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犬髂骨骨髓基质细胞(iliac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I-BMSCs)和犬颌骨骨髓基质细胞(maxilla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M-BMSCs)对犬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了解不同部位来源的骨髓基质细胞对牙周膜细胞调控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原代培养犬髂骨骨髓基质细胞、颌骨骨髓基质细胞和牙周膜细胞。分别建立犬髂骨和颌骨来源的骨髓基质细胞与牙周膜细胞的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制备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牙周膜细胞,MTT法检测牙周膜细胞生长曲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牙周膜细胞成骨相关基因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牙周膜细胞Runx2和OC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髂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促进牙周膜细胞的增殖;颌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牙周膜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QPCR检测到共培养组牙周膜细胞Runx2、OCN、ALP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检测到共培养组牙周膜细胞的Runx2和OCN的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且颌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效果更显著。结论:犬颌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能会抑制牙周膜细胞的增殖,相较于髂骨骨髓基质细胞,颌骨骨髓基质细胞促进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效果更显著,颌骨骨髓基质细胞和牙周膜细胞共同作为种子细胞可能更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croRNA的表达在两种人肾癌细胞侵袭能力中的差异,为研究肾癌转移机制提供线索。方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两种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0、Caki-1侵袭能力差异。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mir-27a、mir-200c、mir-145表达水平。建立786-0及Caki-1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裸鼠786-0及Caki-1细胞移植瘤中mir-27a、mir-200c、mir-145可能调控的相应下游细胞黏附分子CD44、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786-0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微孔膜的细胞数(196.8±4.9)明显高于Caki-1细胞(166.8±7.1)。786-0细胞中mir-27a、mir-200c、mir-145表达较Caki-1细胞明显升高。观察8周,786-0及Caki-1细胞在5×106/只的细胞数量下成瘤率为100%。CD44在裸鼠786-0细胞移植瘤中表达明显高于裸鼠Caki-1细胞移植瘤,β-catenin、E-cadherin在两种细胞裸鼠移植瘤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mir-27a可能通过影响下游细胞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影响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mir-200c和mir-145影响肾癌侵袭能力的途径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即利用导丝控制偏位、突出或移动的十二指肠的乳头,以助插管成功行ERCP的方法。结果成功10例,失败2例;10例成功患者予以相应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术前熟悉器械设备性能,认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医护准确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是顺利完成采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4.
安眠酮中毒一例朴永男金振宇图们市医院关键词甲喹酮;中毒;洗胃法中图法分类号R595.4;R971.3安眠酮是镇静催眠药之一,因其副作用多而现已不常用,常用安定.现将一例安眠酮中毒患者介绍如下.患者,女,37岁,因家庭纠纷1次口服安眠酮60片(每片剂量...  相似文献   
5.
长期低热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症状,不少以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因缺乏明确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无所发现,诊断长期不能确定。或感于表面现象,经长期治疗应用大量药物低热不退,贻误病人影响生产,成为内科临床的麻烦问题。为寻找积极地诊治途径,本文就1955~1979年间经治的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558例的病因和误诊原因加以分析,以求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疣状胃炎的体会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疣状胃炎是一种在内镜下有特征性改变的胃黏膜病变,属于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按其临床表现可归入胃脘痛、胃胀等范畴,且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医药对疣状胃炎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组织及外周血中白介素-18(IL-18)及相关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予旋覆代赭汤)、西药组(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行"4.2 mm幽门夹+2/3胃底结扎术"制备RE模型.术后第8天开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连续14 d.第15日处死动物,取动脉血及食管组织.观察食管黏膜大体表现并进行RE分级;制备食管组织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食管组织中IL-18、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食管黏膜光滑,无肉眼可见病理改变,RE分级均为0级;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充血明显,出现红斑和白色溃疡、增生白斑等病理改变,RE分级较正常组明显严重(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变化程度轻于模型组,RE分级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模型组大鼠食管组织中IL-18、COX-2、iNOS蛋白表达及外周血中IL-18、IL-6、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西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中、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可以通过抑制食管组织及外周血中促炎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进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8.
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2例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即利用导丝控制偏位、突出或移动的十二指肠的乳头,以助插管成功行ERCP的方法.结果 成功10例,失败2例;10例成功患者予以相应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术前熟悉器械设备性能,认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医护准确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是顺利完成采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介绍徐进康治疗慢性泄泻经验,以健脾渗湿为根本大法,兼顾抑木扶土、温肾固涩、行气导滞之法,从心而治,用药精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青蒲方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肠镜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青蒲方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