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婴儿腹内寄生胎的B超诊断及临床评价。方法复习文献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婴儿腹内寄生胎1例的B超声像图表现。结果 B超发现腹腔右侧可见一颅骨环回声,前后径33mm,周长116.2mm,脊柱长约41mm,肱骨长约10mm,股骨长约22mm,可见肋骨回声,腹腔内可见静脉血流,测血流V:4.22cm/s。结论 B超诊断腹内寄生胎准确、无创、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膈疝的临床类型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证实的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影像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确诊并经手术证实,小儿卧位胸片显示膈上纵隔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楚2例,外伤病人卧位显示左侧膈面抬高及模糊,伴有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2例;食管裂孔疝7例,其中可复性疝2例,嵌顿性疝5例;食管旁疝1例.结论胸部平片结合消化道造影或CT检查能确诊膈疝,由于具有安全性高,风险性低,确诊率高以及无创性检查等优点,临床上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性组织学活检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及临床评价。方法对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CT导向下经皮肝穿刺切割活检术提取肝脏病变组织,用10%甲醛溶液固定标本送病理室检查。结果20例患者全部成功穿刺,无明显并发症。其中,肝细胞性肝癌15例;轻度异型细胞1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慢性间质性肝炎2例;未发现癌细胞(考虑良性占位)1例。结论介入性组织学活检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定位准确,取材可靠,确诊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3例经足背静脉顺行造影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74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患侧足背静脉注入碘造影剂,采用岛津800 mA带电视监视X线机及PHILIPS DRX线机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结果 63例74侧肢体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单纯性浅静脉曲张38侧;伴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21侧;伴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8侧;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7侧.结论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对下肢静脉曲张诊断可靠,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与X线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实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年开展的经皮肺穿刺活检资料,采用列表方式及图片对照,分析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别在CT、普通X线导向下操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结果:53例患者中,45例使用CT导向,8例使用普通X线导向。CT组的诊断符合率95.35%,普通X线组的诊断符合率83.33%,无一例气胸发生。结论: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较普通X线导向更安全,病人几乎无痛苦,能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插管至子宫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认孕囊供血动脉后,经导管灌注杀胚药物氨甲蝶呤(MTX),再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术后定期复查血液指标及腹部超声;宫颈妊娠需结合清宫术处理;对有生育要求患者,术后3个月于月经干净后3~7d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其中35例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治愈率达97.2%。另1例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并带环受孕患者,术后24h出现下腹剧痛,超声见盆腔内少量积液,经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约5mL。急诊重复介入治疗,术中发现右侧膀胱动脉分支增粗、增多且参与孕囊供血,超选择插管至右侧膀胱动脉栓塞后,疗效满意。结论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能有效保留生育功能及预防致命性大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后,其中9例适宜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弹簧圈经导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DSA检查阳性,2例未见确切异常DSA征象。9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止血成功,且无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另1例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其外科术前定位准确。结论急诊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肋骨骨软骨瘤与肋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肋骨骨软骨瘤与肋骨软骨瘤各1例的X线、CT表现.结果 肋骨骨软骨瘤患者19岁,肋骨软骨瘤患者20岁,均发现病变局部向体外突出的无痛性包块,X线片示病变肋骨局部见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欠规则,部分突出于胸廓外,CT示肋骨骨软骨瘤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似有皮质及松质之分;肋骨软瘤见一爆米花样骨性肿块,形态不规则,似有轻度膨胀性改变.结论 肋骨骨软骨瘤及肋骨软骨瘤均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学检查可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及MPR、MIP、VR技术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例颈动脉体瘤16排螺旋CT影像特点及临床资料,总结16排螺旋CT对CBT的特征性.结果 5例均显示病变位于颈动脉间隙内,平扫病变均匀等密度,边界较清楚,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MPR、MIP及VR重建技术显示病变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并包绕颈内、外动脉,见丰富的肿瘤血管,颈内、外动脉夹角明显增大,病变累及至颈总动脉1例.结论 16排螺旋CT及MPR、MIP及VR重建技术诊断CBT具特征性,能替代DSA检查.我们认为该方法应为CBT最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