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愈34例(85.0%),好转4例(10.0%),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水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创建护理医院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护理服务的内涵在不断的扩大,严格的床护比要求,使以往护理人员的缺编的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新员不断的充实到护理队伍中,导致护理队伍的年轻化.如何培养好年轻护士,认真分析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导升明片的比较,观察与评价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治疗气阴两虚、血络瘀阻证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合格受试对象4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组和导升明组(各20例,分别观察32和34只患眼),分别予以中药汤剂和导升明口服,30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相关体征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相比,中药治疗组和导升明组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综合疗效方面两组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结论 中药组和导升明组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血络瘀阻证患者的视力、眼底;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4.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协助其实现由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平稳过渡的关键环节.目前,二、三级医院均承担不同人数的大中专及本科护生的实习带教工作,但带教质量参差不齐,笔者通过规范入科培训,严格选拔带教老师,及时评估带教效果等方式,改进临床护生的带教方法,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疾病住院患者中的30例,男17例,女13例,为明显的中重度(2,3级)角膜水肿。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之中药。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膜充血消退时间、角膜水肿时间、畏光流泪消失时间、眼痛消失时间进行严格的记录。结果:治疗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其中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床边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前因素,为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ICU住院患者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1922例,直接穿刺动脉或通过留置测压管采集标本,进行床边血气仪分析,分析临床资料找出影响结果的分析前因素。结果:动脉测压管采集标本共1044次,全部一次检出结果,成功率为100.00%。直接穿刺动脉采集标本共878次,有76次标本未能一次检出结果,一次成功率为91.34%。结论:患者采血时的状态、采血部位、采血器具和采血环节是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前因素。控制分析前影响因素,可有效提高检测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合肾病科特点的护理交接班模式,以提高交班质量,加强对交接班质量的控制。方法:根据肾病科特点设计目标式护理交班本,各班根据交班本目标患者或事件进行交班,科室护理质量考核小组定期进行考核,对使用目标式交接班前后3个月进行护理质量分析,并比较同期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使用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分别为68.83%和96.22%,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71.81%和96.21%。结论:目标式交班本的应用,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脑动脉血流动力的改变及钙拮抗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25例脑出血患及15例使用尼莫地平的脑出血患病后48小时内至病后4周的经颅多普勒(TCD)动态观察资料。以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两侧MCA的Vm均可降低,PI均可增高,但血肿侧较对侧更为显,病后1周左右上述改变最为显,病后4周左右 恢复至病初水平;尼莫地平可使脑出血后脑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程度减轻,恢复至病初水平的时间缩短。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和由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水肿是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TCD可通过对脑底动脉流速、阻力指数的观察,对其发生、演变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尼莫地平可以改善脑血肿周围缺血状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探讨脑电图作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对2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100%,脑脊液异常率52.4%,头颅CT异常率10.8%。结论: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改变较脑脊液及头颅CT的变化为早,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进行辅助排痰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患煮45例使用振动排痰机进行辅助排痰。治疗频率15—30Hz,治疗时间15—20min/次,3—5次/日。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振动排痰机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心率及收缩压治疗前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振动排痰机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氧合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