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为了加强学校餐饮机构的饮食卫生管理,依法行政,进一步从技术环节上控制校内餐饮食品在采购、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我们对辖区的部分学校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及相关的态度,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山西省运城地区抽取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①共调查农村居民246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05人,平均年龄(42±13)岁,82.9%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70%左右,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错误率在13%左右。部分防治知识不了解其中含义,知晓率低;③农村居民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54.9%认为自己要与PLWHAS保持一定的距离;④当地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2.5%,其次是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宣传栏;⑤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经历、健康状况、社交活动、保守、接受宣传情况以及从业状况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对非传播途径的错题得分、理智、文化程度、社交活动、防治总分、保守的个性影响农村居民对PLWHAS的态度。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对PLWHAS的态度,未来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开展形式多样、易于农村居民理解接受的宣传活动,宣传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细化,形式、内容、途径最佳结合,以加强农村居民的接受程度,同时引起更多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掌握我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中合并结核病的情况及发病趋势,对HIV/结核分支杆菌(MTB)双重感染者进行治疗管理,阻断其对家庭和周围人群的传播,为HIV/MTB双重感染者及时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建立双重感染的防治工作机制,我们于2006年3月对全市登记管理存活的HIV/AIDS患者进行了结核病的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运城地区中专生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艾滋病的蔓延以及亚洲地区感染率的激增,它已对我们的健康及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学生步入社会前,利用在学校集中学习的宝贵时间,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对此国内外同行已进行了有益探索[1]。为了解地处内陆的农村中专生的艾滋病知识及态度,我们于1997年5~11月对晋南运城地区3所中等专业学校的355名在校中专学生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运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理工、师范、医学中等专业学校各1所。统一选择在校二年级学生,共调查355名学生,获有效问卷355份,其中男生126名,女生229名;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城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工作者应对方式的特点,了解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73名运城市CDC工作人员,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运城CDC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医学专业者总体状况欠佳;运城CDC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消极应对方式、专业和是否经常与艾滋病人沟通等因素均有正性影响。结论运城CDC工作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减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和改善医患沟通模式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7.
我国530例既往不安全有偿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者生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既往不安全有偿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山西、山东、湖北、吉林4个省以典型抽样方式选取8个县(区),选择所有2006年1月24日前发现并确认既往不安全有偿采血(浆)者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病例,收集其感染、发病、死亡等信息及影响因素.结果 530例病例中,HIV感染者196例(37.0%);AIDS患者334例(63.0%),其中168例(50.3%)抗病毒治疗;152例(29.0%)死亡.在530例患者从感染到观察终点平均观察(10.1±1.8)年中.166例未治疗AID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1年(95%CI:9.1~9.4),8年生存率52.0%;而168例已治疗AID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2.1年(95%CI:11.9~12.3),12年生存率80.0%;在抗病毒治疗3年中,治疗者平均生存时间比未治疗者延长而死亡风险降低12.2倍.AID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在性别、年龄、地区、是否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前基线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上存在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是AIDS患者生存首要保护因素(HR=13.3,P=0.00),治疗前基线CD4+T淋巴细胞<50个/μl的AIDS患者治疗中死亡风险高(HR=10.9,P=0.00).结论 AIDS患者生存时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但是HAART干预是延长AIDS患者生存时间和降低AIDS患者死亡风险的首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的依从性、免疫学变化和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闻喜县2004年7月1日至2006年底所有纳入免费抗病毒治疗项目,且年满18周岁的HIV/AIDS纳入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0.5、1、2、3、6、9……个月均接受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监测服药依从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和生存情况等.结果 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6.5个月[四分位距(IQR):15.5~20.8个月].经抗病毒治疗前,病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值为154个/μl[四分位距(IQR):81~212个/μl];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不同程度升高,治疗初3个月增长幅度最大,从基线水平的154个/μl上升到220个/μl(P<0.001),随后增长减缓,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相比基线CO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病例,<100个/μl的病例治疗初3个月该细胞计数增长幅度更大.病例治疗后第3、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4、0.88和0.87,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做多因素分析发现,控制初始治疗方案(NVP组和EFV/IDV组)变量后,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比较,≥50个/μl的病例存活时间更长,死亡危险比(HR)为0.21(95%CI:0.06~0.68).结论 抗病毒治疗对HIV/AIDS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地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关的态度和信念,了解乡村地区艾滋病关怀防治工作的进展。方法对山西省运城地区艾滋病高发区33名乡村医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信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调查发现乡村医生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70%左右,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错误率认识在17%左右,部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②乡村医生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54%认为自己要与艾滋病感染者保持一定的距离。③乡村医生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2%;其次是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宣传栏。④影响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社交范围、本村疫情以及接受宣传的情况。影响乡村医生对PLWHAS态度的因素主要有对非传播途径的错误得分、健康状况、社交活动、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结论多种因素影响乡村医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对PLWHAS的态度,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需继续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健康宣传。宣传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细化,消除乡村医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歧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学生中的传染率、传播及控制,为今后学校制订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运城市2003年4~5月学生SARS流行情况,并与山西省及北京市相比较。结果运城市学生发病共计7人,大中小学生SARS发病人数分别为1、5、1人,无死亡,无家庭聚集现象,家庭亲友无继发感染者,仅1所私立中专学校出现了4人集中发病现象,但未发现其间有关联。运城学生SARS病程平均24.43d,症状中无全身酸痛、腹泻,与北京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行其间当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应对学校SARS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有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后应及时报告,及时组织领导,积极配合,控制现场,科学救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