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较多,但建立方法各式各样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文章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角度出发,就目前PMOP模型动物选择、构建方法和模型动物与临床吻合度进行对比,结合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思路,从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PMOP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金化浊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瘀肺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本院66例AECOPD痰热瘀肺证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清金化浊方。2组均治疗7 d。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 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急性血栓事件。结果治疗期间, 66例患者中4例标本溶血, 2例误纳入退出研究, 最终对照组28例、研究组32例进入疗效统计。治疗后, 研究组血浆t-PAIC[(6.19±1.93)μg/L比(7.42±2.71)μg/L, t=2.0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血清TNF-α[(71...  相似文献   
4.
医疗设备的精准度和安全性直接影响临床诊疗的结果,精准医疗背景下应重视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医用计量器具准确可靠,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本文首先探讨在精准医疗背景下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的作用,提出医学计量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因失误、医疗设备使用环境和配套设施对计量管理工作的影响,以及医疗设备计量检测范围局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独活寄生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药-靶基因-病种”生物预测模型,明确独活寄生汤作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方法:首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的靶点预测功能收集独活寄生汤的化学成分及靶点,利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确定基因靶点简称;其次,对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比较基因组数据库(CTD)等数据库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靶标查询;最终,综合提取中药复方与疾病的核心作用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平台和Cytoscape软件的拓扑分析功能,获取“方药-靶基因-病种”的关系网络,使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确定独活寄生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与关键通路。结果:筛选出独活寄生汤202个有效化学成分,276个潜在基因靶点,其中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共同靶点基因88个。PPI网络分析发现AKT1、IL6、JUN、MAPK、VEGFA、IL1B是独活寄生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明确了107个富集条目,主要涉及蛋白酶的激活、细胞因子的结合、DNA结合转录与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的富集形态;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筛选出了153条与独活寄生汤相关的蛋白通路,差异蛋白表达靠前的通路包括慢性炎症作用通路IL-17、促炎通路TNF及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等。结论:独活寄生汤配伍科学严谨,靶点覆盖全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精准治疗”的科学内涵。独活寄生汤通过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起到抗炎症免疫反应、细胞修复的作用,后期当进一步通过从分子、动物、临床等层面,借助计算机、体内、体外的一系列技术进行验证,为临床用药组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柔性管理理论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柔性管理的措施,执行一段时间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并以同期我科收住的100例患者就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自评认为对柔性管理的定义有较好理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沟通交流能力好、护理工作得到肯定与赞扬、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好、个人专业发展机会好的数量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柔性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1.43%,而柔性管理实施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仅为45.71%。柔性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的优良率较柔性管理实施前满意度有明显的差异性( P<0.05)。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促进护理人员满足感的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增加,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实践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中成药应用规律。方法:从 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利用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采集CR临床数据,研究对象为中国中医科 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628例CR住院与门诊患者。以使用中成药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复杂网络liquorice软件 计算中成药与西药、中成药与外用中药制剂应用的关联频度和互信息值,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中成药使 用例数分析,排在前两位的中成药为瘀血痹胶囊、颈舒颗粒。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频次分析,颈舒颗粒与注 射用腺苷钴胺联用频次最高,关联频度为822,互信息值为268.07。中成药与外用药物联合应用频次分析,痹祺 胶囊与代温灸膏临床联用频次最高,关联频度为384,互信息值为1754.76。结论:进一步证实中成药治疗CR患 者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治法。中西药联用、中药制剂内服外用联合在实践中应用广泛,联合用药的 疗效、作用特点及安全性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8.
9.
鉴于促进中医临床人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笔者在多年医院临床及科研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认为,中医药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均需要引入现代科研方法。另外,通过对中医临床人员科研能力现状的分析,认识到中医临床人员尚存在科研能力不足、科研方法欠缺、科研思维单一等问题,因此提出重视中医临床、借鉴专家经验、增加培训、建立评价和奖惩制度等多项对策,以期为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及中医临床人员提供参考,最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提升医者临床科研能力的目的,为中医的创新和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是中医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护理学科是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之一,探索中医医院护理学科建设的思路与模式,是实现中医医院“精品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医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