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背景 骨关节炎是老年人群的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患病人群和高危人群基数均较大。目前,尚缺乏关于社区骨关节炎规范化防治的研究,社区内仍未形成完整、科学的骨关节炎标准化服务流程,使得骨关节炎长期健康管理服务无法提供。目的 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可实际应用的“社区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标准化防治流程”(简称“防治流程”),并详细分析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难点。方法 于2020年3-12月,分3个阶段开展“防治流程”的开发,包括筹备阶段、开发阶段、信息化阶段。筹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回顾法、调查法、小组讨论法,形成与骨关节炎防治相关的指南/标准类文献库,并确定“防治流程”涉及的环节、服务范围等。开发阶段,经多轮小组讨论、焦点小组访谈,并结合试运行情况,完成标准操作流程(SOP)1.0至SOP 4.0的不断修订、完善。信息化阶段,以筹备阶段检索到的数据库和SOP 4.0为依据,梳理出“防治流程”中涉及的指标数据库,为进一步信息化开发做好准备。结果 筹备阶段,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指南/标准类文献10篇,确定的“防治流程”涉及社区动员、评估(筛查)、诊断、干预、跟踪随访5个环节,以社区动员、评估(筛查)、跟踪随访3个环节为开发重点。开发阶段,形成的SOP 4.0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所需工具、服务人员、服务所需技能、对应服务内容(清单)、所涉服务费用(成本)、生成数据清单、本条操作循证依据共10项内容,形成了完整版“防治流程”。信息化阶段,整理出涉及上述5个环节的数据结构表。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防治流程”可指导社区医务人员基于社区现有资源完成整个社区人群的骨关节炎防治工作,报告的开发流程可以为同行开展骨关节炎及其他单病种社区防治单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背景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闵行区医疗服务体系,闵行区2015年起启动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为逐步实现分级诊疗打下基础。目的 分析闵行区2017-2018年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实践效果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建立可推广的社区服务评价体系及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实践基础和政策建议。方法 2017-2018年,通过上海市社区卫生综合改革云管理平台(市社区综改平台),收集2018年上海市16个区(县)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全年得分情况,通过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下发的2017-2018年闵行区医疗机构管理核心数据分析报告及闵行区社管平台运行情况周报表收集2017-2018年闵行区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签约服务情况、上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量情况,通过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核心数据报表及医联体核心数据报表收集2017-2018年闵行区医联体内双向转诊量及上级医院对社区技术帮扶情况。结果 2018年上海市16个区(县)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全年总得分前3位分别为金山区〔(76.88±3.67)分〕、闵行区〔(76.78±2.50)分〕、松江区〔(76.06±2.16)分〕,后3位分别为杨浦区〔(58.71±3.65)分〕、黄浦区〔(53.68±2.45)分〕、长宁区〔(37.61±17.60)分〕;闵行区主要失分项为签约覆盖、就诊流向、频次费用指标。闵行区2018年“1+1+1”签约率、60岁以上居民签约率高于2017年,签约居民人均就诊次数、签约居民人均门诊费用、签约居民社区就诊率、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签约居民组合外就诊开具延处方比例低于2017年(P<0.05)。与2017年相比,2018年闵行区上级医院门急诊人次增加0.99%,住院人次增加6.55%;社区门诊人次下降1.32%,住院人次增加0.25%;社区慢性病长处方量增加7.58%,慢性病长处方量占比增长5.25个百分点,社区延处方量增加33.95%,延处方金额增加86.42%;上转人次增加709.70%,下转人次下降35.34%,区属医疗机构在医联体内上级医院引进专家数增加13.92%,上级医院对社区进行技术指导次数增加4.87%,社区至上级单位进修、学习人次增加16.35%,上级医院对社区影像远程会诊次数增加1.32%,上级医院对社区心电图远程会诊次数增加10.91%。结论 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在市社区综改平台中总得分排名靠前,签约率明显提高,签约居民就诊次数及门诊费用得到有效控制,长处方及延处方量明显增加,社区门诊人次减少,医联体内引进专家量、双向转诊量和上级医院对社区技术帮扶明显增多,总体上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效果突出,为建立可推广的评价体系及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实践基础。但仍存在就诊流向不足、下转不畅等问题,后续工作需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社区医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骨关节炎风险预警模型,为社区骨关节炎的早期预警提供定量工具,以期为老年人骨关节炎防治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方法  集成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海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和诊疗数据形成包含4万多个样本和126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库,经过数据预处理和复合特征选择筛选入模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骨关节炎患者风险评估模型。  结果  本研究筛选纳入模型14个,包括饮食是否荤素均衡、身高、体重、BMI、每次锻炼时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有肢体外伤等。其中重要性排名前5位的特征因素分别为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BMI、低密度脂蛋白、饮酒频率,其特征重要度均超过0.1。以“是否骨关节炎”作为输出变量,特征工程筛选后的14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构建骨关节炎风险评估的XGBoost模型,采用8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训练后,在测试集上验证模型准确率为92%,精确率为71%,召回率为65%,F1_score为0.68,AUC达到0.82,KS值为0.48。  结论  本研究采用社区医疗大数据构建了骨关节炎风险预警模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和特征合理性较好,为社区骨关节炎的早期预警提供了工具,有利于社区骨关节炎的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新型人内毒素结合肽(a new endotoxin binding peptide consisting of 25 amino acid residues,EBP_(25))及其突变体(mutant of EBP_(25),mEBP_(25))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EBP_(25)基因,构建pET-30-EBP_(25)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E.coli DH5α扩增.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应用快速定点突变法将EBP_(25)第2位缬氨酸和第5位谷氨酰胺所对应碱基均替换成赖氨酸所对应的碱基,突变后重组质粒再经测序鉴定后,将二者转化至E.coli BL_(21)(DE_3)PlysS后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Western印迹进行鉴定后,用His-Tag亲和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 结果 两次测序结果 显示人EBP_(25)和mEBP_(25)重组序列和理论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后,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印迹证实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并对蛋白进行纯化,获得EBP_(25)和mEBP_(25)融合蛋白. 结论 构建、表达纯化了EBP_(25)和mEBP_(25)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中和内毒素/脂多糖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背景 随着社区卫生、全科医学和家庭医生制度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社区卫生机构的上下游供应链也越来越多地向社区及其全科团队寻求合作机会,包括优质项目、特色技术等,不仅数量多,且种类杂,全科医生一方面需要了解市场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研判哪些是值得投入时间去洽谈的项目或技术,以减少试错及对市场机遇的误判。目的 开发用于研判“某项目或技术或业务能否在家庭医生工作中整合并落地实施”的决策工具,帮助迈向独立执业的全科团队快速、高效、精准决策。方法 2019年8-10月,采用头脑风暴法,共邀请5名来自上海市不同区域、不同机构、不同年资不同背景的全科医生作为意见领袖,3名社区卫生行业资深从业者、中高层管理者作为主持和组织者,并有1名项目管理背景项目专员作为信息记录者,围绕“什么样的技术才是值得落实和推广的社区适宜技术”开展头脑风暴,梳理充分必要条件和判断准则。结合各社区代表性项目的开展实情,选定7个社区样本进行试测。结果 开发出包含7个判断准则的可行性研判工具,分别为:(1)能够在社区提供;(2)只能在社区提供(最大限度发挥地域便利、离患者近的优势);(3)发病率、患病率高;(4)显效期短;(5)成本低;(6)在全科医生及其团队的工作范畴内(时间、空间轨道);(7)对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有相应的支付。被研判对象如全部都为“是”,则具有较好的社区落实适应性;反之,则不能急于推行。7个社区试测样本,在7个准则上的得分,最高为5.8分,最低为2分,超过4分者有3个,不足50%,实际运行情况与得分有一定相符。7条准则上,最难得分的是对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有相应支付,其次是成本低,再次是工作范畴内、显效时间短及只能在社区提供;最容易得分的是能够在社区提供,其次是发病率、患病率。在全科医生及其团队的工作范畴内、有相应的支付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结论 本研究所开发的“全科团队能否引入某项新增技术或服务的可行性研判工具”包含7条准则,实践上具备可行性,性能上具备实用性,可帮助全科团队实现精准决策、高效决策、循证决策。  相似文献   
6.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兴奋,尤其是肾脏局部RAS高表达对肾脏疾病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随着对RAS深入研究发现,除经典的RAS途径外,还有一条新的RAS途径:血管紧张素转移酶2-血管紧张素(1-7)-Mas轴[ACE2-Ang(1-7)-Mas轴],它和经典RAS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维持肾脏功能正常.本文就ACE2-Ang(1-7)-Mas轴在肾脏生理及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和社区随访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抗凝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入选2017—2018年本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诊断房颤的166例患者,通过查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方式,记录性别、年龄、主要疾病诊断、CHA2DS2-VASc评分、抗凝治疗情况以及社区随访情况。结果:166例房颤患者中男性98例,女性68例,合并基础疾病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脑梗塞和瓣膜病。华法林或NOAC治疗率为27.7%,且随着年龄增大,抗凝治疗率降低(χ^2=144.02,P<0.001)。15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75例,使用华法林或NOAC药物22例;评分≥3分的女性44例,使用华法林或NOAC药物15例。166例老年房颤患者主要选择社区定期随访86例。在98例社区随访患者中,被宣教房颤知识及危害的48例,被建议抗凝的32例,被告知应用华法林或NOA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3例,被建议调整治疗方案15例,被转诊上级医院专科进一步规范治疗8例,行动不便代配药13例。结论:社区老年房颤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且随着年龄增大,规范抗凝治疗率越低。后续需要建立社区老年房颤患者规范随访路径,以推动社区老年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背景 老年人往往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共存,而糖尿病和高血压会导致慢性肾损害,目前针对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研究较少。目的 通过收集社区老年人群健康体检的临床数据,调查老年人群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情况,为社区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纳入2020—2021年于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13 080名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体检结果与实验室检查数据。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的研究对象纳入肾功能异常组(n=713),将e GFR≥60mL·min-1·(1.73 m2)-1的研究对象纳入肾功能正常组(n=12 367);将尿蛋白阳性的研究对象纳入蛋白尿组(n=1 690),将尿蛋白阴性的研究对象纳入非蛋白尿组(n=11 390);同时将研究对象按照年龄间隔10岁分为60~69岁组(n=6 901)、70~79岁组(n=4 867)、80~89岁组(n=1 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