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碘化油及四氧化三铁(Fe3O4)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行超选择插管栓塞原发性巨块型肝癌246例,分两组,以碘化油6-27 ml+Fe3O4250μm,丝裂霉素(10 mg),5-Fu 250 mg混悬液栓塞,主干应用明胶海绵栓塞126例,选择同期常规剂量碘化油及明胶海绵治疗巨块型肝病120例作为对照组,碘化油用量6-27 ml,分析两组术前后病灶大小变化,近期有效率及生存率。结果碘化油及Fe3O4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碘化油组,碘化油及Fe3O4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42.7%、31.2%,而碘化油组分别为53.8%、14.9%、12.6%。结论碘化油及Fe3O4微球治疗巨块型肝癌较碘化油栓塞组疗效有明显提高,可视为治疗巨块型中晚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带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管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TA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8月到2005年9月,我们共收治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2例,均行支架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X线引导胆道镜经T管隧道超选择胆道造影方法及其对胆道残留结石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术后保留T管隧道的条件下,在X线机透视下精确引导胆道镜、导丝、导管、取石网篮等对疑难性胆道改变进行超选择性造影,并对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及胆道狭窄进行治疗的45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7例胆管粘连性狭窄胆道反复行局部冲洗及扩张治疗后胆道通畅,2例疤痕性胆道狭窄行扩张效果不佳;7例胆总管结石并左右肝Ⅱ或Ⅲ级胆管多发结石1.5 h内顺利取出;6例左右肝胆管狭窄并多发结石1.0 h内顺利取出;6例肝左右Ⅱ或Ⅲ级胆管多发巨大结石使用液电碎石机碎石后取出,耗时2.0 h以上;6例左右肝Ⅱ~Ⅳ级胆管结石1.5 h内顺利取出;6例单纯胆总管结石30 min内顺利取出.3例左右肝胆管狭窄并多发结石因胆道狭窄未能取出;2例左右肝Ⅱ或Ⅲ级胆管结石因T管隧道出血未能取出.结论 X线引导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方法具有易行性、科学性,能提高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短期和中长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全麻下行带膜支架治疗的183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后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30 d病死率、出院后复查支架塌陷情况、位置和形态、夹层假腔直径情况、内漏等并发症及生存率、生存质量等。结果 183例患者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ICU留观时间为(3.08±1.93)d,平均住院时间为(7.08±1.67)d,术后30 d病死率为1.09%;出院后定期影像学复查所有患者均无支架塌陷、移位,形态正常,未出现夹层复发、破裂和逆向撕裂,未发现长期存在的内漏。随访过程中死亡4例,其中3例诊断为脑梗死。患者5年生存率为97.82%,生存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和稳定的中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SCTP)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GCVE)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对12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顽固性腹水拟行TIPS联合GCVE患者,术前行MSCT及MSCTP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遮蔽表面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全面了解肝脏情况。结果 MSCT及MSCTP能清晰显示肝硬化肝脏形态变化、肝静脉与门静脉空间位置关系、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和范围以及腹水等情况,为TIPS联合GCVE术前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解剖信息。结论 MSCT 及MSCTP 是无创性检查并明确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可靠方法,对 TIPS 联合GCVE术中准确引导门静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皮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球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TCD+球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13例,评估胆管通畅情况、黄疸指数、肝功能及引流管放置时间。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TCD+球囊扩张术,对其中2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未发生再狭窄,吻合口近期、远期均通畅(13/13,100%);术后黄疸指数、肝功能均明显改善;引流管放置时间为7~98天,平均(57.3±29.9)天。胆管出血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球囊扩张术可有效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为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stenosis, RAS).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或药物治疗,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在治疗因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防止肾功能衰竭方面取得公认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置入腔静脉滤网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深静脉血栓血管内接触溶栓术后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预防作用.方法 11例SLE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立即行下肢深静脉血管内接触溶栓,并观察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12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措施,可有效预防SLE下肢静脉血栓血管内接触溶栓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MRI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患者行MRI不同方法检查(平扫、增强、电影成像及血管造影),4名经验丰富的放射学医师分别对所有图像进行分析,并与CT、DSA及手术结果对比研究。结果MRI共显示主动脉夹层32例(Ⅰ型6例,Ⅱ型4例,Ⅲ型22例)。结论MRI扫描较其他检查对AD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