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紧密连接蛋白中水闸蛋白(claduin-1,claudin-7),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明确养血解毒方对银屑病表皮通透屏障的修复作用,为养血解毒方治疗银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喋呤组、养血解毒方组,制备甲氨喋呤溶液、养血解毒方水煎剂对应灌胃干预,同时小鼠背部剃毛后给予咪喹莫特涂抹诱导银屑病样皮损模型。每日拍照记录皮损形态并对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水油测试笔检测皮损表皮含水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测量表皮厚度;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相关的核抗原(Ki67);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兜甲蛋白(loricrin),真皮中CD3^+T淋巴细胞浸润和紧密连接蛋白claduin-1,claudin-7,occludin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皮损中claudin-7,occludin的表达。模拟银屑病皮损微环境,建立白细胞介素-17(IL-17,1 mg·L^-1)刺激的角质形成细胞(Hacat)模型,制作养血组分、解毒组分、养血解毒方喷干粉进行干预。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8(CCK-8)法检测药物对Hacat细胞的毒性;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药物对角质形成细胞claudin-1,claudin-7,occludin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养血解毒方可显著减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现,降低PASI评分及皮损表皮厚度(P<0.01),增加皮损区表皮水分含量(P<0.01),减少表皮ki67,loricrin的异常表达和真皮CD3+T细胞浸润(P<0.01),并增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7,occludin的表达(P<0.05),增加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体外研究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养血解毒方组和养血组分组明显升高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7,occludin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组分组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养血解毒方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间紧密连接的表达抑制其异常的增殖分化过程,进一步恢复破坏的表皮通透屏障,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其中养血解毒方的养血组分对调节紧密连接的修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中医学记载为“白疕”“松皮癣”“干癣”“风癣”。赵炳南先生认为与“白疕”更贴近。《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白疕(疕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外科大成》云:“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屑,俗称蛇虱,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文献多次提到本病为血燥之病。燥邪与湿邪性质对立、又互相共存。现就燥邪与湿邪在银屑病中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俗称为"牛皮癣",属于中医"白疕"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且反复发作的,以红斑、脱屑、斑块为主要皮损的皮肤病,其病程缠绵反复,顽固难愈,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古代医学将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总结为风、湿、热、燥、毒等范畴,临床辨证分型主要以血热、血瘀、血燥常见,治则主要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养血润燥,临床用药以凉血、养血及活血类等理血中药为主。本文主要对理血中药及临床中常用的几味理血中药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microRNA是血管再生重要的调控因子,主要作用于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其中,miR-200b对糖尿病慢性创面血管再生的负调控作用研究日益深入。目前已知其作用靶点包括Ets-1、VEGF、VEGFR1、VEGFR2和GATA蛋白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方(QGLXJD)、凉血活血方(LXHX)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行为学及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剔除背部毛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模型组(M)、清肝凉血解毒方组(QG)、凉血活血方组(LX)和甲氨蝶呤组(MTX)。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IMQ)诱导皮肤银屑病样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每日进行评分,分别运用旷场及高架十字迷宫评价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HE染色后光镜下测量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及表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皮损中IL-23、IL-1β、IL-1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中NPY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M组表皮厚度、PCNA、CD3+T细胞、IL-1β、IL-12、IL-23 mRNA表达均增加(P0.05);其余组与M组相比,表皮薄,PCNA、CD3+T细胞、IL-1β、IL-12、IL-23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银屑病样小鼠焦虑水平高,以M组最为明显;QG组与M组比较,焦虑水平低,而LX组与QG组比较,焦虑水平高;NPY在M组中表达最多,在LX、QG、C组表达依次减少。结论:清肝凉血解毒方能改善银屑病样小鼠的焦虑行为,下调NPY的表达水平,从整体角度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  相似文献   
6.
巨噬细胞被认为是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过程的"总指挥",在愈合过程中,巨噬细胞胞葬与表型转换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生物学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胞葬作用机制的受损将影响巨噬细胞表型的转换,导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对银屑病小鼠皮损改善作用和对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组采用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7 d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造模同时,艾灸组予背部皮损悬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西药组予1 mg/kg甲氨蝶呤片溶液灌胃给药,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干预7 d。观察各组小鼠每日皮损变化情况,并评定其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HE染色法观察小鼠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阳性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IL)-17A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皮损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IL-6 mRNA相对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背部鳞屑增多、肥厚,皮肤干燥,表皮红肿,浸润明显,PASI各项评分与总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艾灸组小鼠PASI鳞屑、浸润评分和总分低于模型组(P<0.01),西药组小鼠PASI浸润评分和总分低于模型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比较养血方与养血解毒方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养血方组和养血解毒方组,每组10只,采用背部涂抹咪喹莫特的方式诱导银屑病样模型。动态观察皮损变化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通过皮肤水/油测试笔检测小鼠背部皮肤水/油含量;HE染色观察皮损病理改变并检测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表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真皮中CD3+T淋巴细胞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皮损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3和IL-1β的mRNA相对含量。结果:养血方组、养血解毒方组和甲氨蝶呤组背部皮损表现均优于模型组,PASI评分和表皮厚度均低于模型组,皮肤水分/油分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养血解毒方组背部皮损表现和皮肤水分/油分含量优于养血方组,PASI评分和表皮厚度低于养血方组;养血方组、养血解毒方组和甲氨蝶呤组皮损表皮PCNA表达与真皮CD3+T细胞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养血解毒方组表皮PCNA表达与真皮CD3+T细胞表达均低于养血方组;real-time PCR显示养血方组与养血解毒方组IL-17、IL-23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养血解毒方组IL-1β的mRNA相对表达低于养血方组。养血解毒方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皮损表现无明显差异,皮肤水/油分含量和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优于甲氨蝶呤组。结论:养血方与养血解毒方可通过降低T细胞活化相关因子含量,减轻免疫反应,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同时养血解毒方效果优于养血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火针对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及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比较不同火针干预方式(局部火针围刺和火针"大椎""足三里")对该模型的疗效.方法:将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火针围刺组、火针穴位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涂抹咪喹莫特乳膏诱导银屑病样皮...  相似文献   
10.
瘢痕疙瘩属于良性皮肤肿瘤,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属于临床难治性皮肤疾病,且治疗后复发率高。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历史悠久,对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阐明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经济易行,能有效降低临床复发率,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