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以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食管癌及其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方法 :结合GenomyxLRTM DNA测序 /差异显示系统及GenomyxSCTM 荧光图象扫描系统 ,以及配套的FluoroDD和HI EROGLYPHmRNAProfileKit,采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从人食管癌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 ,同时直接分离出了相关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片段 74条。结论 :该技术方便、快捷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和鉴定人原发性食管癌组织的相关基因 ,揭示食管癌的癌变机理。方法 :用高效、灵敏的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 ,以食管癌及相应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 ,通过对其基因表达的比较 ,找出差异条带 ,利用ReverseNorthernDotBlot、DNA序列分析和NorthernBlot,并结合mRNA原位杂交技术对被筛片段进行鉴定。结果 :①在实验中分离、鉴定了 74条差异片段 ,其中包括正常组织表达而癌组织中不表达的差异片段 5 4个 ,癌组织中表达而正常组织不表达的差异片段 2 0个。②其中 1个片段C5 7(337bp)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发现同源的已知基因或片段 ,推测其可能为食管癌相关基因。③经NorthernBlot检测C5 7在癌组织中有表达信号。④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5 7在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 (74% )。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C5 7可能是新的食管癌相关的候选癌基因 ,它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和鉴定人原发性食管癌组织的相关基因,揭示食管癌的癌变机理。方法:用高效、灵敏的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以食管癌及相应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通过对其基因表达的比较,找出差异条带,利用Reverse Northern Dot Blot、DNA序列分析和Northern Blot,并结合mRNA 原位杂交技术对被筛片段进行鉴定。结果:①在实验中分离、鉴定了74条差异片段,其中包括正常组织表达而癌组织中不表达的差异片段54个,癌组织中表达而正常组织不表达的差异片段20个。②其中1个片段C57(337bp)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发现同源的已知基因或片段,推测其可能为食管癌相关基因。③经Northern Blot检测C57在癌组织中有表达信号。④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57在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74%)。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57可能是新的食管部相关的候选癌基因,它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常见良性肿瘤,其中约15%为多发,有的甚至发生在双侧乳房。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规手术切口为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或环乳晕弧形切口,单一切口满足多象限肿瘤切除比较困难。腔镜辅助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1月,我们采用单切口腔镜辅助切除乳腺三象限多发肿瘤,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行各类肝切除术 2 7例与同期应用Pringle法肝切除 31例进行比较 ,半肝血流阻断的 2 7例患者手术后肝功能损伤轻 ,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行各类肝切除术 2 7例 ,男 2 2例 ,女 5例 ,平均 42 .3岁 (2 7~ 76岁 ) ,其中原发性肝癌 2 5例 ,继发性肝癌 1例 ,肝内胆管结石 1例。同期采用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 (Pringle法 )行各类肝切除术 31例 ,男2 9例 ,女 2例 ,年龄 2 7~ 70岁 ,平均 44 .2岁 ,其中原发性肝癌 2 7例 ,肝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无气腹腹腔镜(悬吊组)与气腹腹腔镜(气腹组)在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接受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治疗患者56例;其中,悬吊组30例,气腹组26例;将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意外损伤、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时间:悬吊组180~310min,平均(234.29±10.89)min;气腹组205~480min,平均(266.36±13.53)min,P=0.1。清除淋巴结数:悬吊组10—15枚,平均(12.64±0.48)枚;气腹组9~17枚,平均(13.00±0.47)枚。术后排气时间:悬吊组26~43h,平均(34.50±5.54)h;气腹组18—48h,平均(30.73±7.11)h。术后疼痛评分(去除术中中转开腹者):悬吊组2~5分,平均(3.21±0.21)分;气腹组2~5分,平均(3.14±0.12)分。2组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气腹腹壁悬吊技术应用于大肠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此术式是一种不用二氧化碳气腹的微创手术方法,可成为适合心肺功能较差及老年患者选择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上颌窦鳞癌发生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 ,分别观测EGFR在上颌窦正常粘膜、慢性炎症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以及其与上颌窦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EGFR在上颌窦不典型增生粘膜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单纯增生的粘膜 ,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又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 (P <0 0 5 ) ;EGFR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而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否及 3a生存期有关 (P <0 0 5 )。结论 :EGFR在上颌窦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上颌窦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整块与分块切除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腔镜辅助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2例资料,前24例先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继而在纳米碳示踪下行中央区淋巴结分块清扫(分块切除组),后38例将患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连续整块切除一次完成(整块切除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整块切除组较分块切除组手术时间长[(86.1±10.0)min vs.(73.5±8.9)min,t=4.997,P=0.000],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整块切除组明显多于分块切除组[(8.2±1.6)枚vs.(6.1±1.5)枚,t=5.131,P=0.000]。2组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低钙血症。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整块切除组3例,分块切除组4例,总发生率为11.3%(7/62),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424,P=0.515),未予特殊处理,均于术后8周内恢复正常。术后随访5~17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局部种植、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整块切除较分块切除更符合无瘤原则,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可以得到安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悬吊式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前庭入路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前庭入路行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悬吊式腹腔镜为5例先天无阴道女性患者施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术中联合阴道前庭人工阴道造穴通路完成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和消化道的重建。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0~130min,术中出血50~10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3d。结论:悬吊式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前庭入路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无腹部可视切口,是安全可行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