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构建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观察表达水平并纯化重组蛋白。方法  根据GenBank中人HMGB1基因序列,用OptimumGeneTM行密码子优化并合成目的基因,经PCR扩增,NdeⅠ和XhoⅠ双酶切,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T7-2的相应位点,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QE-T7-2/HMGB1。经菌落PCR、酶谱分析及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印迹法鉴定重组蛋白,Ni NTA树脂亲和纯化目的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人HMGB1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表达的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以上,Western blot法显示,重组蛋白能与抗HMGB1抗体和抗His抗体特异结合,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达90%以上。结论  成功构建高效稳定的重组人HMGB1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人HMGB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MGB1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影响,探讨其在Graves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初发Graves病患者、11例硫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40、HLA-DR、CD80、CD3、CD4、CD8、CD28等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发现Graves病患者CD19+、CD19+CD40+、CD19+HLA-DR+、CD80+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CD3+CD8+细胞比率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4+/CD3+CD8+比值升高,CD3+HLA-DR+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硫脲类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治疗2~4月后缓解患者CD80+细胞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比较治疗缓解后患者CD3+CD8+、CD8+CD28+细胞比率降低,CD3+HLA-DR+、CD4+HLA-DR+升高,CD3+CD4+/CD3+CD8+比值升高。上述结果提示Graves病患者体液免疫处于较高水平,外周血活化T细胞升高,硫脲类药物可以调节部分免疫指标,其改变同临床症状的改善并非同步。  相似文献   
3.
马春燕  张之芬  杨进  崔彬  沈芸  辛玮 《山东医药》2006,46(36):43-44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毕及术后1d三个时间点的外周血CD4、CD8、CD3、CD19、自然杀伤细胞(NK)及CD28、CD80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术毕外周血CD3^+、CD^+、CD28^+、CD28^+CD4^+、CD28^+CD8^+、CD19^+细胞比率降低,CD4^+/CD8^+降低,NK细胞比率升高,术后1dCD3^+细胞依然低于术前,CD4^+、CD28^+、CD28^+CD4^+细胞升高但尚未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CD8^+细胞低于术前。CD28^++CD8^+细胞及CD4^+/CD8^+恢复至术前水平,CD19^+细胞比率升高且高于术前,NK细胞恢复至术前水平。认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特异性免疫受抑制,而非特异性免疫处于相对优势;术后1d患者的免疫状态尚未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暗带区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eripheral-type benzodiazepine receptors,PBRs)的变化,研究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T)对PBRs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ST 10、40和100 mg.kg-1组5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于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采用Bederson方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梯度离心法提取缺血半暗带区线粒体,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检测线粒体[3H]PK11195特异性结合活性,测定PBRs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线粒体PK11195特异性结合活性与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r=0.833,P<0.01)。与模型组相比,AST 10(P<0.05)、40(P<0.01)、100(P<0.01)mg.kg-1组动物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减少,AST 40 mg.kg-1组与AST 100 mg.kg-1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AST 10(P<0.05)、40(P<0.01)、100(P<0.01)mg.kg-1组半暗带区Bmax明显减少。与AST 10 mg.kg-1组相比,AST 40(P<0.05)、100(P<0.01)mg.kg-1组Bmax明显减少(P<0.01)。AST 40 mg.kg-1组和100 mg.kg-1组相比,Bmax及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Kd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ST可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PBRs表达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尚绪刚  辛玮  任杰 《预防医学论坛》2011,(12):1144+1146
[目的]了解莱芜市钢城区餐饮单位食(饮)具消毒状况,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方法]2010年6~8月对钢城区辖区内直管的250家餐饮单位(大型23家,中型65家,小型162家),依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结果]共检测样品1 805份,合格1 330份。大型餐饮单位样品检测合格率为86.67%,中型餐饮单位样品检测合格率为77.85%,小型餐饮单位样品检测合格率为63.46%(P<0.01)。小勺、茶杯、碗的消毒质量较差。[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知识培训,加大管理力度,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AMPK活化对INS-1细胞胰岛素释放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NS-1细胞株,观察不同浓度(0.2,0.5和1.0mmol·L-1)AICAR(AMPK激动剂)作用不同时相点(8,12和24h)对细胞内胰岛素含量及高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的影响;AICAR(0.5mmol·L-1)与Compound C(10μmol·L-1,AMPK阻断剂)单独或共同作用INS-1细胞8h,采用两种PCR(RT-PCR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PARα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免疫沉淀检测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ICAR(0.2,0.5和1mmol·L-1)作用8,12和24h,均抑制INS-1细胞高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及细胞内胰岛素含量。同时,AICAR诱发的AMPK活化能增强PPARα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AICAR诱导的AMPK活化可能通过调节PPARα表达抑制INS-1细胞高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部分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Graves病初发患者、11例他巴唑治疗患者(西药组)、16例他巴唑合用中药五岳抗甲丸治疗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及16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40、CD80、CD3、CD4、CD8、CD28等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Graves病初发患者CD19+、CD40+、CD19+ CD40+、CD80+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CD3+CD8+细胞比率降低(P<0.05),CD3+CD4+/CD3+CD8+比值高于正常对照(P<0.05);西药组患者CD80+细胞恢复正常,CD3+CD4+细胞比率及CD3+CD4+/CD3+CD8+比值高于正常对照(P<0.05,P<0.01),而CD3+CD8+及CD8+CD28+细胞比率低于正常对照(P<0.01,P<0.05);除CD80+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外,中西医结合组所测各种分子的表达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CD3+CD4+细胞降低(P<0.01),CD3+CD8+及CD8+CD28+细胞比率升高(P<0.01,P<0.05), CD3+CD4+/CD3+CD8+比值降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Graves病患者体液免疫处于较高水平,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失衡,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免疫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对软骨细胞(PMCs)分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利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检测PMCs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Col Ⅱ)、Ⅹ型胶原(Col Ⅹ)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13(MMP3,MMP13)的表达变化。采用qRT-PCR、ELISA检测TSH刺激PMCs后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应用高通量RNA-seq技术筛选TSH调控PMCs分化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在原代PMCs中过表达CTRP3,探索TSH调控PMCs分化的机制。 结果 q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SH刺激下PMCs中MMP3(P=0.016,P<0.001)和MMP13(P均<0.001)的表达显著增加。qRT-PCR、ELISA结果显示,IL-1β(P=0.007,P=0.002)、IL-6(P均<0.001)、TNFα(P=0.006,P<0.001)的表达上调。通过RNA-seq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CTRP3。CTRP3过表达后PMCs中Col Ⅱ表达增高(F=76.062,F=77.085,F=190.115)、Col Ⅹ表达降低(F=33.494,F=38.424,F=43.351);同时与单纯TSH刺激相比,MMP3(F=88.607,F=214.145,F=135.60)、MMP13(F=116.561,F=138.674,F=86.865)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01),IL-1β、IL-6、TNFα的表达则均降低(P均<0.001)。 结论 CTRP3对TSH诱导的PMCs分化具有保护作用,有望成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关节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