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兔心脏血流动力学新的实验方法。方法: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将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充满肝素液的6F心导管或细塑料管,经剪口处插入左颈总动脉内。结果:可同时观察血压及左心室内压(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等多项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论:从左侧颈总动脉剪口处导入心室的实验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是提高左心室内导管技术成功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 对167例2型DM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浆FIB,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24 h尿mAlb,分析FIB与mAlb的关系.结果 2型DM组的尿mAlb和血浆FIB均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DM患者高FIB(>4.0 g/L)组的mAlb水平高于正常FIB(2.0~4.0 g/L)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尿mAlb与FIB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1).结论 2型DM患者血浆FIB与尿mAlb呈正相关,FIB测定在DM早期肾损害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者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DM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是导致DM进行性发展并累及心、肾等重要器官的重要原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浓度可以反映体内血栓前状态,尿β2-微球蛋白(β2-MG)是反映DM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本研究通过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β2-MG和用比浊法测定血浆Fib,探讨两者的相关性。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2007年2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医的2型DM患者145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在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样品对SW480结肠癌细胞株的毒性影响,并验证其长效性和缓控释作用.方法 乙醇注入法制备出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样品,MTT实验检测其对SW480细胞株作用时效性与抑制率,并与标准品组对照分析.结果 阳性对照组的IC50=70.96μg/mL,36h内抑制率随着奥沙利铂浓度的增加迅速上升而达到顶峰.药物样品组的IC50=85.39μg/mL,72h内抑制率随着药物样品浓度的增加而稳步上升.结论 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样品IC50=85.39μg/mL,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增势稳定,100μg/mL以上组别的抑制率在72h后均达到90%以上,具有长效性,缓释稳定性,其生物利用度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参连汤在大白兔心肌缺血时防治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的离子基础。方法:建立大白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连汤大剂量组、参连汤中剂量组以及参连汤小剂量组TWA、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性猝死的发生率,测定Ca2+浓度以及ATP酶活性。结果:参连汤各组动物的各种ATP酶活性升高,TWA的发生率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实验动物死亡率明显降低。同时我们还发现使用中大剂量参连汤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尽管低剂量组也有效。结论:参连汤能有效控制TWA的发生发展,显著减少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心脉颗粒防治非瓣膜性心房纤颤(AF)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合格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心脉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膜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硝酸根/亚硝酸根(NO2-/NO3)-水平及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栓数、血栓直径、自发声影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以上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膜P-Selectin、vWF、NO2-/NO3-水平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心脉颗粒在防治本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短期疗效不足以替代华法令;益心脉颗粒可以有效的提升NO水平,这可能是其防治本病的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正常高值血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又低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流变性改变在高血压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临床疑难配血产生的原因现状及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区内10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2003年1月~2012年4月疑难配血患者病历资料476 925份,对其中514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及经确认的抗体特异性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交叉配血不合原因中,不规则抗体最常见,占86.38%(444/514),其中又以同种抗体最常见,占52.25%(232/444),其次为自身抗体,占41.22%(183/444);抗体特异性鉴定中以Rh血型单一或联合抗体及多系统抗体混合为主,占86.19%(206/239),其次是MNSs系统单一抗体及多系统抗体,占10.88%(26/239),其中抗-Mur占为4.18%(10/239)。结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本地区临床疑难配血的最主要原因,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分布有地区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梗死组和梗死加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结扎前和结扎后40min分别检测AngⅡ的含量,并记录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结果结扎前各组AngⅡ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也未发生明显的心律失常;结扎后40min对照组AngⅡ含量基本不变,也未发生明显的心律失常,梗死组和梗死加卡托普利组AngⅡ含量明显升高,均发生明显的心律失常(P<0.01),梗死组的AngⅡ含量最高,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梗死加卡托普利组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AngⅡ增高,可能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临床上真菌的感染不断增多,因此真菌的检出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真菌的感染既可以发生在局部.也可以发生在全身,所以临床上可通过直接镜检法、培养法、核酸扩增法、免疫法发现或诊断真菌感染,其中直接镜检法因简单、方便、快捷和行之有效,常被采用。现将我科在2004年通过血液涂片发现的二例真菌感染的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