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吸烟、体质指数(BMI)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危险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45~85岁的362例ARC男性患者组成,对照为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经频数匹配的362例患其它疾病的男性,采取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吸烟和饮酒等)、身体测量值、个体疾病既往史以及一级亲属白内障家族史等,并计算BM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各因素与ARC关系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

结果:调整年龄和多种混杂因素后的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吸烟时间及吸烟1~29支/d与发生ARC的危险性无关(P>0.05)。但吸烟≥30支/d与不吸烟者比较,发生ARC的危险性增加(OR=1.55,95%CI:1.16~2.85,P =0.026)。与正常BMI(18.5~)者相比,无论是瘦弱(<18.5),还是超重(24.0~)或肥胖(≥28)者发生ARC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分别为OR=1.34,95%CI:1.03~1.64,P=0.019; OR=1.55,95%CI:1.02~1.98,P=0.015; OR=1.71,95% CI:1.32~2.39,P=0.013)。与BMI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组相比较,病例组BMI最高四分位数者发生ARC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1.54,95% CI:1.08~2.46,P=0.022)。经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BMI较低和正常者吸烟与ARC无关(P>0.05)。但超重或肥胖者吸烟与发生ARC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分别为不吸烟者的2和1.7倍(OR=2.00,95%CI:1.49~6.65,P=0.003和OR=1.66,95% CI:1.63~13.21,P=0.002)。同样,BMI为最高四分位数吸烟者发生ARC危险性约是不吸烟者1.5倍(OR=1.46,95% CI:1.06~5.29,P<0.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并未发生改变。

结论:男性吸烟 ≥30支/d与ARC呈正相关,超重和肥胖的男性吸烟发生ARC的危险性显著地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高脂血症、糖尿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由年龄45~85岁的360例ARC患者所组成;对照为与病例同期入住相同医院,未患与ARC有关眼病的360例患者,对照组与病例采取1:1匹配方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疾病既往史等,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生化检测资料,包括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研究因素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病程、TC及TG与发生ARC的危险性无关(P〉0.05),仅HDL-C下降与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有关(OR=1.519,95%CI:1.093~2.110,P=0.013)。在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受损的研究对象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了73%(OR=1.734,95%CI:1.102~2.725,P〈0.001),而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了94%(OR=1.938,95%CI:1.293~2.906,P〈0.001)。糖尿病病程也与ARC呈显著性正相关,糖尿病病程〈10a和10~19a的病例发生ARC的危险性分别是未患糖尿病对照的2倍(OR=2.347,95%CI:1.502~3.752,P=0.010)和3倍(OR=2.683,95%CI:1.267~5.683,P〈0.001)。结论:HDL-C下降及糖尿病可使中老年人群发生ARC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为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包头市某小学全部在校生825名,运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中多个因子与儿童行为问题具有相关性.多元网归分析表明,影响儿章品行问题的因素有家庭矛盾性、组织性、娱乐性、成功性、亲密度及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影响学习问题的有家庭矛盾性、知识性、成功性及母亲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和父亲偏爱被试;影响心身障碍的有家庭矛盾性和亲密度;影响冲动多动行为的有家庭矛盾性及父亲拒绝否认;影响儿童焦虑情绪的有家庭矛盾性、知识性、亲密度、成功性;影响多动指数的有家庭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成功性及母亲惩罚严厉.结论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在矫正儿童行为问题时应重点关注家庭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ARC)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45~85岁的360例因患ARC施行白内障手术摘除的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标准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疾病既往史等,同时对血压、血糖进行测量。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高血压及糖尿病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高血压与ARC呈显著正相关(OR=1.573,P=0.005)。与收缩压正常者相比较,收缩压≥180mmHg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OR=2.812,95%CI:1.450~5.455,P=0.002)。高血压病程10a~的研究对象发病的危险性显著地高于病程〈10a者(OR=1.867,95%CI:1.053~3.307,P=0.033)。同样,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ARC的危险性显著升高(OR=2.151,95%CI:1.470~3.149,P〈0.001)。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病程〈10a和10~19a者发生ARC的OR分别为2.374(95%CI:1.502~3.752,P〈0.001)和2.683(95%CI:1.267~5.683,P=0.010)。结论:ARC患病率增高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其病程增加有关。对这些可变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性措施,尤其是对高危人群,可能意味着对ARC导致的视觉障碍必须采取控制性措施,因为此症是全球致盲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腰围(WC)、腰臀比(WHR)及高血压与发生子宫肌瘤(uL)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选择612例35。65岁女性,患者均经超声诊断或手术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为因患其他疾病同期人住与病例相同医院的患者。采用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既往史等,同时对身高、体重、WE及臀围进行测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e回归模型对患者WE、WHR及高血压与UL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CI进行估计。结果WC和WHR升高使发生UL的危险性增加(OR:1.504,95%CI:1.068-2.119,P=0.019;OR=1.524,95%CI:1.107—2.097,P=0.010);罹患高血压的女性与UL呈正相关(OR=1.505,95%CI:1.046~2.165,P=0.028)。与收缩压为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相比,第3个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UL的危险性较高(OR=I.675,95%CI:1.053~2.663,P=0.029)。当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WE、WHR及高血压与UL关系的结果并未发生改变。结论向心性肥胖和高血压可能是发生UL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身体测量值与成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研究,病例为临床诊断为DR,全部病例均经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详细的眼睛检查和眼底造影,40~75岁的326例患者,并采用眼底照片对DR进行分级。对照为未患DR及其它眼部疾病,同期入住同一医院的326例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及既往史等,同时对身高、体质量、腰围(WC)及臀围进行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对患者身体测量值与DR的比值比(OR)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进行估计。结果:男性病例组体质量、BMI及WHR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研究对象WC和臀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调整年龄及性别后,随着BMI增加,发生DR的危险性并未随之增加;WC >80cm者与DR的发生具有显著关联性(OR=2017,95% CI:1.393~2.920,P=0.000);WHR >0.88者发生DR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2.041,95% CI:1422~2.929,P=0.001)。再进一步调整多种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发现BMI为18.50~23.99kg/m2与DR呈负相关(OR=0.427,95% CI:0.231~0.791,P=0.007);WC和WHR的结果未发生变化(OR =1.729,95% CI:1.163~2.572,P=0.007;OR=1.991,95% CI:1.353~2.931,P=0.001)。结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或向心性肥胖在DR的管理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所以应该倡导人们维持正常的WC和WHR,可预防糖尿病和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职业性体力活动与中老年女性子宫肌瘤(UL)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35~62岁的292例UL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按年龄进行频数匹配的292例非UL患者组成.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PAQ)对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将每周进行的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转换成代谢当量(MET)和能量消耗.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不同强度的职业性体力活动与UL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初潮年龄≥17岁组的病例(30.82%)显著地低于对照(43.49%) (P=0.007);并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病例(28.4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0.41%) (P=0.01).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总能量消耗增加可使发生UL的危险性降低,与能量消耗为最低四分位数相比较,第3个四分位数发生UL的OR为0.456 (95%CI:0.280~0.743,P=0.002).在轻度体力活动中,能量消耗为最高四分位数发生UL的危险性显著降低(OR=0.657,95%CI:0.073~0.899,P=0.036).同样,中度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也与UL呈负相关(OR=0.501,95%CI:0.332-0.997,P=0.002).然而,在重度体力活动中,能量消耗与发生UL的危险性无关(P=0.911).结论 倡导中老年女性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可有效地预防UL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BMI及WHR与发生子宫肌瘤(UL)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研究.病例为术后经病理证实为UL,年龄在35~67岁的280例患者,对照为未患UL及其他可能的妇科疾病,同期入住同一病房的280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以及既往史等,同时对身高、体重、WC及臀围进行测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BMI、WHR与UL关系的OR及其相应的95%CI进行估计.结果 与BMI和WHR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组相比,病例组BMI为最高四分位数者发生UL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病例组WHR为最高四分位数者发生UL的危险性也增加,进一步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BMI最高四分位数者发生UL的危险性也升高.同样地,将WHR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的结果并未发生改变.结论 BMI和WHR的升高可使发生UL的危险性增加,超重和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为UL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倡导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保持正常体重、BMI及WHP则可有效地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体质指数(BMI)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RC)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由45~85岁的360例ARC患者组成,对照组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标准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既往史等,同时对身高、体质量进行测量,计算BMI和腰臀比。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高血压及BMI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高血压与ARC呈显著正相关(OR=1.573,P=0.005)。与收缩压正常者相比较,收缩压≥180 mm Hg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OR=2.812,95%CI(1.450,5.455),P=0.002]。高血压病程10~20年的研究对象发病的危险性升高[OR=1.867,95%CI(1.053,3.307),P=0.033]。同样,与正常BMI者相比较,无论是超重或肥胖,发生ARC的危险性均显著升高[分别为:OR=1.587,95%CI(1.135,2.218),P=0.007;OR=2.315,9...  相似文献   
10.
赫鹏  孙文慧  马翠  闫佳  翟淑娜  刘学文  卢智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24-1927,1931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肥胖的不同指标,如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臀比(WHR)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由280例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成,对照组为患其他与脑卒中无关的疾病同期入住和病例组相同医院的280例患者。采用标准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个体疾病史、脑卒中家族遗传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同时对身高、体质量、WC、臀围进行测量,并计算BMI及WHR。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研究对象的BMI、WC及WHR与脑卒中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进行估计。结果 280例脑卒中患者中出血性76例,缺血性204例。与正常BMI者相比较,调整年龄、性别后的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的病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超重者:OR=2.03,95%CI(1.26,2.91),P<0.05;肥胖者:OR=1.88,95%CI(1.32,2.39),P<0.05〕。与BMI最低四分位数相比,BMI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了18%〔OR=1.18,95%CI(1.06,3.54),P<0.01〕。WC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分别是WC最低四分位数的1.80和1.96倍〔OR=1.80,95%CI(1.03,3.16)和OR=1.96,95%CI(1.37,3.78),P<0.01〕。与WHR最低四分位数比较,WHR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分别增加了98%和126%〔OR=1.98,95%CI(1.41,3.59),P<0.01和OR=2.26,95%CI(1.34,2.79),P<0.01〕。结论 BMI增高是发生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WC增加可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显著升高,而WHR与发生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呈正相关。维持正常体质量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