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基因研究与耐药性的关系,为细菌耐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月12月在该院住院的儿科患儿,从粪便、痰液、血液、组织液等标本中分离获得鉴定肺炎克雷伯菌144株,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基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的外排泵基因检出率为0.0%~86.8%,阳性率最高为AcrAB-TolC,最低为qepA。检出外排泵基因3~6个,检出耐药药物品种1~10个,耐药药物品种数与外排泵基因存在正相关性(r=0.412,P0.05),qacE△1-sull的耐药药物品种数高于其他类型的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基因与耐药性存在相关性,外排泵类型、数量都会增加耐药风险。  相似文献   
2.
诸宏伟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1,15(8):996-998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和生长状况关系,探讨影响其体重增长的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营养状况和体重增长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宫外生长发迟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符合条件入选,出生胎龄(224.9±15.2)d,平均体重(1342.4±140.8)g,开始喂养时间2 d。肠外营养中应用氨基酸占53.9%,开始使用时间(4.2±2.7)d,平均使用时间(8.7±6.2)d,起始剂量为(0.92±0.39)g.kg-1;应用脂肪乳剂占36.7%,开始使用时间(4.2±2.2)d,平均使用时间(10.4±7.4)d,起始剂量为(0.84±0.19)g.kg-1。总热卡达到推荐热卡摄入标准120 kcal.kg-1.d-1的日龄为(13.2±5.4)d,口服热卡达到推荐热卡摄入标准100kcal.kg-1.d-1的日龄为(14.5±5.4)d,平均体重增长速度为(15.1±4.0)g.kg-1.d-1。118例单胎患儿中以体重计算,出生出现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的占63.6%,至出院时出现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73.7%,较出生时明显增加。其中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喂养不耐受,以及IUGR是导致EUGR的因素(P<0.05)。结论大多数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住院期间存在营养和生长问题,不能达到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速度。应当尽早胃肠内营养,并积极合理的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最早由Hinchey等~([1])在1996年提出的一种临床-影像学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时花  杨晓云  周瑞  诸宏伟 《安徽医学》2013,34(5):571-573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腹泻细菌谱的改变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股泻患儿大便培养阳性分离菌株设为A组,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菌株设为B组,比较2组细菌谱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共分离菌株10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G+)149株(14.24%),革兰阴性菌(G-)860株(82.22%),念珠菌37株(3.54%);主要菌株及构成比(%):大肠埃希菌65.68%、肠球菌12.24%、克雷伯杆菌4.78%、肠杆菌3.73%。B组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A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增加。结论小儿消化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有逐渐增长趋势;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临床表现,纳洛酮在其中毒时的救治方法以及如何预防。方法收集、整理、分析2007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34例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中毒患儿给予纳洛酮首次剂量0.03~0.05mg/kg静脉推注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于2h后重复使用;重度患儿于首次注射后改静脉滴注维持2~3d,剂量为10~20μg(kg·h)。结果轻症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可引起发热、精神差、嗜睡、呕吐、腹胀、便秘等,重者可引起昏迷、抽搐、呼吸抑制、循环衰竭甚至脑出血、死亡。应用特效解毒药纳洛酮治疗,1例超大剂量误服患儿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经治疗后好转,其余33例均治愈,治愈率97%。结论复方苯乙哌啶治疗小儿腹泻安全范围小,不良反应大,临床对小儿应禁用或慎用。早期诊断,早期使用纳洛酮,是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新亚果糖即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血气的影响。方法将中重度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亚果糖250mg/(kg·d),7~10d为1疗程。观察患儿的神经症状,包括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血气分析、阴离子间隙(AG)的改变情况。结果2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未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结论新亚果糖治疗新生儿HIE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应激状态下高血糖及电解质紊乱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中重度HIE患儿与同期轻度63例HIE患儿住院期间血糖、电解质变化.结果 中重度HIE患儿较轻度HIE患儿血糖升高,血钠和血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2、3.126、3.485,均P<0.05),血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8,P>0.05);中重度HIE患儿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者高血糖、低血钠、低血钙发生率高于1个器官功能障碍者(χ2=4.663~10.664,均P<0.05),器官障碍数与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发生率无关;中重度HIE患儿高血糖组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发生率高于血糖正常组(χ2=6.258,4.663,均P<0.05),两组低钾血症及高钾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重度HIE患儿早期出现高血糖及低血钠、低血钙者常提示机体存在严重应激反应,并由此促进电解质紊乱,与疾病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诸宏伟  刘梅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70-1171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重症肺炎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及其相关治疗。结果51例患儿中经过系统治疗好转42例(82.4%),死亡9例(17.6%)。结论年龄越小,越易并发MSOF,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先天心脏病是重症肺炎发病的高危因素,易致MSOF。病死率与衰竭器官数目成正比。早期发现,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孙琦  诸宏伟  台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73-277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制定更为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指导。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87例为对照组,采用保守的营养支持;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89例为观察组,严格遵从尽量早开奶(24 h内)、微量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提供非营养性吸吮、必要时尽早开始积极的肠外营养并在肠内营养耐受后逐渐撤销肠外营养的原则。观察两组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持续时间、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体质量所需时间、达推荐者摄入量(RDIs)所需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持续时间、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体质量所需时间、达RDIs所需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持续时间、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体质量所需时间、达RDIs所需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开始积极规范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