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进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301例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IVF/ICSI-ET治疗.将301例患者分为5组:A组为肌壁间肌瘤组且肌瘤均未压迫宫腔,共167例;B组为肌壁间肌瘤组且肌瘤不同程度压迫宫腔,共23例;C组为单纯浆膜下肌瘤组,共47例;D组为黏膜下肌瘤组且IVF/ICSI-ET治疗前行宫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共7例;E组为IVF/ICSI-ET治疗前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共57例.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IVF/ICSI-ET治疗、不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167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数目将A组分为3个亚组:1个肌瘤组52例、2个肌瘤组60例、≥3个肌瘤组55例;按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大小将A组分为2个亚组:<4cm组114例、≥4 cm组53例.分析子宫肌瘤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B、C、D、E组及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肌瘤数目亚组或肌瘤大小亚组间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无妊娠并发症及胎儿畸形发生,A组、E组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畸形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的不孕症患者行IVF/ICSI-ET助孕的临床结局较好;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数目和大小、IVF/ICSI-ET治疗前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对不孕症患者的IVF/ICSI-ET助孕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女方经阴道超声取卵手术导致泌尿系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2012年至2020年辅助生殖技术女方取卵手术中发生泌尿系损伤的临床资料、疾病类型、发现时机、诊治情况、预后及处理措施。结果 44 144例取卵手术中,发生泌尿系损伤20例,发生率为0.045%。其中膀胱损伤19例,输尿管损伤1例。在膀胱损伤中,术中发现1例,术后发现18例,输尿管损伤为术后发现。其中有8例是在进行了胚胎移植术后才发现,最终有4例获得妊娠。全部的病例经对症处理、膀胱冲洗和(或)膀胱镜检查、止血等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女方取卵手术损伤虽小,但要注意防范泌尿系损伤发生的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利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学、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hyaluronan binding assay,HBA)与体外受精率的相关性。方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ortation,IVF-ET)中精子形态学155例和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38例进行分析,分别观察女方MⅡ卵子1509个和327个,记录受精和未受精卵的数目,并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结合率和受精率的相关性。结果精子正常形态率≤5%、6%~14%、≥15%对应的MⅡ卵子受精率分别为48.05%、72.25%、81.79%,各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的结合率≤40%、41%~69%、≥70%对应的MⅡ卵子受精率分别为55.17%、72.07%、75.31%,≤40%组和其它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精子正常形态率与卵子的受精率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精子-透明质结合试验的结合率与卵子受精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此两项参数可作为选择不同的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胰腺干细胞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易于分化,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种子细胞。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胰腺内、外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的分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8/2007-08在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SPF级新生昆明系小鼠25只,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以Ⅳ型胶原酶消化小鼠胰腺组织,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细胞混悬液,分别从第1界面(磷酸盐缓冲液/1.068 g/L Percoll液)、第2界面(1.068 g/L Percoll液/1.096 g/L Percoll液)、第3界面(1.096 g/L Percoll液/ 1.118 g/L PercolI液)收集细胞,添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低糖DMEM培养基进行体外连续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双硫腙染色判断各界面细胞的来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界面细胞巢蛋白、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蛋白1、角蛋白19的表达。 结果:从第1,2界面收集到的细胞80%~90%双硫腙染色后胞质呈铁红色,表明主要来源于胰腺的内分泌部;从第3界面收集到的细胞双硫腙染色后胞质不染色,表明来源于胰腺的外分泌部。从胰腺的内、外分泌部均可分离出大、圆、单个核的细胞,巢蛋白染色呈阳性表达。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来源于胰腺内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形态保持不变,呈集落样生长,表达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蛋白1,有向胰腺内分泌部β-细胞分化的趋势;来源于胰腺外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呈铺路石样形态,表达细胞角蛋白19,出现向导管上皮细胞分化的趋势。 结论:新生昆明小鼠胰腺的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均存在巢蛋白阳性的细胞,前者具有分化为β-细胞的能力,后者具有分化为导管上皮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皮雌二醇凝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激素替代周期(HRT)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行HRT-FET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雌激素剂型分为A组(经皮雌二醇凝胶,31例)和B组(口服戊酸雌二醇,5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积水复发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因盆腔输卵管因素第一次行IVF-ET助孕的病例资料,A组为腹腔镜确诊输卵管积水且行双侧输卵管近端结扎术+远端造口术,共379例,根据其术后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过程中有无输卵管积水复发分2个亚组,A1组无积水复发共217例,A2组积水复发共162例;B组为既往行腹腔镜确认无输卵管积水,COH过程中超声检查未发现输卵管积水者,共205例。比较3组间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移植结局。结果 3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basal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bFSH)、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 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收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生殖科(广西生殖健康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不孕症妇女子宫内膜和息肉组织做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分子整合素αvβ3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αvβ3表达分布情况,为研究提高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症患者妊娠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生殖健康中心收集30例确诊为EP不孕症并做IVF-ET患者的子宫内膜和息肉组织作为研究组,另取30例同期在该中心以丈夫不育为主因做IVF-ET的非EP患者(接近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期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划生育门诊收集30例非EP非不孕症的取环诊断性刮宫(诊刮)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对照组(IUD避孕组),内膜和息肉由宫腔镜或诊刮获得,分别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及整合素αvβ3免疫组化染色,以大肠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组(15例),以同种无关血清替代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组(30例).结果:整合素αvβ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胞核、胞质均普遍强阳性表达;阴性对照组则基本无表达;正常对照组可见腺上皮胞质、胞核普遍阳性表达,间质细胞胞质普遍阳性表达而胞核基本不表达;IUD避孕组局部腺上皮阳性表达(胞质为主),间质细胞局部散在点状阳性表达;研究组内膜腺上皮胞质、胞核均强阳性表达,间质细胞胞质一般阳性表达而胞核不表达;研究组息肉组织腺上皮胞核、胞质基本不表达,间质局部散在小片状强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结果显示,IUD避孕组子宫内膜和研究组息肉αvβ3阳性染色区域(Area)和累积光密度(IOD)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广西IVF-ET的EP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及息肉组织整合素αvβ3免疫组化染色以间质局部散在小片状强阳性表达为主,腺上皮基本不表达,Area和IOD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用秋水仙碱给大鼠灌胃复制雄性大鼠生精功能减退模型.方法:20只雄性性成熟大鼠随机分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秋水仙碱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高剂量组,秋水仙碱片以蒸馏水溶解,低剂量组按1.6 mg/kg、高剂量组按3.2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5周;环磷酰胺粉剂则以生理盐水溶解配成20 mg/mL浓度,用时按50 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连续5周.对照组方法同上,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5 mL/k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秋水仙碱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大鼠睾丸有不同程度的生精小管萎缩,生精细胞减少,排列松散,生精小管间腔隙扩大,管腔内精子细胞数量减少.结论:用秋水仙碱灌胃可复制雄性大鼠睾丸生精功能减退模型.  相似文献   
9.
输卵管积水处理方法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治疗的518个周期资料,根据输卵管积水处理方法分为A组控制性超排卵(COH)及取卵时经阴道超声(TVS)穿刺抽吸输卵管积水55个周期,B组COH经TVS观察有输卵管积水未经处理58个周期,C组有输卵管积水史39个周期,D组输卵管积水造口术34个周期,E组同期因输卵管不孕因素行IVF-ET治疗332个周期并作为对照。结果:各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15.39%、9.79%、21.28%、22.22%、19.71%,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5.46%、 18.79%、38.46%、38.24%、35.84%,B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最低,与C、D、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VS探测到的输卵管积水未经处理而行IVF-ET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较低,COH中经阴道抽吸输卵管积水和输卵管积水造口术可提高IVF-ET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鉴定1个广西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家系的KRT9基因致病突变位点.方法 收集EPPK家系中8个患者和2个健康成员的血液样本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分析和筛选潜在突变位点,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anger测序对候选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 该家系所有EPPK患者的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