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不同浓度的C-myc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体外培养的经10-8mol/L内皮素-1(ET-1)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观察该反义核酸对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平滑肌细胞C-fos和C-my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0、20、50μg/ml反义寡核苷酸对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11.9%和12.3%(P<0.05),21.6%和14.7%(P<0.01),36.3%和27.2%(P<0.01);对C-myc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1.3%(P<0.05),80.7%(P<0.05),92.5%(P<0.01);50μg/ml反义核酸对C-fosmRNA表达抑制率是79.7%,10、20μg/ml组无抑制作用。C-myc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内皮素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系依赖反义核酸的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0例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马家驹,张平,袁贵道,邹承伟,王安彪1995年1月至1997年4月,我们对5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于体外循环(CPB)下心脏跳动中行VSD修补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早期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年龄3~11个月法洛四联症(TOF)患儿在全麻和体外循环下实施TOF根治术。结果除1例合并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的3个月患儿于术后1个月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35例术后均顺利恢复.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超声心动图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畸形矫正满意。认为出生3~11个月行TOF根治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中传导系统的损伤,用自制碘蒸发装置于心脏手术中行碘气右束支活体染色。在离体和在体动物心脏右束支染色成功的基础上,临床应用16例,其中13例可清晰显示右束支,依此做传导束定位,用跨越右束支缝合法修补室缺,避免了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避免了室缺残余漏。用碘气行右束支活体染色,方法简便、安全,对预防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中传导系统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心脏粘液瘤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5年 1月至 2 0 0 0年 2月 ,我们手术治疗心脏粘液瘤 73例 ,随访 3~ 16 8个月 ,随访率 90 % ,有 4例病人术后复发 ,其中 1例 3次复发。临床资料 本组 4例首次手术均为单发左房粘液瘤 ,经房间隔切除 ,同时切除瘤蒂周围 0 5~ 1 0cm的房间隔组织 ,探查、冲洗各心腔。例 1 男 ,2 8岁 ,1985年 1月首次手术。 1995年 3月查体发现左房粘液瘤复发。再次手术仍经房间隔摘除粘液瘤 ,瘤重仅 4g。术后发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例 2 女 ,14岁 ,1987年 7月首次手术。 1989年 7月因突发双下肢疼痛、麻木再次入院。发现…  相似文献   
6.
心脏异物临床少见 ,如救治不及时常导致严重后果。1997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 ,我们收治 3例心脏异物患者 ,均救治成功。现报告如下。例 1:女 ,2 3岁。因自残将 3枚缝衣针刺入左胸 ,8小时后入院。 X线胸片示 2枚针形金属异物位于左前胸壁 ,1枚针形金属异物位于心尖部。B超检查示一长3.8cm的针形金属强回声自心尖部穿过二尖瓣前乳头肌进入左室腔 ,约有 0 .5cm在心肌外 ,心包腔内有1.0 6cm液性暗区。检查期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紫绀 ,脉搏和血压均测不到。考虑为急性心包填塞 ,行心包穿刺未成功。立即间断静脉推注未稀释的多巴胺 ,急症行…  相似文献   
7.
胸骨下段小切口先心病矫治术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心脏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小、美观、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越来越为患者和医生所接受。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2月 ,我院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 18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8例中 ,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3~ 15岁 ;体重 14.5~ 42 kg。其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13例 (单纯膜部 10例、干下型 2例、嵴下型 1例 )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5例 ,均为继发孔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查体、心脏超声、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 ,皮肤切口上端起自胸骨角…  相似文献   
8.
双孔二尖瓣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 ,1994年以来我们手术治疗 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例 1 男 ,5岁。胸骨左缘 3、4肋间闻及 3 VI级收缩期杂音 ,心尖区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P2 亢进。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 :双孔二尖瓣狭窄、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术中见二尖瓣孔有左右两个 ,两孔上方有狭窄隔膜 ,切除隔膜后 ,见左孔直径 1 2cm ,右孔直径 1 8cm ,无关闭不全 ;修补直径 1 5cm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 2d病儿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尸检发现 ,二尖瓣大小两孔呈前内、后外排列 ,中间隔以宽 0 8cm的纤维肌…  相似文献   
9.
自 1 994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 ,我们采用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径路 ,在体外循环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374例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74例中 ,男 2 0 0例、女 1 74例 ,年龄 1~ 55岁 ,体重 1 0~ 74kg。其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 81例 (上腔型 1 7例 ,中央型 1 2 2例 ,下腔型 42例 ) ,合并部分型右肺静脉异位引流 1 2例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裂 1例 ;室间隔缺损 1 92例 ,均为膜周部缺损。1 .2 手术方法 麻醉后患者平卧 ,右胸抬高 45°,右上肢屈肘悬吊于手术台支加上。取右胸前外侧切口 ,女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精氨酸 (L- Arg)对体外循环 (CPB)术后患者红细胞 (RBC)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心肺分流术 (CPB)术后患者 60例 ,分为 L- Arg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 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和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的动态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 RBC- C3b RR、RBC- ICR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 ,CIC于术后 2周恢复正常。结论 :围术期应用精氨酸可促进 CPB术后患者 RBC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