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童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5例急性肾损伤患儿,其中多囊肾1例,孤立肾1例,严重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药物(氯氮平)中毒1例,农药(甲哌嗡)中毒1例.该5例患儿均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其中多囊肾患儿、孤立肾患儿以及严重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药物(氯氮平)中毒和农药(甲哌嗡)中毒患儿均给予了血液灌流治疗,回顾性分析这5例急性肾损伤患儿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特点,治疗药物及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儿均顺利置管并分别完成了相应的血液净化治疗,平均持续时间为30 h(16 ~62 h),治疗前血Cr、BUN分别为(387.2±195.4)μmol/L、(37.5±12.8)mmol/L,治疗48 h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12h后K+、Na+、Ca2+、HCO3-紊乱状态恢复正常.放弃治疗1例,治愈4例.结论 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病因种类多,根据病因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模式,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III score, PRISM III)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 NCIS)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方面的优越性, 探讨更适合我国NICU应用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2013年1-6月入住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的135例患儿同时采用NCIS和PRISM III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将入组病例分为极危重、危重、非危重3组, 分别对各组病死率进行比较, 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 以观察两种评分系统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优越性。结果 NCIS评分与PRISM III评分非危重组、危重组与极危重组组间病死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分对应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UC:NCIS评分0.900, PRISM III评分0.909。结论 NCIS评分与PRISM III评分均能准确预测新生儿死亡风险, PRISM III评分在我国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3.
4.
慢性重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了解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药物治疗疗效、预后判断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依据。7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院对其进行血清甲胎蛋白测定,而后观察治疗2月后的患者肝功能等恢复情况。初次血清甲胎蛋白测定浓度大于200μg/L组患者肝功能好转率明显高于(100-200)μg/L组及100μg/L以下组。血清甲胎球蛋白含量高,则其治疗后肝功能好转率高,预后好,反之则差。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疗效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合并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白细胞介素(IL-33)的水平,探讨其与支原体感染疾病严重程度及肺炎支原体(MP)-DNA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并行肺泡灌洗术的74例患儿,根据免疫荧光定量MP-DNA结果,其中合并支原体感染62例,无支原体感染12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法(CPIS)将合并支原体感染组分为轻症组(49例),重症组(13例),再根据胸腔B超结果将轻症组分为合并胸腔积液组(16例)、无胸腔积液组(33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儿BALF中IL-17、IL-33的水平。结果 IL-17、IL-33在合并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不同程度表达,重症组BALF中IL-17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患儿BALF中IL-17与MP-DNA滴度呈正相关(r =0.391,P <0.05);轻症组无胸腔积液组患儿BALF中IL-33水平高于合并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IL-17可以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MP-DNA滴度,BALF中IL-33升高可能有助于减轻胸膜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检测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2015年我院住院或门诊肺结核病抗结核治疗出现肝损伤患者200例(A组)和未出现肝功损害患者200例(B组),比较两组一般状况,对比前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在抗结核全程中变化差异。结果:A组年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营养不良、长期饮酒/酗酒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男性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功能出现异常过程中,前白蛋白,相对于其他指标更据有敏感性(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血清PA、CHE、TBA等生化指标并分析患者一般状况条件,可以作为需抗结核病预防性保肝的人群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7.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是婴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主要表现为严重喘憋 ,在治疗中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较为普遍 ,但长期以来对其疗效存有争议 ,鉴于布地奈德 (丁地去炎松 ,普米克)局部抗炎较强 ,不良反应少 ,故本文将观察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毛支"的疗效。临床资料根据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毛支”的诊断标准 ,选择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首次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入院前病程在5天内 ,且病程中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扩张剂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6例 ,其中男14例 ,女2例 ;对照组17例 ,其中男15例 ,女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热毒宁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观察其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甲组给予热毒宁治疗,乙组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甲组鼻塞、咳嗽、发热等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与乙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甲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率为5.66%,对比乙组18.87%明显更低(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为理想,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消失,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合并脏器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5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SIRS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或脏器功能衰竭的患儿有27例,单因素分析,衰竭组血糖为(9.28±5.93)mmol/L,无衰竭组为(6.19±2.06)mmol/L;衰竭组白蛋白为(30.89±6.83)g/L,无衰竭组为(37.03±7.11)g/L;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比较C-反应蛋白、血钠、血钾无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血糖与SIRS并发脏器功能衰竭具有相关性。结论血糖增高、白蛋白降低的SIRS患儿较易发生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或脏器功能衰竭。因此,监测患儿白蛋白、血糖等对SIRS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