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我国居民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中医药科普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在参考政府指南和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全国随机发放1800份,回收1486份,共得有效问卷1050份。调查内容涉及性别、年龄等7项基本信息和中医学科属性、中医学科优势、人体生命规律等17项中医药科普知识。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统计各项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情况的均值和标准差值,进行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若方差齐者使用LSD检验,方差不齐则使用Tamhane’ T2法。结果我国居民对中医药科普知识总体认知水平比较有限,17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总认知程度均值为2.07,标准差值为0.53;认知程度均值最高的是服药注意事项2.47;认知程度均值最低的是五行学说为1.78。年龄组间分析显示,40~49岁组人群最低(33.04);教育程度对我国居民的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程度有显著影响,“未上过学”和“高中学历”2组,分别与相邻组间的认知水平差异最为显著;职业组间分析显示,学生组认知程度最高,与农民组的差异最为显著( P<0.001,均值差=6.125);家庭月均收入组间分析显示,5000~9999元/月组与1000~4999元/月组间差异最为显著( P<0.001,均值差=2.870);健康状况变化程度(1年内)组间分析显示,自述“好一些”组与“差多了”组间差异最为显著( P<0.001,均值差=7.058)。结论我国居民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亟需改善中医药科普认知现状。中医药科普内容应当系统化,加强中医思想和基本理论的普及是重点。中医药科普工作需更加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其改善公众健康总体水平的社会公益作用。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水平量化评价方法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居民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中医药科普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在参考政府指南和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北京市内随机发放490份,共得有效问卷336份.调查内容涉及性别、年龄等7项基本信息和中医学科属性、中医学科优势、人体生命规律等17项中医药科普知识.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统计各项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情况的均值和标准差值,进行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若方差齐者使用LSD检验,方差不齐则使用Tam-hane’T2法.结果 北京市居民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17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总认知程度均值((x))为2.13,标准差值(s)为0.55;认知程度均值最高的是服药注意事项(2.56);认知程度均值最低的是五行学说(1.80).年龄组间分析显示,40~49岁组认知程度最低,与20 ~ 29岁组均值差为6.147;教育程度对认知程度有显著影响,初中及以下学历与高中及以上学历之间认知程度差异最为突出;家庭收入对认知程度有影响,5000~9 999元/月组与1 000元以下/月组有差异(P<0.05),与1000~4 999元/月组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人群中医药科普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异,学历和职业(P<0.01)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居民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农民、收入较低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及40~49岁中年人是中医药科普的四类重点人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其认知水平,改善个人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还应加强理论建设,建构能够兼顾科学性、适用性和通俗性的中医药科普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安徽省定远县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对新农合参合居民就诊流向的影响。方法:开展访谈了解县域医共体主要改革举措,收集2015—2016年新农合平台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结果:2015—2016年参合人员就诊流向发生改变;(1)县域外住院病人减少了3.31%;(2)县域内县乡两级医疗机构门诊、住院人次显著增加,且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数增长幅度大于县级医院;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数下降。3)县域外诊疗费用远高于县域内,且县级医院次均费用增长明显,而乡镇卫生院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助于减少县域外住院人次数、减轻新农合基金压力;进一步改善县域就诊流向面临人才短缺、信息化发展滞后等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安徽省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方法:通过访谈了解安徽省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做法及与医共体的关系,收集2014—2016年新农合平台数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结果: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不足、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识不足等问题。结论:县域医共体通过统一管理制度建立起责任共同体,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形成区域发展共同体,结合按人头支付方式形成区域医疗机构利益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及效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签约人群补偿水平的提升和签约医生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