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部分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水平,观察血清25(OH)D3与骨密度、年龄、绝经年龄、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地区291名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63.9±9.7)岁,按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分组。记录身高、体重、绝经年龄等基本信息,使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2-4椎体(L2-4)、左髋关节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BMD),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分析绝经后女性骨量及血清25(OH)D3分布情况。结果超过半数的受试者(52.2%)患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80岁老年女性发病率达76.47%。血清25(OH)D3水平平均为18.37 ng/mL,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68.38%。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年龄、绝经年龄无关,与BMI呈负相关(P=0.000)。结论成都地区部分绝经后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绝经后妇女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2.
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LunaProdigy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健康体检的绝经前女性22例、绝经后女性62例进行腰椎正位,左髋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结果①绝经前组股骨各部位、腰椎(L1—L4)和全身BMD,以及全身和躯干肌肉显著高于绝经后组(P〈0.05,或P〈0.01);②绝经前组全身、躯干和左大腿肌肉均与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身棒成分与腰椎和股骨BMD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绝经后组全身和躯干的脂肪、肌肉分别与L3、L4、股骨大粗隆、股骨干和全身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全身脂肪、肌肉,躯干脂肪分别与L1、L2和股骨颈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躯干肌肉与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左大腿成份与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绝经前女性全身BMD与肌肉成分密切相关。绝经后女性全身和躯干脂肪、肌肉与腰椎、股骨和全身BMD密切相关,但脂肪成分似乎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低氧对小鼠成骨细胞OPG及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氧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及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h内的新生小鼠40只,在无菌条件下取其颅盖骨,去除纤维组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取第3~5代细胞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3%O2),分别缺氧6、12、24、48和72h后,从培养液贴壁细胞中抽提总RNA,应用RT-PCR检测各组OPG和RANKL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低氧组各时间点OPG基因表达均较常氧组显著减弱,且随时间延长而减弱;而RANKL基因表达均较常氧组显著增强,以24h时最为明显。结论:低氧可以抑制小鼠成骨细胞OPG基因表达,同时刺激RANKL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DM)患者身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BMD)检测仪对125例Ⅱ型DM患者进行腰椎(L1~L4)正位、左髋和全身BMD检测及身体成分检测,按体重指数(BMI)将DM患者分为非肥胖(BMI〈25 kg/m2)组(DMNO组)和肥胖(BMI≥25 kg/m2)组(DMO组),分析各组身体成分与BMD的相关性。结果①DMO组所测部位BMD和身体成分质量及脂肪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DMNO组,但其所测部位肌肉量百分比显著低于DMNO组。②在DMNO组,左大腿肌肉质量分别与左髋各部(Wards三角除外)BMD,L1、L2、L3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肌肉质量分别与股骨颈、股骨干、股骨全部、L2 BMD等呈显著正相关。躯干肌肉质量分别与大粗隆和L2 BMD等呈显著正相关。仅全身和躯干脂肪质量均分别与L1 BMD呈显著正相关。③在DMO组,左大腿肌肉质量分别与股骨颈、股骨干和股骨全部BMD等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腰椎BMD无显著正相关。全身脂肪质量分别与L3BMD和L4BMD呈显著正相关,躯干脂肪质量仅与L4BMD呈显著正相关。余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在男性2型DM患者,无论肥胖与否,肌肉质量主要与髋部BMD有明显相关性,脂肪质量只与腰椎BMD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平原人群到高原后不久会引起骨量丢失,在高原发生骨折会引起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地区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低氧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低氧对破骨细胞分化影响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用分化培养基分别在20%氧体积分数(常氧组)、和3%氧体积分数(低氧组)中培养。骨髓细胞纯化后加入到第3~5代成骨细胞进行共培养,随机分组,每组样本数为4,培养第1,3,5,7天,用TRIzol提取细胞总RNA,用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骨保护素、RANK及RANKL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ANK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常氧组相比,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RANKmRNA和RANK蛋白的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RANKLmRNA的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果表明,低氧可促进破骨样细胞的分化,尤其在缺氧第5天,破骨细胞生成最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氧浓度对小鼠骨髓细胞形成破骨样细胞的影响,探讨低氧对破骨细胞生成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取6~9周龄KM小鼠骨髓细胞,用含1α,25(OH)_2D_3(10~(-8)mol/L)、地塞米松(10~(-8)mol/L)和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分别在氧浓度为20%(常氧组)、6%、3%和1%(均为低氧组)条件下培养。骨髓细胞纯化后加入第3~5代成骨细胞进行共培养,根据培养时间分组,每组样本数为4,在缺氧第5天进行实验,每项实验重复3次。用Trizol提取细胞总RNA;用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OPG、RANK及RANKL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AN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3个低氧组OPG mRNA的表达均随氧浓度的降低而降低,RANK mRNA和RANK蛋白表达随氧浓度的降低而升高,RANKL mRNA的表达随氧浓度的降低而升高。结论低氧可促进破骨样细胞的生成,氧浓度为3%时破骨细胞生成达高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健康体检时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检出率情况.方法 分析2020年9至11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634名医务人员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剔除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者23名,共2611名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09例,女性1502例,年龄为15~99岁,平均(39.6±17.0)岁.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DM)患者身体成分变化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88例男性2型DM患者(DM组)和97例男性非DM患者(非DM组)进行腰椎(L1-L4)正位、左股骨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1)两组问所测部位BMD均无显著差异,但DM组全身、躯干和左大腿脂肪质量,左大腿肌肉质量均比非DM组显著降低。(2)在DM组,体重与腰椎BMD、左髋各部BMD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体重指数与左股骨各部(Wards三角除外)BMD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脂肪质量与L1、L3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左大腿肌肉质量分别与L1、L3、股骨颈、股骨干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3)在非DM组,体重、体重指数和各部组织成分质量均与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体重、体重指数、全身脂肪质量和躯干脂肪质量均分别与腰椎BMD、左股骨各部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肌肉质量与左股骨各部BMD(Wards三角除外)、L1BMD呈显著正相关;左大腿肌肉质量也与左股骨各部BMD呈明显正相关;躯干肌肉质量与股骨颈BM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男性DM患者身体成分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肪质量和左大腿肌肉质量明显减少,身体成分与BMD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非DM者相比有较多不同,其差异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唑来膦酸(商品名: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年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我院2009~2012年中连续使用密固达治疗2年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首次使用密固达患者中,出现发热3例(6.4%),肌痛3例(6.4%),发热合并肌痛9例(19.1%).其中1例出现高热(最高体温40.5 ℃);1例出现双侧大腿内侧出血点,1 w后消退;其余不良反应少见.第二次输注后出现发热5例(10.6%),但无高热发生.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左侧全髋骨密度、L2~4椎体骨密度,治疗后与治疗前以及治疗第2年与第1年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对骨密度提升效果明显,且总体安全性好,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肌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我院近8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两性间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2011年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 8年间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住院患者共1997例,其中女性1455例,占72.86%,男性542例,占27.14%,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次数、年龄、婚姻状况、疾病分布、治愈率、手术率均有明显性别间差异,男性发病年龄高峰在30岁之前,而女性发病高峰在31~50岁.结论 我院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