肿瘤动物模型,再以皮下或肌肉注射空质粒或重组质粒4次,共400μg。8周后观察小鼠的抑瘤率、肿瘤质量、肿瘤组织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2浓度,MTT法体外检测CTL、NK细胞活性。结果:基因免疫Balb/c小鼠8周后,重组质粒皮下注射组肿瘤质量[(0.880±0.405)g]轻于对照组[(1.548±0.221)g,P<0.01];重组质粒肌肉注射组肿瘤质量[(0.378±0.411)g]明显轻于对照组[(1.554±0.249)g,P<0.001];重组质粒肌肉注射组肿瘤组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IFN-γ和IL-2的浓度及CTL、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GM-CSF基因免疫能诱发小鼠抗肿瘤作用,肌肉注射比皮下注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6.
肠道菌群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数量庞杂的微生物群。"肠-肺"轴是连接肠道和肺部的双向轴。肠道菌群和"肠-肺"轴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脓毒症发生时,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肺为最先发生损伤的器官,肺部感染也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时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肺损伤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新生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空气+地塞米松组、高氧+地塞米松组.第3天取肺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1的mRNA表达和分布变化;并对肺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含量、肺通透指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氧暴露第3天肺组织出现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肺W/D、BALF蛋白含量、肺通透指数明显升高;地塞米松干预组肺损伤程度减轻,测定值降低.空气组、高氧组、高氧+地塞米松组AQP1 mRNA相对吸光度比值分别为0.70±0.04、0.42±0.03、1.04±0.04,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AQP1 mRNA表达明显降低,高氧+地塞米松组AQP1 mRNA表达显著上调;AQP1蛋白表达与其mRNA变化一致.结论 高氧肺损伤时大鼠肺AQP1表达下调;地塞米松干预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上调肺AQP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静脉溶栓成功的临床报道,但对于AMI患者在CPR过程中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报道目前国内少见,Bernd等[1]的研究显示,对于正在行CPR或者CPR不成功的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的,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我科对1例AMI患者在CPR过程中成功地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力农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及米力农小剂量组、米力农大剂量组。建立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脓毒症模型的方法;24 h后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及心肌组织中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cTnI、CK-MB及心肌中ET-1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米力农小剂量组血清cTnI、CK-MB、心肌中ET-1和TNF-α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值均>0.05;米力农大剂量组血清cTnI、CK-MB、心肌中ET-1和TNF-α明显低于模型组,P值均<0.01。结论:米力农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BiPAP呼吸机联合坎地沙坦酯对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内皮素(ET)-1、Clara细胞蛋白(CC)16、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 w后的疗效、心肺功能指标及血清ET-1、CC16和Copeptin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肺动脉压(PASP)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呼吸流量峰值(PEF)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1、CC16和Copeptin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降低较多(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头痛、恶心、发热等,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726)。结论BiPAP呼吸机联合坎地沙坦酯对老年患者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