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医院和社区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规范化防治,探索CHF病人院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CHF患者随机分3组:(1)医院组553例,平均年龄57±7.57,男281例,女272例,专科医生对病人进行院外教育和定期随访;(2)医院社区联合组549例,平均年龄57±7.84,男278例,女271例,医院对社区医生进行定期(每3个月)心衰诊疗技能培训,医院和社区共同制定心衰病人治疗方案,社区医生对病人进行防治;(3)社区组533例,平均年龄58±7.36,男272例,女261例,医院不开展对社区医生的培训,社区医生对病人进行防治。所有病例平均随访(6±1.26)个月。结果医院组与医院社区联合组患者一级终点事件总病死率、心血管病死率、心衰再住院率比社区组分别下降约11%、11%、25%;二级终点事件心衰急诊就诊率下降约6%,患者依从性、心功能、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社区组减少近5天;结论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慢性心力衰竭专病规范化防治的管理模式,可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死亡率、心衰再住院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合并粒细胞减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和对照组,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继续接受常规规范治疗,G-CSF组在此基础上给予G-CSF 10μg/kg皮下注射,1次/d,连续7d。住院及随访期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功能相关指标[梗死区室壁增厚率、梗死区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 of I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除对照组WMSIofIS外,其他指标较之治疗前均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仅G-CSF组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后利用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将有助于心脏整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血脂全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高脂血症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178例患者分为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异常组(根据不同血脂成分的异常变化,分成6个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以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最大值(IMTmax)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部分血脂异常组IMTmax与血脂正常组存在差异(P<0.01,P<0.05),不同IMTmax组段间的部分血脂成分水平(TC、LDL、APO-B、HDL和APO-A)存在差异(P<0.01,P<0.05),且随IMTmax的增厚而呈升、降趋势.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分析表明,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其他成分如LDL、APO-B、LP-a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HDL、APO-A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的作用,此二者血清水平的降低增强了升高的TC、LDL、TG、VLDL的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论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积极控制血脂水平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易患因素是防止、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医院与社区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规范化管理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选择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894例,随机分为3组:医院社区联合组630例,其中男352例,女278例,平均年龄(69.39±12.46)岁;医院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心力衰竭诊疗技能及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医院与社区共同制定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方案,社区全科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防治管理。医院组631例,其中男359例,女272例,平均年龄(68.51±12.15)岁;由专科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随访干预。社区组633例,其中男356例,女277例,平均年龄(68.50±12.51)岁;不开展对社区全科医师的培训,由社区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2.0±1.6)个月。结果医院社区联合组、医院组患者的一级终点事件总病死率、心血管病死率、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心力衰竭急诊率较社区组分别下降17.53﹪、15.71﹪、19.11﹪、1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级终点事件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社区组,心力衰竭恶化率较社区组下降15.59﹪(均P<0.05);平均住院日较社区组减少4.56d(P<0.05);社区全科医师的心力衰竭诊治及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对院外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干预,提高社区全科医师的心力衰竭诊治及管理水平,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再次住院率、心力衰竭急诊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依从性、生活质量及预后,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方法共入选经冠脉造影确诊为PCAD患者270例,分为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对两组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PCAD家族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病史、体重指数等)、血液指标(血脂、尿酸、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73.4%vs 1.8%,P<0.001),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PCAD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a水平低于女性组(P<0.05),但高尿酸血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组冠脉慢血流、长病变发生率高于女性组(P<0.05),Gensini冠脉积分高于女性组(P<0.05)。结论男性PCA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高于女性,与吸烟以及吸烟所致血脂代谢紊乱、冠脉保护机制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血流量和血流储备。方法12例前壁和前间隔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后3周至1年择期行冠脉造影和支架介入术,在介入术后1周,在基础状态下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时进行实时声学造影。应用Qlab软件定量分析实时声学造影再灌注曲线,得到曲线平台值(A)、曲线上升速度(β)和A·β(心肌血流量,MBF),以及各参数的储备值。结果负荷试验时的室壁运动指数明显下降(1.45±0.24对1.25±0.18,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45.74±8.45)%对(59.80±11.92)%,P<0.05]。静息状态和负荷时,正常冠脉供血节段的A、β和MBF均显著高于病变冠脉供血区(均P<0.05)。与静息时相比,负荷时正常冠脉供血节段的A、β和MBF显著增加(均P<0.001),病变冠脉供血区的A、β和MBF也明显上升(均P<0.01),但增加幅度不及正常冠脉供血区(P<0.05)。除A值储备外(P=0.17),病变冠脉供血区的β和MBF的储备均明显低于正常冠脉供血区(P分别为1.06×10-7,7.66×10-5)。存活心肌节段β及MBF储备明显高于梗死心肌节段(均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在择期介入治疗术后仍存在心肌灌注异常和室壁运动障碍,多巴酚丁胺负荷实时声学造影能够有效地定量心肌血流量和检测存活心肌,有助于判断心肌的血流储备能力,为临床评价冠心病提供了简便、可靠、无创伤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早期社区管理在提高规范化药物治疗率、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入组15个社区冠心病早期患者共234例,社区采用1对1专人管理的方式,建立登记制度与随访制度,定期宣教,随访12个月.结果 经过12个月的管理,患者在拜阿司匹林、降血压药、他汀类使用率有提高,吸烟率显著下降,从而使收缩压、心率、LDL均有显著的下降,HDL有升高的趋势,纽约心功能Ⅰ级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Ⅲ级的患者显著下降,最终因心血管再次入院率显著下降.结论 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冠心病规范化管理,显著提高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率,更好地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最终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使用螺旋式和气囊式两种桡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近2年来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400例患者,螺旋压迫器组、气囊压迫器组各200例,对单纯行冠脉造影者使用5F动脉鞘,而行PCI者根据情况使用6F动脉鞘。对两组患者的初次止血的成功率、肢体肿胀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初次止血成功率及手掌肿胀程度并无差异,螺旋式压迫器组前臂肿胀的发生率高于气囊式压迫器组,但其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气囊式压迫器组。结论 :两种压迫器均可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但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各具优势和不足,尚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对呼吸肌功能的影响及呼吸肌功能与最大运动氧耗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肺运动试验仪测定72例CHF患者和27例无心功能不全患者最大氧耗量(VO2max)最大吸气口腔压(Pimax)、最大呼气口腔压(Pemax)。结果 72例CHF患者均出现呼吸肌功能减弱,心功能Ⅱ级患者Pi-max(7.64±3.32)Kpa、Pemax(8.43±3.41)Kp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Pimax(6.42±3.11)Kpa、Pemax(7.93±2.84)Kpa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心功能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max、Pemax水平与VO2max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5;r=0.52,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肌功能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最大氧耗量相关,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