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急诊室胸痛患者的特殊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引发的胸痛和病情差异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等特殊护理措施,治疗结束后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及护理需要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对分娩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间以旧产程标准判定为异常的单胎、头位、足月、自然临产、未行硬膜外麻醉的初产妇100例。将其分为新产程组:应用新产程标准进行管理,50例;旧产程组:应用旧产程标准进行管理,50例。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科干预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两组采用会阴侧切术、手取胎盘术、手转胎头术、胎头吸引术情况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新产程管理后减少了催产素的使用(P<0.05)。新产程组第二产程的第95百分位数160.7 min,>2 h,并未增加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新产程组较旧产程组剖宫产减少5例(10%),旧产程组以潜伏期延长为指征行剖宫产的有3例(6%),以胎头下降停滞为指征的有2例(4%)。未出现明显的活跃期晚期宫颈扩张减速现象。  结论 新产程标准对于活跃期起点及第二产程时限的修改,未增加产科干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新产程应用降低了因产程异常为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未钙化与钙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及周边区域炎性和成骨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方法:依据1995年美国心脏协会的协议将22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斑块分为未钙化和钙化组(n=11)。制作冰冻组织切片H&E染色后定量测量各斑块颈动脉狭窄和钙化的面积,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斑块的纤维帽和周边区域组织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1L-8)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成骨因子骨形成蛋白-6(BMP-6)和骨钙素(osteocalci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ImageJ软件作定量分析。结果:未钙化斑块中炎性因子MCP-1和IL-8蛋白表达分别为钙化斑块的1.3(P〉0.05)和1.5倍(P〈0.05)。钙化斑块的成骨因子BMP-6和osteocalcin蛋白表达分别为未钙化斑块的1.3(P〉0.05)和2.1倍(P〈0.01)。结论:炎症反应更多见于未钙化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斑块的钙化与成骨过程相关,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的好转可能是钙化发生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活检与Tru-cut针活检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差别。方法将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成麦默通活检组和Tru-cut针活检组进行活检,比较2组患者取材成功率和病检符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麦默通活检组和Tru-cut针活检组取材成功率分别是100%和90%。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和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肤青紫皮下血肿发生率为8.7%和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活检优于Tru-cut针活检,是目前病理活检诊断乳腺疾病比较理想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颈部肿块8年,近3月逐渐增大,于2008年11月入本院。起病以来无呼吸、吞咽困难,无烦躁、易怒等,未曾治疗。入院体查: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右侧甲状腺可扪及一1.5cm×2cm大小肿块,质韧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压痛。右颌下可扪及一2cm×2cm大小肿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欠佳,轻压痛。入院诊断:(1)右侧甲状腺肿块性质待查;(2)右颌下肿块,考虑肿大淋巴结。入院辅检:甲状腺功能全套正常。颈部CT示右侧甲状腺占位,性质待查;右侧颌下腺区异常密度灶,考虑异位甲状腺。经积极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6.
女性患者,70岁。因发现颈前肿块30余年,肿块长大伴呼吸困难1月于2008年6月入院。半月前患者在外院以哮喘收住院治疗,胸部CT发现甲状腺肿块后转入本院。患者哮喘、端坐呼吸,不能乎卧。入院体查:急性面容,呼吸急促,伴有“三凹征”,颈软、短,吞咽时颈前区可扪及肿块,约6cm×5cm大小,质硬,向胸骨后延伸,不能扪及肿块下界,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62例共461个经临床及超声显像检查明确为乳腺肿块的患者,采用 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行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术后1~3个月后复查.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肿块切除术,超声引导成功率达100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5.73%,并发症以创面血肿、皮肤青紫和术中出血为主,另有肿块残留2例.无1例有明显手术疤痕.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微创切除或活检乳腺肿块的功能,尤其适合于直径在 3cm以下的肿块.  相似文献   
8.
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林庆  谢靖 《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240-240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一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关注,将一些无病理意义的发作性行为视为异常,临床医师往往也误认为是癫痫或其他疾病,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就是其中一种,国内外文献尚未见对此发作的报道,现将我院近两年遇到的15例报告如下。对象:为我院儿科神经专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水苏碱对实验性急性脑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及不同剂量盐酸水苏碱治疗组,每组各15只。盐酸水苏碱治疗组大鼠在造模完成后分别给予盐酸水苏碱10 mg/kg、20 mg/kg和40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给药完成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算脑梗塞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p-GSK-3β的蛋白水平。结果:与脑梗死组相比,盐酸水苏碱治疗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与脑含水量明显降低,β-catenin、cyclin D1和p-GSK-3β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盐酸水苏碱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肉毒碱中毒误诊2例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儿科(100034)谢靖,包新华学龄女童,妹妹2人,1月前相继出现双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眼球固定,复视,舌头僵硬,其中1例伴恶心呕吐;无大汗、流涎及肌颤。发病第3日就诊于当地医院,当时查体:神清.双瞳等大正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