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为开展餐桌污染治理,实施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方法]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进行评价。[结果]8类357件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超标率7.0%;4类192件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未检出,但在蔬菜、茶叶种植过程中滥用农药依然存在;3类109件花生及其制品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达77.1%;7类620件样品中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经3年“餐桌污染”治理后,居民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主要食品及副食品符合卫生要求,为建立“食品放心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4-2005年厦门市食品污染状况,探讨提高食品安全与卫生质量的措施。方法污染物监测步骤按《福建省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计划和实验室工作细则》和《福建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和实验室工作细则》的要求采样和送检;并按现行各类食品的相应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年共监测488件食品,总合格率93.88%铅、镉、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源性致病菌及微生物的合格率分别为82.35%、81.33%、96.26%、87.56%和94.69%。结论2年中食品的污染状况调查,大部分食品污染物的含量还是在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内,但所监测的各种食品也存在着滥用添加剂等污染物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标碘盐供应前后厦门市沿海8-10岁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变化情况,为下一步碘缺乏病防控策略调整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在新标碘盐供应前及食用新标碘盐后的第3、6、9个月调查厦门市翔安区8-10岁学生和孕妇的尿碘、尿比重、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居民日人均食盐摄入量。结果自来水水碘含量为4.2μg/L,基线调查、第二、三次评估日人均食盐摄入量均数分别为5.7、6.9、6.9 g;基线调查、第一、第二、三次评估,8-10岁学生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都分别为97.1、93.1、98.0和98.0,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8.7、24.7、24.0、25.3 mg/kg,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2.0、177.7、181.7和134.5μg/L,尿比重均值分别为1.0157、1.0196、1.0213和1.0184;孕妇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7.8%、84.6%、84.4%和90.2%,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7.8、25.7、24.3和23.7mg/kg,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03.8、128.5、138.9和100.2μg/L,尿比重均值分别为1.0123、1.0153、1.0180和1.0143;尿碘与采样季节、气候及尿比重有关,尿碘值与尿比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新标碘盐实施前后,8-10岁儿童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但孕妇碘营养均不足,要采取措施加强孕妇碘营养,保障人群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4.
厦门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厦门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厦门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急救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风险沟通能力等6个方面。结果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发展较为均衡,但在应急能力建设的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各医疗机构开展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种类及各类毒物的检测能力亟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和风险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厦门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应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郭志南  陈国伟  陈华芳  荣飚 《医学动物防制》2012,(12):1299-1301,1304
目的了解和掌握厦门市人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规律和分布特点,制订符合厦门市实际情况预防控制方案。方法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个案调查、疑似病例监测、医院HFRS漏报调查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厦门市2005-2010年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6例,以青壮年为主,35~60岁占81.25%(13例),平均年龄49.75岁,男女性别比7∶1,职业以农民最多,共8例(占50.00%);岛内湖里和思明区发病数占全部发病数的81.25%;发病季节呈秋冬季(10~12月)高峰;2005-2010年出血热病例主动监测送检阳性率7.89%,漏报率调查未发现漏报现象;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1.63%。结论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呈散发分布,加强湖里区、思明区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力度,加强医疗机构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诊疗培训,提高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厦门市主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以及与食源性疾病的关系,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建立完善食源性致病菌的主动监测和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样品按《福建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和实验室工作细则》测定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按《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进行食物中毒的报告、诊断与调查处置。[结果]检测我市9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检出副溶血弧菌和沙门菌等。2004—2007年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和发病人数,微生物性均占首位,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结论]建立厦门市食源性致病菌及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和控制体系,达到疾病预警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厦门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常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评价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方法综合文献和专家咨询构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对三级指标进行筛选并设置权重。应用筛选后的指标体系对厦门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指标体系筛选出5项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评测结果显示厦门市急救中心和三甲医院综合分数较高,农村医疗机构和私营医院得分相对较低。结论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厦门市卫生应急能力进行常规量化考核,现有基础上应重点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同时应加强私营医院的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2004~2005年食品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市2004~2005年食品中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铅、镉污染的主要是粮食、蔬菜、海产品及猪肾等,2005年比2004年铅污染有加重趋势;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基本符合国家标准,滥用甲胺磷2005年比2004年下降一半,其它类农药滥用现象和超标却有所增多;食品中超标使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较普遍,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散装即食食品微生物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9~11日,福建省厦门市三家医院陆续报告3起旅行团旅客中出现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认真总结旅行团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过程的经验教训,为提高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监测和处置水平,处理好旅行团食源性疾病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常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方法]综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指标框架,采用专家评分法对三级指标进行筛选并设置权重。[结果]经过筛选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7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和44项三级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厦门市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现状进行评价的结果较为客观。[结论]该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厦门市疾控机构的应急能力现状和指明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向,可以利用该指标体系进行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常规量化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