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得气”的自主神经效应。方法:以84例健康青年女性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得气组、不得气组和空白组。得气组针刺右侧足三里,深度2.5 cm左右,提插得气,行针5 min后出针;不得气组针刺足三里,深度0.4 cm,不提插,不得气。两组于针刺前、针刺后即刻、30 min与60 min行心率变异检测。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也在相应时段行心率变异(HRV)检测。指标包括:总功率对数(ln TP)、极低频对数(ln VLF)、低频对数(ln LF)、高频对数(ln HF)和低/高频比值对数(ln LF/HF)。针感强度采用麻省总医院针感量表(MASS)评估。结果:干预后即刻与干预前差值,得气组与不得气组、空白组比较,ln TP、ln VLF和ln L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ln H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不得气组比较,ln 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段,各组间HRV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气组干预后...  相似文献   
2.
五脏浊论     
目的基于中医理论分析及此前提出的"肾浊"观点,提出了心浊、肝浊、脾浊、肺浊致病的观点,阐述了五脏浊的来源和病因病机,并列举西医病症进行说明。五脏浊观点的提出,拓展了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太阳病中风证与伤寒证患者体质差异的物质基础。方法以健康在校大学生为目标人群,建立病例报告制度;在外感后24 h内联系课题组,根据感受外邪后反应状态的差异分为太阳中风证组和太阳伤寒证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外感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14天的症状,并检测外周血免疫指标(CD4+/CD8+、IL-1、IL-6、IFN-γ/IL-4、IL-12、sIgA、IgM)水平。结果共收集20例志愿者,太阳中风证组和太阳伤寒证组各10例。太阳中风证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太阳伤寒证组,太阳伤寒证组外感后第1、3天的恶寒、头痛、肌肉疼痛、咽痛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太阳中风证组,符合太阳伤寒证"卫闭营郁"的病机。两组患者在外感后不同时间点的外周血免疫状态均存在显著差异。太阳伤寒证组Th1型细胞因子与Th2型细胞因子、sIgA、IgM均呈相对高表达状态,Th1/Th2平衡向Th1型免疫偏移,即促炎相对占优势。太阳中风证组Th1型细胞因子与Th2型细胞因子、sIgA、IgM均呈相对低表达状态,Th1/Th2平衡向Th2型免疫偏移,即抗炎相对占优势。结论太阳伤寒证患者Th1型免疫相对占优势,太阳中风证患者Th2型免疫相对占优势,初步揭示了两种证候患者体质差异的免疫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药食两用中药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合“治未病”的理念,在疫情防控各阶段中均可应用。综述介绍了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祛湿化浊、补益(气阴)等常见药食两用中药的防疫应用概况,并提出建议供探讨。  相似文献   
5.
带下病,是以带下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的疏泄功能在带下病的病机转化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中医古典医籍及近年中药治疗带下病文献的回顾,了解疏肝法在带下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冲任入手阐述了闭经的中医病因病机,并将近年中医药治疗闭经的相关临床报道进行归纳,从调理冲任的方法及临床的分型论治两方面综述了调理冲任在闭经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治疗闭经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下病,是以带下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的疏泄功能在带下病的病机转化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中医古典医籍及近年中药治疗带下病文献的回顾,了解疏肝法在带下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合了作笔者此前提出的"肾浊""五脏浊"观点,展示了作者的中医衰老观。观点系统阐述了衰老的根源及其发生发展的机理,同时衍生出了相应的通调三焦治法。中医衰老观的提出,拓展了中医对于衰老的认识,也为衰老性疾病的治疗与科研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巴戟天丸防治D-半乳糖(D-gal)损伤成骨细胞骨丢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新生24 h Wistar大鼠提取的原代成骨细胞,利用D-gal对细胞进行干预,并给予巴戟天丸提取物行药物治疗。分别采用MTT法和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评价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水平;采用DCFH-DA荧光探针对成骨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进行测定。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对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NADPH脱氢酶1(NQO1)等氧化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内表达水平。结果 巴戟天丸能显著提高D-gal干预细胞的增殖水平和ALP活性,并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巴戟天丸能够显著促进细胞AKT蛋白的磷酸化,提高HO-1、NQO1的表达水平,进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此外,巴戟天丸提取物还可显著促进成骨细胞核内Nrf2的表达,激活Nrf2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结论 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巴戟天丸可防治D-半乳糖损伤引起的成骨细胞骨丢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和Nrf...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介绍关玲教授改良的结构针灸“刺脉术”及其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关玲教授在古典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生理的相关知识,以血管为切入点,挖掘整理了“刺脉术”,其通过刺激血管壁引发交感神经效应来治疗多种临床疾病,本研究就其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