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tar~(PIns))的荧光分析技术,去检测与比较羊抗大鼠甲胎蛋白抗体(αAFP)与蓖麻毒蛋白A链(RTA)偶联物(αAFP-RTA)、RTA及αAFP和BTA的混和物(αAFP+RTA)对大鼠腹水型肝癌细胞AH66的体外杀伤作用。其αAFP-RTA、RTA和αAFP+RTA的剂量均以RTA的克分子浓度计算,致死50%靶细胞的浓度(IC_(50))分别为6×10~(-9.6)mol/L、6×10~(-8.4)mol/L、6×10~(-8.2)mol/L。αAFP-RTA与RTA的IC_(50)之比为1:12,αAFP-RTA与αAFP+RTA的IC_(50)之比为1∶14。相当于αAFP-RTA中抗体量的αAFP对AH66细胞不显示杀伤作用。实验证明,αAFP-RTA有明显的导向杀伤靶细胞的效应。上述实验结果与以台盼蓝除外试验所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黄怀  虞容豪  古菁  温建新 《重庆医学》2006,35(19):1753-175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系家庭妇女.患者于2006年2月24日夜间23:00左右被家人发现洗澡后晕倒在浴室,当时呼之不应,即通过120急救中心送到附近医院,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头颅CT检查:缺氧性脑病.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给予吸氧(单侧鼻塞吸氧)、脱水、支持等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呕吐多次,次日下午行高压氧(HBO)治疗后意识转为清醒,但6d后患者出现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定向力丧失,注意力涣散、思维障碍,拒绝进食,时有懒言或哭笑无常、易激怒,继续予以每日1次HBO及药物治疗,病情仍不断加重,于3月3日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收入我院.入院查体:T 36.5℃,P 92次/min,R 18次/min,BP 120/80mm Hg(1mm Hg=0.133kPa).意识清楚,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定向力均丧失,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增高.入院后做脑电图:重度异常(α波减少,慢波增多),头颅MRI检查:缺氧性脑病.  相似文献   
3.
脑机接口是一项不依赖于大脑常规信息输出通路(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就可实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的技术。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辅助诊断和辅助治疗的脑机接口系统已经在医学上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近年的研究发现,脑机接口可应用于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的检测及评估。本文就脑机接口在意识障碍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10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的102例创伤性植物状态病例,主要研究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高压氧治疗次数以及高压氧治疗时机等因素与疗效的关系。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吸纯氧80min,1/d,20次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0.2%,意识恢复率63.7%。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30天及31~60天组有效率明显高于〉60天组(0.05〉P〈0.001)。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是治疗脑外伤后植物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与脑外伤时昏迷程度呈反比,与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疗程呈正比。  相似文献   
5.
古菁  黄怀  虞容豪 《重庆医学》2005,34(12):F0003-F0004
患者,男,76岁。用蜂窝煤取暖后意识障碍10h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予以吸氧、静滴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药物治疗,次日8:00左右清醒,但未坚持治疗。1周后意识逐渐转差,反应迟钝,言语不清,肢体乏力,并逐渐出现大小便失禁,再次给予丹参、川芎嗪、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药物,症状逐渐加重,2004年1月12日以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收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平时自服尼群地平,血压控制尚可。入院查体:T36.4℃,P96次/min,R16次/min,BP180/80mm Hg(1mm Hg=0.133kPa),意识清醒,呼之有反应,情感反应淡漠,不完全混合性失语,计算力、理解力、…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使用的腰穿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腰穿针给操作者带诸多不便,并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本人设计的一次性腰穿针,可以弥补以上缺点,使得操作上更加简便,与现行腰穿工具比较具有四个优点。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7岁,因"意识障碍15 d"从外院转入我院.入院诊断: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入院查体:去皮层状态,强哭强笑,有中枢性躁动、大汗、呼吸急促、脉搏快.给予高压氧,药物促醒、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治疗.  相似文献   
8.
背景:高压氧可诱发脑梗死形成,但以何种药物预防以及药物的预防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比较硝酸酯类及钙拮抗剂对高压氧诱发脑梗死形成的预防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的回顾性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高压氧科和神经内科。对象: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及其中发生脑血栓形成的6例患者,其中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方法:将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①硝酸酯类组34例。②钙拮抗组49例。③未特殊用药组109例。以年龄≥60岁、原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梗死(或脑出血)、高黏血症和糖尿病为危险因子,在不同危险因子簇集水平上分析药物的预防作用。干预: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3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药物的前提下,硝酸酯类组口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组口服西比灵或络活喜等,未特殊用药组则没有预防性使用药物。主要观察指标:危险性指标为脑血栓形成危险因子。结果:簇集4个以下危险因子者无一例发生脑血栓形成,在簇集4个及以上危险因子的水平上,硝酸酯类药物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而钙拮抗剂组中有33.3%发病,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有显著的预防作用,而钙拮抗剂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2004年1~12月702例患者高压氧(HBO)治疗适应证情况,为今后科学制定、合理使用HBO治疗适应证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华医学会HBO医学分会颁布的<医学用HBO舱管理与应用规则>(简称<规则>),回顾性分析702例门诊或住院筛选后有HBO治疗适应证并要求行HBO治疗的脑梗死、颅脑外伤等各种患者的病种构成及其顺位.结果702例患者涉及25个病种,适应证的重点突出,多数病例属神经内、外科范畴,其中脑梗死、颅脑损伤分别为164例、121例,占702例患者的23.4%、17.2%,排在第1、2位.HBO急症治疗共开展45例,占全部治疗病例的6.4%,危重患者的HBO治疗共43例,占全部病例的6.1%.结论702例患者基本符合<规则>规定的适应证要求,HBO的急、危、重症工作开展较好,治疗病种较多,但仍可继续探索新的适应证,使其不断完善、规范,仍需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的HBO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创伤性植物状态(VS)的护理疗效.方法:对124例创伤性植物状态患者在早期采取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VS患者中,意识恢复79例(63.7%),脱离植物状态8例(6.5%),总有效率为90.2%.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脑损伤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加强进舱前、舱内及出舱后的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