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黄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黄檗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总结了中国黄檗资源的分布现状,分析了黄檗的濒危原因,提出了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人为严重破坏是黄檗濒危的外部原因,林下不能天然更新等生物生态学特性是黄檗濒危的内部原因。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逐渐建立新的药用模式,是解决黄檗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根本出路。通过人工栽培获取中药材以及通过种植幼树获取药用原料,可以促进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孙世芹  阎秀峰 《中草药》2008,39(8):1231-1234
目的分析当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幼苗各部位中喜树碱的量及其生物合成途径中色氨酸合酶(TSB)和色氨酸脱羧酶(TDC)的活性。方法用HPLC检测温室内不同氮素形态下砂培喜树幼苗各部位中喜树碱的量及TSB和TDC活性。结果不同氮素形态下喜树幼苗幼叶中喜树碱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P<0.01),其次为茎皮和成叶,根中的最低。TSB活性在不同氮素形态下以幼叶最高,茎皮、成叶和根依次减弱,与喜树碱量呈现良好的器官对应性。不同氮素形态下TDC活性的最高部位为茎皮,其次为幼叶,成叶和根很低,与喜树碱的量缺乏器官对应性。结论当年生喜树幼苗喜树碱量以及TSB和TDC活性存在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喜树碱的量和TSB活性最高部位为幼叶,茎皮中TDC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3.
加强职业卫生服务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后 ,作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 ,已不仅仅是一般的服务性质 ,更多的是同时承担专业技术和法律的双重责任 ,为被服务对象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卫生检测数据同时 ,为执法部门行使卫生监督提供法律依据。在法律不断完善的当今法制社会中 ,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 ,也给我们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法律意识 ,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1 转变观念 ,摆正位置随着全国卫生体制的改革 ,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与…  相似文献   
4.
氮素水平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氮素营养水平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对砂培喜树幼苗进行5种氮素水平处理,用HPLC测定了喜树幼苗各器官中喜树碱含量,观察了幼叶中喜树碱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不同氮素水平下喜树幼苗幼叶中喜树碱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的(P<0.01)。喜树幼苗幼叶中的喜树碱含量在不同氮素水平下随时间进程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处理的第50天达到高峰;幼叶的喜树碱含量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明显减小,氮素水平为4 mmol.L-1时幼叶的喜树碱含量最高(6.72‰),是16 mmol.L-1的1.1倍。结论:适宜的供氮水平对于喜树幼苗幼叶中的喜树碱含量极为重要,适当的低氮胁迫能够显著地增加喜树幼苗幼叶的喜树碱含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调整、人员的精简、部门的重新设置和裁并,企业的改制以及内部管理的职业卫生机构的撤消,职业卫生管理网络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连翘中桦木酸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固比对桦木酸提取率的影响.HPLC测定桦木酸含量,Thermo Hypersil GOLD AQ-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9∶1),流速1.2 mL· 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37℃,液固比32 mL·g-1,桦木酸提取率(4.28±0.05) mg·g-1,与模型预测值(4.30 mg·g-1)基本一致.结论:该工艺合理、可靠,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间质性肺疾病与临床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免疫复合物及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2例分成两组,一组是伴有间质性肺病变25例,另一组是不伴有间质性肺病变77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发生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为24.5%,男性多见。类风湿关节炎发生间质性肺疾病组的病程、类风湿因子滴定度、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复合物均明显高于无间质性肺疾病组(P<0.05),补体3、4低于无间质性肺疾病组(P<0.05),两组的年龄、免疫球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滴度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低补体提示间质性肺疾病的可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注意早期治疗,控制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黄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彦杰  王洋  阎秀峰 《中草药》2006,37(7):1104-1107
阐述了黄檗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总结了中国黄檗资源的分布现状,分析了黄檗的濒危原因,提出了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人为严重破坏是黄檗濒危的外部原因,林下不能天然更新等生物生态学特性是黄檗濒危的内部原因。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逐渐建立新的药用模式,是解决黄檗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根本出路。通过人工栽培获取中药材以及通过种植幼树获取药用原料,可以促进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孙世芹  阎秀峰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3):1519-1523
目的:探讨氮素形态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及其生物合成途径中色氨酸合酶(TSB)和色氨酸脱羧酶(TDC)活性的影响。方法:在温室内对砂培喜树幼苗进行5 种NH+4-N/NO-3-N比例的处理,用HPLC检测了幼叶中喜树碱含量和TSB活性以及茎皮中TDC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喜树碱含量与氮素形态有明显的关系,NH+4-N/NO-3-N为25∶75时最有利于喜树碱在幼叶中的合成和积累(最高值达5.69‰),且在处理的前30 d呈上升趋势而随后下降。幼叶中TSB 活性与氮素形态关系不十分明确。NH+4-N/NO-3-N为25∶75时茎皮的TDC活性最大,并且TDC活性的变化与幼叶的喜树碱含量相关。结论:适宜的氮素形态比例对喜树幼苗中喜树碱的积累极为重要,短期NH+4-N/NO-3-N为25∶75的处理可通过上调茎皮中TDC活性诱导幼叶中高含量的喜树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当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幼苗各部位中喜树碱的量及其生物合成途径中色氨酸合酶(TSB)和色氨酸脱羧酶(TDC)的活性。方法用HPLC检测温室内不同氮素形态下砂培喜树幼苗各部位中喜树碱的量及TSB和TDC活性。结果不同氮素形态下喜树幼苗幼叶中喜树碱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P<0.01),其次为茎皮和成叶,根中的最低。TSB活性在不同氮素形态下以幼叶最高,茎皮、成叶和根依次减弱,与喜树碱量呈现良好的器官对应性。不同氮素形态下TDC活性的最高部位为茎皮,其次为幼叶,成叶和根很低,与喜树碱的量缺乏器官对应性。结论当年生喜树幼苗喜树碱量以及TSB和TDC活性存在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喜树碱的量和TSB活性最高部位为幼叶,茎皮中TDC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