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20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7月~2014年5月20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干预及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严密监护,医护有效密切地配合以及术中,术后的预处理,是保证宫腔镜手术成功和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背景 在加速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进程中,为家庭医生配置类似助手的角色,可有效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效率,该助手角色通常被称为家庭医生助理。上海、北京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构建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和责任主体的、护士作为主要助理人员的服务模式。但对于家庭医生团队的核心人员结构、家庭医生助理的人员特征、工作范围和薪酬体制等还缺少统一的标准。目的 了解国内外家庭医生助理的服务模式运行现况,为我国家庭医生助理的服务模式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于2019年11月5-20日,选择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文献搜索引擎,在数据库中检索与家庭医生助理模式(包括家庭医生助理的人员配置及人员特征、主要职责及服务内容、绩效考核方式及分配方式等)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9-2019年,检索词(主题词或关键词)为“family physician assistant”OR“general practitioner assistant”OR“全科医生助理”OR“家庭医生助理”OR“家庭医生”AND“助理”OR“全科医生”AND“助理”。通过评阅文献内容,总结国内外家庭医生助理模式开展现状。结果 阅读全文后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47篇,其中英文文献31篇,中文文献16篇。家庭医生助理主要由专职医生助理、护士、公共卫生医生、乡村医生、“3+2”助理全科医生担任;人员特征方面,国外的医生助理通常为接受过“医生助理”项目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或学历的专业人员;中国承担家庭医生助理的专职医生助理主要由非医学专业人员经过岗位培训后担任,担任家庭医生助理的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和乡村医生都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的卫生专业人员兼任。家庭医生助理的职责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主要包括患者治疗方案的实施、健康管理、健康宣教、患者分诊、健康初步评估、慢性病随访等。在绩效考核方式方面,国外家庭医生助理一般由机构根据统一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或由家庭医生直接对助理进行考核;中国家庭医生助理的绩效考核方式包括二级考核,机构质控部门统一考核,涉及全中心的工作内容由机构统一考核、与家庭医生工作相关内容由家庭医生考核。结论 国内外家庭医生助理在人员特征、主要职责和绩效考核分配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建议构建以“全科医生+护士/乡村医生”或“全科医生+专职助理”为核心人员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分类设立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职责和服务内容,建立以“医疗技术的复杂程度”“服务质量”“工作数量”作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的薪酬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镇社区居民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大肠癌筛查的效果?【方法】采用常态化门诊主动筛查和集中式被动筛查两种方式?对符合筛查条件的居民开展大肠癌危险度评估和2次大便隐血检查?对初筛阳性者通知其肠镜检查?掌握动态?做好追踪随访?并对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纳入肿瘤人群管理?【结果】4 455名参与大肠癌筛查居民中采取门诊筛查的居民占30.75%?被动筛查的占69.25%?女性占58.38%?男性占41.62%?年龄分组以50~69岁居多?占87.70%?初筛总阳性率为20.97%?两种筛查方式相比?门诊主动筛查的初筛阳性率高于被动筛查(P0.01)?肠镜检查顺应性方面?门诊主动筛查的肠镜检查率远远高于集中式被动筛查?P0.01?通过肠镜检查发现?门诊主动筛查组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集中式被动筛查?【结论】建立以门诊主动筛查为主?集中式被动筛查为辅助的筛查模式?能充分发挥大肠癌筛查的整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护士工作的调查分析不断深入,但关于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内、外、妇科,急诊,精神科护士的共性上,对血液透析护士群体研究理论较少。血液透析是高风险、高科技、劳动强度大的科室,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如果护士压力过大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不仅会造成护士的身心失衡而并发器质性疾病,还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血液透析护士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面临老龄化问题,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多【1】。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方面变化,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差的特点【2】,在透析中更易发生并发症,给治疗护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做好老年患者护理,对于提高老年患者透析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静脉穿刺(VP)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如何提高VP技术的成功率,并使其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现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1血管的因素及对策1.1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衰老,其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缓慢,凝血较快。针对老年人血管特点,采用左手拇指绷直血管下端,示指固定血管上端,在选择穿刺点下方1—2cm处进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专科医生参与社区高血压管理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和嘉定镇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这两个社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项目成员来源于社区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且2010年血压控制评价为不良或尚可者。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专科医生管理和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管理。在基线和末期分别以体格检查和问卷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从组间比较来看,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组内比较来看,实验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后净下降5.62mmHg和3.11mmHg(1mmHg=0.133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专科医生参与社区高血压管理,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适合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承受着来自疾病本身和治疗的双重痛苦,理性状态极易失衡,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约52%~87%的患者存在情绪障碍[1].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院在完成透析同时,兼顾患者的心理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陆菊萍 《工企医刊》2003,16(1):115-115
语言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交流工具。恰当的语言不仅能加强护患之间的沟能,而且能达到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 1 注意科学用语治疗中要学会应用治疗性语言,根据病人不同,区别对待。对病情较重患者的语言,应自信、详细、平稳;对性格抑郁病人谨慎用语、掌握适度,不在其面前讨论病情,免造成误会;对性格开朗病人,应耐心热情。但无论对什么样病人,护士必须站在救死扶伤、认真负责、同情体贴的基础上与病人交谈。因为医学的特殊需要,护士有时不能对病人说真话,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并从有利于疾病治疗方面考虑该怎样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