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有高出血风险患者应用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对有高出血风险、需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58例,采用基本预防和下肢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物理预防。主要观察双下肢肢体颜色、肿胀、疼痛等病症,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58例有高出血风险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其中5例发生患侧肢体疼痛、肿胀,3例无症状、体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共8例,发生率13.65%。结论有高出血风险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正确使用、仔细观察并有效解决应用中的问题,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背景: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大范围软组织松解,术后存在较严重的急性疼痛,导致早期功能恢复不佳而影响手术效果。目前有多种围手术期镇痛模式,其中关节周围注射复合镇痛药物简单易行,可较好控制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关节周围注射在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早期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60例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实验组(n=30)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同时术中在关节周围注射复合麻醉药物(盐酸罗哌卡因+肾上腺素)。评估手术前后患膝静止和活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活动范围,比较两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及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4、8、12、24、36h患膝静息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48h、3d运动时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静息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间VAS评分及活动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减轻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 D-二聚体升高关系及使用不同抗凝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方法前瞻性分析7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根据术后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血栓组(11例)和非血栓组(59例),记录两组在术前及术后D-二聚体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按照使用抗凝药不同分为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预防组和利伐沙班预防组,记录并比较二者DVT发生率和术后伤口引流量关系。结果血栓组术前D-二聚体浓度与非血栓组术前D-二聚体的浓度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栓组较非血栓组增高。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术后第7天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各自组内比较,术后与术前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浓度较术前均有增高。在使用抗凝药物情况下DVT的发病率为15.71%,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速碧林)干预后DVT发生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伤口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研究发现D-二聚体对DVT预测不是特异性指标;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凝药物情况下 DVT发生情况明显下降,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于预防DVT作用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脉冲式高压静电微囊制备仪制备出APA-MSCs微囊复合体,在成囊后第1天和第4天运用荧光素双醋酸酯/溴化乙锭(FDA/EB)染色确定MSCs成活率。采用离心破囊方法破囊,培养并观察破囊后MSCs形态和成骨作用等。结果微囊化后细胞在其内存活率约70%~80%;破囊后的细胞有活跃的增殖能力,经茜素红染色证实具有成骨潜力。结论MSCs在APA微囊内生长良好,保持干细胞特有生长分化,APA微囊可用于对MSCs进行免疫隔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动头置换与双动头置换在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4~2007年共收治50例高龄老年(≥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单动头置换组(27例)和双动头置换组(23例)。随访6个月~4年,平均3.4年。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关节功能及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住院费用比较.双动头置换组术中多于单动头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高龄老年(≥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中,双动头置换对比单动头置换没有任何优势,而且住院费用高。对高龄老年(≥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尽可能采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单动头置换完全可以满足该类患者的需要.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PVP)后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13例(15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初次PVP术后失败的患者,男4例,女9例;年龄62 ~ 89岁,平均77.5岁。初次PVP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SA)平均为(8.1±0.8)分,术后VSA评分平均为(8.1±0.3)分。初次PVP椎体内骨水泥填充量为(2.5±1.2)mL。所有患者术后观察4~14d,经抗骨质疏松和止痛对症处理后,腰背痛症状无缓解。对靶椎致痛区行二次PVP骨水泥填充治疗。比较二次PVP手术前、后的VSA评分。 结果 13例患者初次PVP术后影像资料显示15个椎体均存在骨水泥部分灌注。二次PVP术后患椎内骨水泥平均填充量为(2.9±1.7) mL,X线片示椎体内骨水泥均匀填充。二次PVP术后1周VSA评分平均为(1.9±2.1)分,术后1个月VSA评分平均为(1.5±0.1)分,与二次PVP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11例(84.6%)患者二次PVP术后胸背或腰痛症状完全缓解,2例(15.4%)患者疼痛部分缓解。 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椎致痛区内骨折未得到良好的骨水泥填充。二次PVP能使手术椎内骨水泥填充均匀,是治疗此类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比较。方法本组在2004年至2007年共收治67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其中17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余50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3个月~4年,平均3.1年。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等明显要多于半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并发症、关节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尽可能采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半髋关节置换术完全可以满足该类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在加强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表现,探讨注射型CPC替代PMMA骨水泥作为肱骨近端骨缺损填充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42个甲醛浸泡的老年女性尸体肱骨标本,制作成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合并骨缺损模型.模型随机分三组:CPC填充组、PMMA骨水泥填充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对三组标本进行压缩、拉伸及松质骨螺钉轴向拔出试验,测量极限压缩载荷、极限拉伸载荷及松质骨螺钉初始松动加载力等相关数据. 结果 CPC组和PMMA组的最大压缩载荷、拉伸载荷和螺钉松动强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PC组和PMM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注射型CPC能够获得与PMMA骨水泥近似的力学强度,可以认为是能够较好替代PMMA骨水泥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保留后交叉韧带与不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后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下列数据库:Medline(1995/2012435)、Pubmed(1995/2012435)、SPINGER(1995/2012435)、JohnWiley(1995/2012435)、ScienceDirect(1995/2012-05)、EBSCO(1995/2012435)、CNKI(1995/2012435)、万方数数据库(1995/2012435),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会议文献。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5个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共685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降低,但保留后交叉组比不保留后交叉组下降更明显[RR=-1.07,95%a为(-1.86,-0.29),P〈0.01]。两组患者术后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但是保留后交叉组与不保留后叉组术后无统计学差异[RR=-3.34,95%CI为(-7.18,0.50),P〉0.05]。两组患者术后SF生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RR=-1.26,95%CI为(-3.72,1.21),P〉0.05]。两组患者术后SF心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RR=-1.53,95%CI为(-3.88,0.83),P〉0.05]。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3.08,95%C/为(0.81,11.65),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0.77,95%CI为(0.26,2.35),P〉0.05]。结论保留后交叉较不保留后交叉韧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更能减轻疼痛评分、而两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SF心理评分、SF生理评分、术后并发症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系OS-9901细胞中LIM矿化蛋白1(LMP-1)过表达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构建LM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进骨肉瘤细胞系OS-9901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MP-1过表达情况,并通过BrdU掺入实验比较LMP-1过表达前后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转染了LM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6 h后细胞内LM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DNA合成量无显著变化。而当LM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12、24和48 h后细胞内LMP-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提高的同时,DNA合成量显著降低(P<0.05)。 结论 LMP-1过表达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系OS-990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