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481篇
预防医学   183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40篇
  1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的枕颈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的相关手术技巧。方法13例枕骨大孔区大型肿瘤直径均大于4cm,其中神经鞘瘤7例,脑膜瘤4例,脊索瘤2例。根据肿瘤同脑干及上颈髓的关系将肿瘤分为:腹正中型4例,腹侧方型6例,背侧型3例。采用改良的枕下侧入路,切除肿瘤一般要求从瘤周蛛网膜的界面处进行,保留枕骨髁,显微镜下从侧方入路,在副神经根间隙切入点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脑膜瘤和脊索瘤各1例次全或大部分切除。随访1 ̄3年,12例病人基本恢复正常,1例脊索瘤术后1年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结论改良的枕下侧入路有利于肿瘤的显露和切除,手术的关键是从蛛网膜的界面处分离,以副神经根间隙为切入点分离肿瘤。  相似文献   
3.
GE prestigeⅡ数字胃肠机的X线发生装置用的是高频技术,所以高压发生器和各种监测电路大量应用数字技术,该机的X线条件全部存储在pu.cpu板上的NVRAM中,并且在软件设计上给NVRAM一个计数器,每到三年时,主机就会产生一个M 3502的错误提示,同时曝光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宝钢医院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宝钢医院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各菌株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结果 2002年共检出大肠杆菌118株,其敏感率最高依次为亚胺培南(100%),头孢他定(66%),阿米卡星(66%),头孢噻肟(62%)。结论 宝钢医院细菌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神经导航在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技术及对鞍区解剖结构识别的价值。方法 对39例垂体腺瘤使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指导定位、识别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并引导手术操作。结果 平均注册误差为2.3mm(1.6~3.3mm),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未全切除病例主要是肿瘤巨大、向海绵窦侵袭性生长、质地坚硬或血供异常丰富者。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定位,能够准确指示中线结构、鞍底和颈内动脉,有效地减轻了创伤,使之成为良好的手术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6.
骨形成蛋白 (bonemorphogenicprotein ,BMP)最初因其具有诱导骨形成的作用而得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它还是一个多功能因子 ,在胚胎发生和发育、组织与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Wozney[1] 于 1988年首次报道了人BMP 1、BMP 2A、BMP 2B和BMP 3的cDNA克隆及表达 ,以后相继有 16种不同的人骨形成蛋白cDNA得到克隆。目前国内也已克隆了多种BMP亚型的cDNA ,在BMP家族中 ,具有较强功能活性者为BMP 2、BMP 4和BMP 7。1 BMP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7.
8.
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4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2例对化疗耐药,2例为初发患者,4例APL均获完全缓解。维甲酸(RA)治疗过程中无骨髓抑制,无一例发生DIC。其主要副作用是引起皮肤粘膜干燥。  相似文献   
9.
三种淫羊藿的总黄酮分极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巫山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和粗毛淫羊获的总黄酮正丁醇提取物(代号A1、A2、A3)和巫山淫羊藿总黄酮乙酸乙酯提取物(B1)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A1可以明显促进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功能(P<0.05),A2、A3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4种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均没有协同ConA诱导牌细胞增殖作用,只有提取物浓度在100μg/ml时,有一定抑制作用。4种提取物对24小时培养脾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丙烯腈(acrylonitrie,AN)是生产腈纶、塑料和树脂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也是国际组织确定的优先环境污染物。近年来人们对其神经毒性给予了较多关注,对其神经损害的行为效应和生化基础进行了大量探讨[1],也相继证实其神经损害的主要机制为直接影响胆碱能神经元、释放呼吸链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