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皮样肉瘤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rteen cases of epithelioid sarcoma were studied by light microscopy (LM),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LM revealed a nodular pattern of the tumor cells, which consisted of various degrees of a typical epithelioid cells and plump spindle-shaped cells. Irregular necrosis was seen in the centre of some nodules. Ultrastructurally the tumor cells exhibited abundant intermediate filaments, desmosome-like cell junctions and small intercellular spaces surrounded by microvilli.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re was positivity for vimentin and keratin. The author discussed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histogenesis of epithelioid sarcoma.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出现肠型上皮的现象(简称肠化)。肠化与胃癌的关系已有不少研究,但所得结论仍不完全一致。多数认为肠化与肠型胃癌有直接关系,主张肠型胃癌由肠化上皮癌变而来,肠化属癌前病变。少数则认为肠化是一种伴发现象,不属癌前病变。近年来,随着粘液组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有的作者将胃粘膜肠化分为两型:小肠型和结肠型。并认为结肠型肠化与肠型胃癌关系密切,属癌前病变,而小肠型肠化则是胃粘膜损伤的非特异反应。本文目的在于通过40岁以上胃良、恶性病例胃粘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胃癌术中动脉区域灌注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 (治疗组 )于术中经供应肿瘤的区域动脉行插管化疗 ,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并与同期术中行全身静脉化疗的 2 4例胃癌患者 (对照组 )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 ,治疗组原发灶中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地变性坏死 ,其近期有效率为 95 % ,对照组有效率为 41.6 7%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胃癌患者术中经动脉灌注化疗 ,其近期抗癌效果好 ,毒副反应轻 ,对减少或防止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与种植以及术后复发 ,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PPAR-γ在溃疡性结肠炎粘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过氧化物酶增生激活受体(PPAR-γ)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活检粘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1例UC患者和12例对照组的结肠活检粘膜中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 UC患者受累及相对正常的结肠上皮PPAR-γ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三组分别为24.7%±1.49%、43.8%±2.03%、70.2%±3.75%(P<0.05),且病变越重,表达越低。结论UC患者内镜下活检粘膜中PPAR-γ的表达下降,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成负相关,提示其可能与UC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alitis, UC)在我国有逐年增多之势,且以轻中度直乙结肠炎为多。治疗上十分重视局部用药。为此我们自制了几种“结肠炎灵”灌肠剂,并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病人和方法 一、病人 选自1992年~1994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一例少见的,并经尸体解剖证实为流行性肋腺炎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同时对其发生机理作了简要的讨论,病理改变支持本病例之发生为感染后的免疫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7.
消化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10例消化管小细胞癌。组织学形态分为三型:小细胞型6例,中间细胞型2例,混合细胞型2例,其中3例出现灶性鳞状分化,2例腺样分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eratin阳性5例,EMA阳性5例,4例NSE和chromogranin-A阳性。支持此瘤的组织发生可能是全能干细胞来源学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指标和不良反应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60.7%,显著优于治疗组(82.6%).凝血指标:各项凝血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出血、血糖、血压、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2例,治疗组1例过敏性红斑.结论 适当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代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33+236-233,236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2011年在本院就诊行内科保守疗法的3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7例患者,基本治愈11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1例,无变化4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83.8%。结论适当的内科保守疗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用于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