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欲是一种本能的欲望,为什么有的女性性欲不太明显,有的则较强?有的女性初婚时性欲强,而婚后逐渐性欲衰退?中国女性应该如何看待性欲,在婚姻中影响女性性欲的因素有哪些?女性该如何提升性唤起的能力?本文通过国内外近期研究资料的整理探讨这些问题,发现现有性欲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性欲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性欲的研究对女性的自我认知、性唤起障碍以及婚姻生活的和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试性别对男女被试疼痛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6名大学生(男43名,女生53名)进行疼痛耐受试验。其目的是观测不同性别的主试对男女被试痛感表达的影响。分别在男、女主试面前测查被试的耐冷疼痛的程度。结果表明,男性在女主试面前表现出较轻的痛感,在男女主试面前疼痛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女性虽倾向于在男主试面前的表现出较强的痛感,但与在女主试前痛感差别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学术背景:渐进性肌肉放松是一种放松疗法,国外己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多种心身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效地帮助患者减轻负性情绪,适应治疗,改善生理功能。国内对这一技术也日益重视,但相关研究尚不多。 目的:对渐进性肌肉放松的概念、原理、历史发展予以介绍,侧重回顾关于渐进性肌肉放松在心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检索策略:由心理学及心身疾病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sites/entrez)1985-01/2007-10有关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临床治疗应用方面的文献,检索词 “Progressing Relaxation,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raining, Intervention, Treatment, relaxation and relaxation effect”等,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edu.cnki.net)1990-01/2007-10有关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临床治疗应用方面的文献,检索词 “渐进性肌肉放松,渐进性放松,干预”,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初步检索的文献量为外文636篇,中文15篇。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概念、原理、发展及其在心身疾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根据标准筛选共检索到文献32篇,其中外文23篇,中文文献9篇;3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②渐进性肌肉放松对患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③渐进性肌肉放松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④渐进性肌肉放松与其他心理干预方法的联合使用。 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简单易行、无副作用、不需专门的仪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既往研究表明,此技术能快速有效地降低多种心身疾病患者的应激水平,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疼痛和恶心呕吐,改善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远期生活质量。但目前对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的效果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性功能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是一种常见现象,正逐步在临床中引起关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性功能障碍的病因、类型、评估以及治疗加以综述,为临床中药物选择、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也日益开放,早期性行为、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强青少年对性知识、性道德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5.手淫是否影响性能力一般说来,适度的手淫不影响性功能,也不会影响人未来的生育功能。至于说过度手淫对性功能有影响,也主要指的是手淫后的负罪感和焦虑感造成对性功能的心理性影响。因为手淫有害的思想广泛传播,使人在手淫后往往缺乏一种欣慰感,因而容易产生悔恨...  相似文献   
7.
女学生的自慰方式与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女生自慰方式的认识,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和疏导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02-03/2005—07就诊于北京市第二医院心理科少男少女门诊心理咨询的自慰案例女孩22例,年龄5-25岁。案例情况:①案例1、2学龄前儿童,喜欢躺在床上双腿骑在毛巾被或棉被上,用力摩擦外阴局部,此时面红耳赤,出汗,医学上称为“小儿双腿交叉摩擦综合征”。②案例3初二学生14岁,坐椅子上就感觉外阴部不适,想用力摩擦局部,心理焦虑不安很影响学习。③案例4、5大专学生21岁,近一年来双腿搭在一起就想用力挤压外阴部,产生外阴局部兴奋感。④案例6大学生22岁,在洗浴中因水珠打在外阴部阴蒂时,产生兴奋刺激感,以后每次洗澡时即有这种感受。⑤案例7大学四年级学生25岁,晨练仰卧起坐时,双手抱头颈部,双下肢并拢用力进行仰卧起坐运动过程,突然外阴部有刺激兴奋感,之后经常有兴趣做这项运动。⑥其余15例均为以手的方式抚弄外阴部进行手淫行为,其中6例明确说明,自慰方式为抚弄阴蒂部位,9例未详细阐明用手自慰外阴方式。因年龄特点,其中许多问题与青春期发育性知识有关,在咨询过程,立足于保护隐私,对提出的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准确解答,给予性知识指导,达到疏导心理焦虑情绪的目的,属于心理障碍神经症者,结合相应的神经介质药物治疗。咨询治疗次数1—5次,平均(2&;#177;1.7)次,学龄前儿童主要是母亲协助治疗。其中1例自慰行为导致强迫思维者,在给予认识行为治疗的同时,结合药物“氨那芬妮”治疗6个月。结果:22例案例均进入结果分析。经心理咨询与治疗,21例行为改善明显。1例小儿双腿交叉摩擦综合征好转。但自慰症状仍然存在,临床追踪观察总结治愈率达96%。结论:自慰行为是青春期学生普遍的一种性生理反应,在自慰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不给予合理认识,容易在性心理成长过程形成误区,严重者引起心理疾病与人格扭曲障碍。学生本人、医学工作者和教育者,还有家长必须给予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问卷测量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于2004-06/2005-03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和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门诊选择接受血液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2例作为患者组观察对象.同期选择112例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与患者相匹配的无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个人一般资料问卷调查个人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情况、职业、婚姻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障资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子.采用1~5分5级记分方法评定.并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主要的影响因素.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评估患者的家庭支持功能.问卷的评分标准为总分≥7分属于高功能家庭,4~6分属于低功能家庭,0~3分为无效家庭.同时记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2项一般临床资料.组间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分别发放问卷112份,均全部收回,有效问卷率100%.①频数统计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10个自评症状分别是:精力下降,活动减慢,过分担忧,感到别人不理解,不同情,容易烦恼和激动,感到比不上别人,睡觉不深不稳,对异性的兴趣减弱,恶心或胃部不舒服,头痛,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组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5.30~26.60,P<0.001).③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测试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功能家庭、低功能家庭和无效家庭的例数及百分比分别为38/33.9、56/50.0和18/16.1,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3/65.2、23/20.5和16/14.3,两组差异显著(χ^2=24.94,P<0.01).④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为因变量,对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21项因素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经F检验,在P=0.10水平,共有11个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并发症、血清肌酐水平、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磷水平、血清钾水平、尿素下降率以及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加量)与症状自评总均分显著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筛选出4个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并发症、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和年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3.138,-1.1510.237,0.041,P<0.05.结论: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下降,患者的自评躯体症状明显.②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并发症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③家庭成员间相互爱护、相互支持、彼此间情感沟通可以提高患者对抗生活压力的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变迁,现代婚姻已经不再是终身契约,并且,近年来大多数人趋向于比较讲究婚姻生活的质量,如夫妻是否仍有感情,家庭生活是否满意等.  相似文献   
10.
漂浮疗法对大学生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英  胡佩诚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2922-2923
目的:采用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研究漂浮疗法对个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淋巴细胞转化率作为免疫功能变化指标。被试为43名大学生(男22名,女21名),年龄18~24岁。被试随机分为4组,其中前3组均采用漂浮疗法,但具体过程略有不同。第1组:漂浮,播放漂浮治疗专用音乐;第2组:漂浮,通过内部通讯系统进行放松指导;第3组:漂浮,无任何听觉刺激;第4组为对照组。每人完成4次治疗。结果:各组被试治疗前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F=0.733,P=0.539)。采用漂浮治疗的各组中,只有第3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91.7&;#177;4.2)%vs(84.8&;#177;7.2)%],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该项检查的结果也有显著性差异[(93.O&;#177;2.8)%vs(89.3&;#177;4.2)%]。第3组被试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变化显著大于第2组被试(t=2.168,P=0.043)。男女被试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在治疗前分别为87.68%和86.95%,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t=0.314.P=0.755)。男女被试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t=0.503,P=0.620)。结论:漂浮疗法的确可以提高被试的细胞免疫功能,但是漂浮治疗中使用额外的听觉刺激可能会影响到改善免疫力的作用。性别对于淋巴细胞转化率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的结果在应用于临床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