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采用血红蛋白(Hb)、血浆铁(PI)、总铁结合力(TIBC)、血浆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转运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蛋白(SF)和SF/PI比值等指标,对66例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1.子宫肌瘤(包括肌壁间、浆膜下和粘膜下子宫肌瘤等)38例,年龄34~55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趋势及其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2010-2014年温州市死因监测资料,按ICD-10分类标准进行伤害死因编码。采用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分析伤害死亡特征;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评价死亡率变化趋势;用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YPLL率、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WYPLL率以及潜在经济损失值(PEL)评估伤害的疾病负担。结果 2010-2014年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42.54/10万(男50.37/10万,女34.11/10万)。机械性窒息、溺亡、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非故意跌落分别是0~、1~、15~及65~岁以上年龄组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非故意事故以及自杀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跌落、溺亡和机动车以外运输事故变化趋势不明显。2010-2014年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YPLL为239 382人年,WYPLL为182 350人年,伤害死亡所致的PEL达832 314.69万元。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的主要死因之一,伤害死亡疾病负担重;不同类型伤害死亡变化趋势不同;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伤害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西非地区埃博拉疾病治疗中心4级防护隔离条件下对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患者进行经验性诊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对2015年1月14~ 3月14日利比里亚中国埃博拉病毒病治疗中心留观收治的32例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患者为研究对象,医生在四级个人防护隔离条件下查房,以询问病史为主要诊断疾病依据,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 片,1/d)、左氧氟沙星(0.5g,1/d)、多维元素善存片(1片,1/d)、口服补液盐Ⅲ(2包,3/d)、全能营养素(40g,3/d)为基础用药联合对症处理的经验性治疗,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措施、疾病转归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平均年龄40.53±13.89岁(14~83岁),男22例,女10例。发病后就诊时间中位数4.5(1~30)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临床症状平均最高体温(38.36±1.01)℃,主要伴随症状包括乏力25例(78.13%),关节肌肉酸痛22例(68.75%),恶心呕吐17例(53.12%)、头痛16例(50%),食欲下降15例(46.88%),腹泻14例(43.75%),腹痛14例(43.75%)、咳嗽12例(37.5%)、胸痛10例(31.25%),呼吸困难5例(15.62%),吞咽困难4例(12.5%),呃逆3例(9.38%),消化道出血2例(6.25%)。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94±2.29)d。出院诊断包括急性胃肠炎1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7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硬化、腹水、肝癌待排1例,黄疸原因待查肝炎可能1例,哮喘急性发作1例,疟疾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26例好转出院,死亡6例,好转率77%。体温恢复到正常者23例,均发热恢复正常时间(3.51±1.60)d。患者未出现治疗无法耐受现象及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在西非地区缺乏实验室检查的特殊情况下熟练扎实地应用问诊、查体等医学基本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经验性疗法联合对症处理治疗西非地区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感染发热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埃博拉治疗中心(Ebola Treatment Unit,ETU)4级防护隔离条件下对疑似或可能埃博拉病毒病(EVD)患者进行医学观察和临床诊治的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4至3月14日利比里亚中国ETU留观收治的32例疑似或可能EVD患者为研究对象,医生在4级个人防护隔离条件下查房,以询问病史为主要诊断疾病依据,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 片,1次/d)、左氧氟沙星(0.5 g,1次/d)、多维元素善存片(1片,1次/d)、口服补液盐Ⅲ(2包,3次/d)、全能营养素(40 g,3次/d)为基础用药联合对症处理的经验性治疗。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治疗措施、疾病转归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平均年龄(40.53±13.89)岁(14~83岁),男22例、女10例。发病后就诊时间中位数4.5(1~30) 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最高体温(38.36±1.01)℃。主要伴随症状包括乏力25例(78.12%)、关节肌肉酸痛22例(68.75%)、恶心呕吐17例(53.12%)、头痛16例(50.00%)、食欲下降15例(46.88%)、腹泻14例(43.75%)、腹痛14例(43.75%)、咳嗽12例(37.50%)、胸痛10例(31.25%)、呼吸困难5例(15.62%)、吞咽困难4例(12.50%)、呃逆3例(9.38%)、消化道出血2例(6.25%)。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94±2.29) d。出院诊断包括急性胃肠炎1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7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腹水原因待查、肝癌可能1例,黄疸原因待查、肝炎可能1例,哮喘急性发作1例,疟疾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26例好转出院,6例死亡,好转率81.25%(26/32)。体温恢复到正常者23例,平均发热恢复正常时间(3.51±1.60) d。患者未出现治疗无法耐受现象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ETU对疑似或可能EVD患者进行密切医学观察并熟练扎实地应用问诊、查体等医学基本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经验性口服药物治疗联合对症处理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继发性肝动脉-门静脉瘘(APF)的超声造影(CEUS)灌注特征,并与异位复发HCC超声造影灌注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6年10月我院就诊HCC患者RFA治疗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继发性APF29例(共31个病灶),作为APF组;选取同时期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为异位复发HCC患者30例(共34个病灶),作为HCC组。比较两组患者CEUS灌注特征,包括动脉期增强形态,各时期增强水平。两组动脉期增强形态、各时期增强水平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APF组CEUS表现为动脉期楔形增强27个病灶(87.1%);HCC组CEUS表现为动脉期球形增强30个病灶(88.2%);两组患者CEUS在动脉期增强形态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F组门静脉期等增强28个病灶(90.3%),延迟期等增强25个病灶(80.6%);HCC组门静脉期低增强21个病灶(61.8%),延迟期低增强28个病灶(8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PF组动脉期高增强27个病灶(87.1%);HCC组动脉期高增强33个病灶(9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RFA治疗后继发性APF的CEUS具有特征性表现,认识这一点有助于与异位复发HCC鉴别。  相似文献   
6.
7.
全民食盐加碘对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全面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后福建省碘缺乏病动态变化趋势,评估干预措施效果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进程.方法 自1995年起每隔两年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在全省调查30个县,调查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家中盐碘及健康教育问卷.结果 全民食盐加碘后,福建省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1995年的44.6%提高到2005年的90.9%,居民非碘盐率由1995年的44.8%下降至2005年的6.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29.5%下降到2005年的1.3%,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111.8μg/L提高到2005年的158.1μg/L.结论 经过10年防治,福建省控制碘缺乏病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实现省级水平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8.
疟疾依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媒介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单细胞的原虫一疟原虫,以按蚊为传播媒介。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ovale)和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此外还有猴、鼠、鸟和爬行类等动物性疟原虫。当感染有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人体时,蚊虫唾液腺中的疟原虫子孢子随蚊虫的唾液侵入人体进入肝脏,开始红外期阶段。在肝细胞中行裂体增殖而形成许  相似文献   
9.
PCR鉴别诊断间日疟及恶性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建立能鉴别诊断间日疟与恶性疟的 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红内期疟原虫 SSUr RNA编码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3个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分别预期被扩增出 34 1bp和 4 31bp的 DNA条带。结果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模板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分别被扩增出预期大小的 DNA片段 ,并经限制性酶切证实 ;杜氏利什曼原虫、弓形虫、健康人血及空白对照均无特异性扩增条带 ;以该检测体系至少可检出原虫血症为 2 .56× 10 -7间日疟原虫感染和 1.0 8× 10 -5恶性疟原虫感染 ;69份镜检阳性的间日疟和 2份恶性疟患者血样 PCR检测均为阳性 ,1例发热待查患者PCR诊断为间日疟 ,与镜检复查结果一致 ,所有疟疾阳性标本中未检出混合感染 ,2 0份健康人血 PCR均为阴性。结论 :该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对于诊断间日疟和恶性疟以及鉴别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碘缺乏病实验室质量控制对于保证碘缺乏病监测的质量 ,为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 ,建立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运行机制 ,我省下大力气加强省、市、县实验室质控网络建设 ,尤其是近几年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的指导下 ,我省碘缺乏病实验室质控网络的运行步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 ,不仅各级各有关单位按时顺利完成了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指定的外质控样考核 ,而且在外质控样考核中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2 0 0 0、2 0 0 1年度外质控样考核 ,我省各个被考核的卫生防疫站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均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