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36例中31例痊愈或好转,2例未愈,死亡3例。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和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患儿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特应性哮喘和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特应性哮喘患儿105例、非特应性哮喘患儿84例以及对照患儿80例。通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使用NO分析仪检测FeNO水平及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EOS计数和比例。比较各组血清总IgE水平、FeNO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和比例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特应性哮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个指标对特应性哮喘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和非特应性哮喘组相比,特应性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FeNO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和比例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OS比例(OR=1.259,95%CI:1.039~1.525)、血清总IgE水平(OR=1.003,95%CI:1.001~1.005)、FeNO水平(OR=1.087,95%CI:1.019~1.158)升高是特应性哮喘患儿发病的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EOS比例(AUC=0.789,...  相似文献   
5.
国产房间隔缺损堵塞装置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房间隔缺损(ASD)堵塞装置的内皮化。方法:选用乳猪6头(平均体重7.5kg),利用穿刺针和Rashkind球囊房隔造口术,建立大小不等ASD动物模型;选择适当大小的国产ASD堵塞装置进行封堵;术后1、3和6个月分别将小猪处死(每次2只),取堵塞装置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装置表面被胶原纤维所覆盖,装置边缘见散在内皮细胞;术后3个月,装置表面大部分被内皮细胞所覆盖,伞尖表面光滑,无内皮细胞覆盖;术后6个月,装置表面完全被内皮细胞所覆盖,伞尖表面光滑并有内皮细胞上爬。结论:国产ASD堵塞装置置入动物体内3个月已大部分内皮化,6个月时已完全内皮化。  相似文献   
6.
7.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累及脑基底节、肝脏和肾脏。其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常易漏诊或误诊,以致延误治疗。现将我院儿科及神经内科1992~1996年共收治的12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5例,入院时年龄5~6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患者GATA-4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患者和100名汉族健康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GATA-4基因6个外显子编码区和邻近序列,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纯化后以自动测序仪测序,然后与NCBI数据库中GATA-4基因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在汉族先天性房窜间隔畸形患者中发现GATA-4基因2个新的杂合子突变,分别位于第2号外显子的His28Tyr和位于第7号外显子的His436Tyr.结论 转录因子GATA-4基因突变可能与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将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川崎病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均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1 g/(kg·d)静脉输注,使用1~2 d(若热不退用2 d);研究组给予丙种球蛋白2 g/(kg·d)静脉输注,使用1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53,P<0.05);而2组患儿的黏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手足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8、1.552、0.719,均P>0.05)。2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2组间上述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7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有13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3)。研究组有1例患儿在静滴丙种球蛋白后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畏寒、恶心,减慢静脉滴注速度后缓解并最终消失,所有患儿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川崎病,丙种球蛋白2 g/(kg·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 g/(kg·d),且并发症少,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不同角度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颅内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2023年5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新生儿科的146例早产儿(胎龄<32周)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不同角度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组,即0°组(34例)、30°组(36例)、45°组(38例)、60°组(38例),分析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和结局的差异。结果 60°组给药后的氧合指数低于其他3组,使用有创呼吸机时间、用氧时间短于其他3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其他3组(P<0.05)。60°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0°组(P<0.05)。60°组治愈率高于0°组和30°组(P<0.05)。结论 60°角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疗效高于其他角度,且能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4):337-3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