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像学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引起颅内、颅外二类血管疾患.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阻塞致同侧椎动脉的逆流来供应患侧上肢,从而产生脑部和手的症状,谓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该征少见.由于锁骨下动脉盗血后致严重脑干缺血以至梗塞坏死的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治疗的一因锁骨下动脉盗血致脑干损害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59年5月至1987年4月的27年中,我院共收治大肠恶性肿瘤883例,其中12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平滑肌肿瘤,占同期大肠恶性肿瘤的1.3%。其中直肠9例,盲肠2例,横结肠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分析一、性别和年龄本组男11例,女1例。年龄43~70岁,平均53.8岁,其中半数以上(7例)为40~50岁。二、病程自发病至就医时间从4个月至4年不等,平均为1.8年。三、临床表现 1.直肠平滑肌肿瘤的症状以肛门疼痛,不适最多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临床预警指标和筛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胰腺癌的预警指标,建立筛查方案。方法 于1996年10月-2000年6月及2002年2月.2004年3月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对胰腺癌患者270例,胰腺良性疾病131例,非胰腺癌良性消化道疾病191例,正常人272例,进行各种影像检查(包括B超、CT、ERCP、EUS、DSA)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CA199和CA242、大便K-ras、p53,胰液、十二指肠液K-ras突变检测)进行评估。结果 胰腺癌影像诊断中EUS及ERCP具有最高准确性,K-ras在胰腺癌胰液中突变率为84.4%,十二指肠液中为83.3%,大便中为83.3%,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诊断胰腺癌敏感性分别为78.4%和68.3%。结论 大便K-ras、CA199、US的联合试验可使敏感性提高,作为第一步胰腺癌筛选指标,如果可疑则进行CT检查,EUS和ERCP等有创伤性检查作为第三步。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 患者男,19岁,因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后13年,腹痛、发热,发现腹部占位1个月余于2007年5月31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0岁,间断上腹饱胀不适伴烧灼痛30余年,进硬质食物后排2次黑便于2007年9月2日入院。曾在其他医院行胃镜检查,经病理证实为胃黏膜组织慢性活动性炎症,小凹脓肿形成。此次入院查体:腹部平软,未及明确肿块,肠呜音正常。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窦幽门前区见圆形充盈缺损.表面光滑,钡剂通过欠顺利.胃内见潴留液,十二指肠球部受压;见图1。腹部CT检查:十二指肠球降段右侧黏膜下见一脂肪密度为主的肿物.  相似文献   
7.
扩大的Whipple手术的适应证和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经50余年的实践和改进,其方法基本上已定型。从文献上大量病例统计及我们的经验都证明了 Whipple 手术的切除范围,对治疗胆管下端、壶腹部及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8.
经动脉钙剂刺激试验术前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经动脉钙剂刺激试验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6例临床颖为胰岛素胰腺B超和CT检查均阴性的患者,术前应用经动脉钙剂刺激肝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ASVS)的方法进行肿瘤定位。经各供胰动脉分别注射葡萄糖酸钙,在注射前及注射后30,60,90,120,150s分别取2ml肝静脉血测定胰岛素。动脉刺激后血胰岛素水平的峰值超过基础值2倍以上,则确定肿瘤位于该动脉供应的胰腺区域,结果:16例患者,手术和病理证实孤立胰岛素瘤12例和胰岛细胞增生1例,除1例胰岛素瘤外,ASVS对肿瘤均做出了准确定位,另3例经手术探查或随访排除胰岛素瘤,ASVS结果亦为阴性。因此ASVS术前定位胰岛素瘤或胰岛细胞增生的敏性为92.3%(12/13),特异性为100%(3/3),准确性为93.7%(15/16)。结论:经动脉钙剂刺激肝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的方法安全准确,适用于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9.
10.
选择合理的胰头癌切除术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胰头癌的诊治目前仍是一个难题 :早期诊断困难 ,切除率低 ,手术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而远期疗效又甚差。多年来 ,世界各国胰腺外科的同道们一直在不断探索 ,特别是在外科手术的方法上不断改进 ,以求提高胰头癌治疗的效果 ,近年来确有一些学者报道疗效得了一定的提高。现结合本人的经验从外科的观点提出以下的看法以供同道们参考。1 胰十二指肠切除 (Whipple)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胰头癌的手术方法 ,但疗效不佳。切除率在 1 0 %~ 5 0 % (一般在 2 0 %左右 ) ,手术死亡率在 3%~ 30 % (一般 1 5 %左右 ) ,5年生存率在 0~ 30 % (一般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